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2)
2023(14216)
2022(12406)
2021(11546)
2020(9750)
2019(22182)
2018(21769)
2017(42268)
2016(23054)
2015(25464)
2014(25185)
2013(25108)
2012(22864)
2011(20591)
2010(20158)
2009(18281)
2008(17734)
2007(15287)
2006(13095)
2005(11259)
作者
(68830)
(57131)
(56830)
(54156)
(36387)
(27751)
(25747)
(22563)
(21659)
(20267)
(19366)
(19319)
(18206)
(17975)
(17709)
(17619)
(17546)
(17058)
(16391)
(16232)
(14489)
(13929)
(13780)
(12964)
(12882)
(12745)
(12547)
(12445)
(11450)
(11448)
学科
(87626)
经济(87528)
管理(64318)
(62624)
(51552)
企业(51552)
方法(43272)
数学(37913)
数学方法(37524)
(23668)
(23620)
中国(22334)
(21473)
(20984)
贸易(20980)
(20503)
业经(19220)
地方(16881)
农业(15919)
(15211)
技术(14980)
(14776)
财务(14712)
财务管理(14688)
理论(13991)
企业财务(13938)
环境(13918)
(13624)
(13227)
(12987)
机构
大学(327230)
学院(324284)
管理(128353)
(126588)
经济(123989)
理学(112944)
理学院(111671)
研究(109859)
管理学(109626)
管理学院(109063)
中国(78446)
科学(72618)
(68818)
(61633)
(56311)
(56226)
业大(55762)
研究所(52245)
农业(49087)
中心(48952)
财经(46365)
(45168)
北京(42609)
(42397)
(41238)
师范(40685)
(39925)
经济学(38224)
(36731)
财经大学(34894)
基金
项目(234863)
科学(182939)
基金(171064)
研究(163288)
(152944)
国家(151728)
科学基金(128508)
社会(102811)
社会科(97510)
社会科学(97484)
基金项目(91790)
(91517)
自然(86908)
自然科(84904)
自然科学(84877)
自然科学基金(83350)
(78100)
教育(74320)
资助(70494)
编号(64274)
重点(52842)
(51286)
成果(50548)
(49388)
(48950)
科研(46066)
创新(45708)
计划(45349)
课题(44120)
教育部(43249)
期刊
(127625)
经济(127625)
研究(89642)
学报(62306)
中国(54900)
(54765)
科学(53656)
大学(45560)
管理(43781)
学学(43407)
(41095)
农业(37766)
教育(30942)
技术(24870)
(24344)
金融(24344)
财经(22004)
业经(21523)
经济研究(21423)
(19445)
(18719)
科技(17628)
问题(17522)
业大(16846)
(16804)
图书(15680)
理论(15066)
技术经济(14969)
(14513)
林业(14248)
共检索到45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坚定  杜亚平  
文章以“性别人流指数”为量化指标具体反映中国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强度。结果显示,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强度随着时间推移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育龄妇女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强度也不一样,其中对农村中女儿户妇女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育龄妇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文章的目的是要探讨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间接和直接原因。其定量分析使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7年11月中旬组织的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中第二期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从理想的孩子性别看,城市存在选择女孩的现象,而农村存在明显的选择男孩的现象。分析发现,只有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的比例明显高于至少有一个男孩而再次怀孕妇女的比例;同时前者实行人工流产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后者。以往所生孩子的数量和性别是惟一决定下一个孩子分孩次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它与年龄、民族、受教育状况和婚姻状况无关。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是由选择性人工流产导致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擢春,黎楚湘,励晓红  
文章利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日常登记资料,用队列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性人工流产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女婴漏报,第三是变相溺婴,它们对出生后1周内出生性别比异常的贡献分别为70%、20%和10%左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文章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通过"选择途径"和"统计途径"对人口出生性别比产生影响,其中"选择途径"的影响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有强烈的性别偏好和有选择性生育技术可以利用两个前提条件。即使没有选择性生育,生育控制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统计途径"的影响仍然存在,即"一孩半政策"能通过概率效应和浓缩效应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范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谷祖善  
出生性别比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意义,近年渐为人们重视。 1981年全国共出生20,689,704个婴儿,出生性别比为108.47。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生性别比按高低排列,得下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文章阐述了如何用样本出生性别比估计或推断总体出生性别比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两样本性别比来检验两个总体性别比之间在统计上是否存在差异。文中给出了出生性别比的标准误计算公式,并计算了在不同样本出生性别比水平下、不同样本规模的情况下标准误的估计,以及在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的估计;同时还利用二维交叉表的卡方检验和OddsRatio的卡方检验对两样本所反映的总体出生性别比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进行了检验。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规模比较小的样本(出生人口少于3000人)和人口比较少的总体(总人口少于30万人),均不易于单独计算出生性别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汉东  陆利桓  
文章利用离散动力学模型预测了我国到2050年婚配年龄的男女人口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婚配年龄的男女人数差异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40年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我国未来40年将存在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现象。其中城市婚配年龄人口差异程度高于农村的婚配年龄人口的差异程度,但农村的婚姻挤压程度要高于城市的婚姻挤压程度,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书章  王广州  
本文应用孩次性别递进法,定义了达标生育率指标FRG和状态子空间及其基本运算规则;证明了历经概率“行列和”定理;分别导出了达标生育率对出生性别比和生育性别比的导数公式;给出了导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并对结果做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采用国内外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人口学和统计学两个方面研究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监测方法。在人口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证数据总结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和孩次递进生育性别比的基本变动模式与基本特征。在统计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较小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出生性别比二项分布概率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斯方法与其他简单统计方法进行比较,证实在小样本条件下,贝叶斯估计可以达到较好的统计监测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二力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 1个孩子为女孩 ,间隔几年允许生第 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 ;实行较为宽松生育政策的地区比较接近正常。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生性别比严重失常和女婴死亡严重偏高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余利明  杨越忠  
文章通过对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重庆彭水和云南会泽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地处发达地区浙江省绍兴市的调研比较,分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阶段、特征和经验模式,试图探索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内在规律。文章提出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三阶段假说,并在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机制、方向和工作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对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样本进行了生育分析,按北京全市合计、本市妇女和外来妇女分别计算了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以求研究外来妇女对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失调方面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汤兆云  马琳  
从198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越过正常值域至今,党和各级政府制订了种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取得的成效甚微。这一时期我国治理工作的特点有:重视禁止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但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比较缺乏;重视目标任务的提出,但落实目标的措施比较缺乏;部门性、专项性规章制度较多,综合性规章制度比较缺乏。今后一段时期内综合治理工作,可以按照避"实"就"虚"、避"难"就"易"的原则,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而在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传统文化的改变等方面有所不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陈卫  陶涛  蔡菲  杨成钢  宋月萍  陈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