- 年份
- 2024(10502)
- 2023(15193)
- 2022(13169)
- 2021(12452)
- 2020(10276)
- 2019(23394)
- 2018(23289)
- 2017(44179)
- 2016(24252)
- 2015(27107)
- 2014(26507)
- 2013(25483)
- 2012(23183)
- 2011(20725)
- 2010(20636)
- 2009(19007)
- 2008(18098)
- 2007(15737)
- 2006(13730)
- 2005(11988)
- 学科
- 济(87806)
- 经济(87689)
- 管理(68478)
- 业(62618)
- 企(52416)
- 企业(52416)
- 方法(39178)
- 数学(33289)
- 数学方法(32901)
- 农(25302)
- 中国(24815)
- 财(23210)
- 学(20772)
- 业经(20555)
- 制(18249)
- 地方(17243)
- 农业(16485)
- 理论(16476)
- 贸(15900)
- 贸易(15893)
- 易(15448)
- 和(14734)
- 银(14444)
- 银行(14401)
- 务(14356)
- 财务(14278)
- 财务管理(14253)
- 融(14085)
- 金融(14076)
- 教育(13881)
- 机构
- 大学(327518)
- 学院(326410)
- 管理(128543)
- 济(124139)
- 经济(121288)
- 理学(111354)
- 理学院(110115)
- 研究(109394)
- 管理学(108065)
- 管理学院(107497)
- 中国(80338)
- 京(69981)
- 科学(68415)
- 财(57449)
- 所(54131)
- 农(52615)
- 中心(49875)
- 研究所(49586)
- 业大(49204)
- 江(46919)
- 财经(46166)
- 范(44766)
- 师范(44323)
- 北京(43888)
- 经(42045)
- 农业(41245)
- 院(40167)
- 州(38246)
- 经济学(36510)
- 技术(35995)
- 基金
- 项目(228978)
- 科学(179258)
- 研究(170139)
- 基金(164530)
- 家(143860)
- 国家(142358)
- 科学基金(121585)
- 社会(105506)
- 社会科(99633)
- 社会科学(99606)
- 省(89372)
- 基金项目(87178)
- 教育(78641)
- 自然(78469)
- 自然科(76624)
- 自然科学(76606)
- 划(75511)
- 自然科学基金(75185)
- 编号(71188)
- 资助(66965)
- 成果(58418)
- 重点(51043)
- 部(49999)
- 课题(48730)
- 发(48088)
- 创(47648)
- 创新(44365)
- 项目编号(44230)
- 科研(43625)
- 教育部(43005)
- 期刊
- 济(136969)
- 经济(136969)
- 研究(95504)
- 中国(62381)
- 学报(53671)
- 农(48664)
- 科学(48488)
- 管理(46946)
- 财(43254)
- 教育(42296)
- 大学(40482)
- 学学(37863)
- 农业(33993)
- 技术(27832)
- 融(26228)
- 金融(26228)
- 业经(23543)
- 经济研究(22296)
- 财经(21839)
- 图书(19410)
- 经(18619)
- 问题(17428)
- 业(17231)
- 版(16143)
- 科技(16120)
- 理论(15556)
- 现代(14326)
- 实践(14306)
- 践(14306)
- 技术经济(14170)
共检索到473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拥军 王兴广
[目的/意义]在全球格局加速重构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催生出日渐频繁的跨境数据流动实践。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是我国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研究设计/方法]借助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因应策略。[结论/发现]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面临多法并轨、监管离散、风险复杂、管辖冲突等现实困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的行动策略包括:坚持底线安全观,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法律规制体系;秉持共同安全观,统筹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监管;运用整体安全观,提升跨境数据流动风险管控效能;践行国际安全观,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创新/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因数据无序跨境流动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风险,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提供实践进路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东 董少平 吴菁
数字时代的数据安全问题已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重要方面,但是在数据安全治理中存在以数据主权适用的模糊性、数据安全范围的动态性、数字人权保护的多面性为核心的现实困境,以及以数据安全本位与数据自由本位之争为核心的理论困境,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理论供给以解决上述困境。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指导和数字领域的理论应变,可以形成数据安全治理的第三条路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本指引,凝练出以安全实践本位、总体性治理方式和人民安全价值目标的数据安全治理基本原则。“节点论”“数据生命周期论”“协同论”在承袭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体系化地解决数字安全治理中“靠谁治理”“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的难题,最终构建数据安全治理的第三条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育金 李春雷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阈下,通过总结我国种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等方面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种子安全存在五大问题:民族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企先入为主;种子市场鱼龙混杂,执法监管乏力;涉种子犯罪错综复杂,公安机关打击困难;转基因、农业恐怖主义等安全性问题交叉出现。应通过做强民族种业、完善转基因种子安全性评定、规范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种子安全犯罪、树立种子安全观等手段,保障我国种子安全。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种子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兵
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现有的外资并购安全法缺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重引资轻监管,安全审查范围过窄,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制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扩大安全审查范围、完善安全机构配置。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外资并购 立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皮勇 张明诚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中国社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是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领域的广谱性扩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加剧蔓延,严重危害总体国家安全。在当前情势下,由战略政策、伦理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组成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框架对总体国家安全的聚焦度不足,各安全治理要素衔接不畅并存在安全保障缺口,已不符合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化解的内在逻辑,无法满足充分保障总体国家安全的风险治理需要。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贯彻全面治理与系统治理思维,通过对现有治理框架进行修正,确立整体治理、动态治理、精准治理、差异治理原则并嵌入具体治理措施,通过系统性化解安全风险全面保障人工智能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立红 李昶郴
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工具,具有激励技术创新的属性,但在国家安全视角下,专利需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当前中国在专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具体包括“双重用途”专利转化问题、专利丛林问题、利益偏离问题和技术垄断问题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蕴含的创新安全、综合安全、动态安全为价值内涵,以企业为主体,由政府发挥引导作用,通过防范专利活动失序风险,保障多元化国家安全的专利安全理念,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宏观指导。通过警惕专利的反竞争使用、强调关键技术的政府介入机制、促进“双重用途”专利“军—民”转化、鼓励企业主体参与政府引导创建的专利池等措施,践行专利安全理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专利安全,以专利安全助力国家安全。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 专利安全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党的二十大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新的重要阐述,首次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得到提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需在促进民生福祉、增强公共安全、提升基层治理和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丽 武子微
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存在条文模糊等法律问题,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在实践中适用于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合法性、合理性仍然值得商榷。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经常援引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提出抗辩,或将国家安全作为限制数字贸易的理由。面对国际经贸领域逐渐出现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泛化适用倾向及我国企业遭到不合理制裁的问题,我国应重视对国家安全例外条款适用于数字贸易领域的理论研究,明确我国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理念和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在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合理适用标准,积极推动国际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发展,为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关键词:
国家安全例外条款 数据跨境流动 国家安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学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领导下的经济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本文从整体性和实践性出发,在厘定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经济安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经济安全涉及的金融、产业、资源、宏观等重大经济领域形成的安全风险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安全道路的特色之所在,对党在领导经济安全进程中的重要规律性认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性质、哲学视角作出相应阐释,不断推动经济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经济安全治理积极提供中国理论与方案。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唐超
[目的/意义]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共安全情报法律体系的调整对象、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对完善公共安全情报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两个角度梳理了公共安全情报的涵义,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共安全情报的理解,反思了公共安全情报法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从理论层面论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共安全情报法律体系的优化。[结果/结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共安全情报法律体系的优化,一是要在《国家安全法》的框架下设计,二是要树立国家安全与人权保护相统一的价值导向,三是要树立国际视野,四是要形成新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公共安全情报 法律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牟玲利 林涛
我国西部情境特殊,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作为我国全球博弈的“地缘根基”,更是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安全压力。重庆是我国西部直辖市,承担着“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支撑职能,其核心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各领域安全,对西部规划、发展安全有着宏观指导作用。新时代,面对国家需求和西部特殊情境,从促进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到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环节,对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文章重点考虑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及相关法律要求落实到地方规划建设,将安全理念渗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内容中,对以重庆为代表的我国西部地区的建设活动进行相应安排,力图实现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建设安全和管理安全的基本目标,助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区域高水平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群 邹纯龙 王今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赋予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全新的内涵,为此探究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国家情报评估制度,能够为建立高效的、理性的、适应时代进程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在重新厘清并界定国家情报评估制度的内涵与功能基础上,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解析国家情报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系统分析国家情报评估的理论、制度支撑及发展要求。[结果/结论]提出国家情报评估制度的分析框架包括逻辑起点、构成逻辑和运行机理3个方面,据此能够解释国家情报评估制度的基本逻辑规律与具体工作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承鹏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的产物,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从唯物论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从世情国情出发,是对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统筹安排;从辩证法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既坚守底线又统揽全局,既全面推进又重点突出,既立足于国内又着眼于国际;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关键词:
习近平 总体国家安全观 唯物主义 辩证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毅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是网络治理的核心环节,加强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保障总体国家安全和网络强国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方法/过程]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内外网络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展,对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研究的现状和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视域下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认为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目标要求)驱动“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理论建构、行动逻辑和效能提升”(因变量)的场域中,寻找和破解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现存关键问题,建构起以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体系和行为逻辑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文章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方面分析了其内在逻辑。[结论/结果] 推进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行动创新和效能提升,最终保障总体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这是网络信息内容治理问题研究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网络信息内容 信息治理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巧生 周娜 成金华
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关键矿产资源需求激增,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资源安全治理的焦点.直面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剧烈调整与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的判断,中国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文章在梳理已有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家资源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出发,以锂资源为例剖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表征,并从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三个维度解构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治理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