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9)
- 2023(3794)
- 2022(3125)
- 2021(3013)
- 2020(2537)
- 2019(5745)
- 2018(5709)
- 2017(10453)
- 2016(5982)
- 2015(6850)
- 2014(6619)
- 2013(6388)
- 2012(6275)
- 2011(5394)
- 2010(5663)
- 2009(5218)
- 2008(5417)
- 2007(5147)
- 2006(4643)
- 2005(4198)
- 学科
- 济(21337)
- 经济(21289)
- 业(15962)
- 管理(14390)
- 企(11917)
- 企业(11917)
- 方法(9442)
- 中国(8114)
- 农(8100)
- 数学(7863)
- 数学方法(7685)
- 学(6293)
- 劳(5373)
- 劳动(5356)
- 农业(5354)
- 财(5267)
- 贸(4543)
- 贸易(4537)
- 易(4459)
- 制(4433)
- 理论(4042)
- 业经(4022)
- 融(3810)
- 金融(3810)
- 银(3803)
- 银行(3786)
- 行(3576)
- 和(3339)
- 教育(3314)
- 人口(3275)
- 机构
- 大学(86826)
- 学院(83962)
- 济(32384)
- 经济(31678)
- 研究(31573)
- 管理(28313)
- 理学(24064)
- 中国(23887)
- 理学院(23707)
- 管理学(22971)
- 管理学院(22826)
- 科学(20639)
- 京(19275)
- 农(17363)
- 所(17021)
- 财(15745)
- 研究所(15375)
- 中心(14717)
- 农业(13780)
- 业大(13569)
- 江(13255)
- 财经(12476)
- 范(12322)
- 北京(12270)
- 师范(12125)
- 经(11395)
- 院(10944)
- 经济学(10393)
- 州(10143)
- 省(10043)
- 基金
- 项目(54255)
- 科学(42413)
- 基金(40204)
- 研究(37541)
- 家(37087)
- 国家(36292)
- 科学基金(29819)
- 社会(23518)
- 社会科(22118)
- 社会科学(22110)
- 基金项目(20554)
- 省(20119)
- 自然(19854)
- 自然科(19419)
- 自然科学(19414)
- 自然科学基金(19063)
- 划(17791)
- 教育(17598)
- 资助(17120)
- 编号(14644)
- 成果(13343)
- 重点(12323)
- 部(11933)
- 发(10738)
- 科研(10690)
- 创(10612)
- 计划(10451)
- 大学(10400)
- 课题(10175)
- 教育部(10131)
共检索到136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续继 黄娅娜
"家庭中丈夫收入应多于妻子"的性别认同会影响和扭曲家庭中的婚姻及劳动表现。本文利用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2014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初步显示性别认同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并进一步发现:(1)性别认同会导致结婚率下降和初婚年龄推迟;(2)性别认同扭曲了已婚女性的劳动行为,包括退出劳动力市场或者选择从事低于自己潜在收入的工作,甚至额外增加家庭劳动时间来弥补性别认同违背造成的损失;(3)背离性别认同的家庭离婚概率随妻子相对收入上升而显著增加;(4)农村户口、低学历、结婚年限长和有孩子的女性受到性别认同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判断我国性别认同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能推进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的国别比较,而且对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制定亦有裨益。
关键词:
性别认同 婚姻匹配 工作参与 家庭劳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蓝嘉俊 方颖 魏下海
本文首次评估性别比失衡对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的婚姻匹配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采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并根据地级市和出生年份两个维度将性别比指标与个体变量相匹配,本文得到以下结论:性别比失衡显著提高了男性的小时工资,并且对于农业户口、低教育和未婚男性,性别比失衡对其小时工资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性别比失衡显著提高了男性成为创业者的概率,并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户口和低教育的男性上。采用不同的性别比稳健性指标所得到的结果与基准结果一致。本文结论表明性别比失衡具有意料之外的积极影响,即性别比失衡会通过促使男性更努力工作和激发男性的企业家精神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婷
本地女性资源的向外流动,引发了本地婚姻市场向全国婚姻市场的转型。基于鲁西南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分化形成了婚姻市场的高地与洼地,这与女性资源流动形成的区域间婚姻市场发生叠加效应,造成了农民在婚姻缔结中的多重挤压。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婚姻市场洼地,农民的婚姻缔结往往陷入婚姻挤压的中下层空间;而婚姻综合竞争能力的差异使得农民家庭形成了"关系化"和"市场化"两种不同趋向的婚姻策略来突破婚姻挤压,前者利用嵌入关系网寻找本地媳妇,后者通过市场化中介缔结跨国婚姻;二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婚姻与家庭面貌。相较于本地女性婚后身份的成功转型与婚姻稳定,外国媳妇的角色转型与社会融入往往较为困难;跨国婚姻作为一项家庭应对策略,表面上解决了农民的婚姻难题,却存在着促使农民家庭边缘化进一步加深的潜在风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婷
本地女性资源的向外流动,引发了本地婚姻市场向全国婚姻市场的转型。基于鲁西南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分化形成了婚姻市场的高地与洼地,这与女性资源流动形成的区域间婚姻市场发生叠加效应,造成了农民在婚姻缔结中的多重挤压。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婚姻市场洼地,农民的婚姻缔结往往陷入婚姻挤压的中下层空间;而婚姻综合竞争能力的差异使得农民家庭形成了"关系化"和"市场化"两种不同趋向的婚姻策略来突破婚姻挤压,前者利用嵌入关系网寻找本地媳妇,后者通过市场化中介缔结跨国婚姻;二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婚姻与家庭面貌。相较于本地女性婚后身份的成功转型与婚姻稳定,外国媳妇的角色转型与社会融入往往较为困难;跨国婚姻作为一项家庭应对策略,表面上解决了农民的婚姻难题,却存在着促使农民家庭边缘化进一步加深的潜在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微 黄蓉
基于婚姻匹配和家庭代际理论,利用2011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性别比例失衡对居民三种不同类型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性别比例失衡对三类消费的作用及其在四类人群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比例失衡不仅抑制了居民的总消费,而且抑制了居民的享乐型消费和功利型消费,但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未婚男性人群、已婚男性人群和已婚女性人群的消费上,而未体现在未婚女性人群的消费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琎 吴卫星
本文主要研究婚姻对居民家庭风险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包括风险资产和股票的参与选择和配置选择,并结合性别、家庭总收入和净财富等因素探究它们的联合影响,数据来自2009年和2012年的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状况问卷调查。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已婚女性决策者比单身女性决策者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资产和股票,更倾向于增加风险资产和股票在总资产中的配置比重,而已婚和单身的男性决策者之间则没有这种差别;与男性决策相比,女性决策者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资产;中等收入水平或中等财富水平家庭的决策者在决定是否投资风险资产以及风险资产的配置比重时,可能更易受到婚姻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
风险资产 股票 参与 配置 婚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文
地处川藏高原东北边陲地带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四川省藏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县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左右,其中藏族人口约3万余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8.3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博 潘越 蒋敏
婚姻状况、家长里短不仅仅是私人事务,也可以通过家庭成员嵌入公司经营治理进而影响公司发展。近年来,随着数据可得性和实证方法的改善,从婚姻和家庭视角探讨公司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尤其是在金融学领域成功探索出婚姻和家庭因素影响公司决策的研究思路和实证方案,构成了家庭经济分析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本文首先梳理婚姻和家庭形成经济影响力的内在机理,即婚姻状态、生育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家庭资源的配置过程以及个人的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婚姻和家庭在创业、公司发展和传承等方面的经济影响进行系统概括,并就其中具有启发性的创新洞见进行全面回顾,旨在为推进中国情境下的家庭因素与公司金融的交叉研究提供文献上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常先
畲族是我国的杂散居少数民族,东汉时期已成为我国“南蛮“族中的一支。目前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皖5省山区。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国畲族人口有37.2万人,其中96.6%居住在闽、浙两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冬梅
本文运用新结构主义"文化决定论"的观点,以河北H村为例,揭示出H村婚约及非婚约的性别关系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各种不同的变化形式,但这些变化背后的性观念及性别等级秩序并未改变,究其根源,在于性别关系内部存在着将性、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线性联系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
婚姻制度 性别关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方颖 蓝嘉俊 杨阳
在中国劳动供给不足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本文考察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首先,婚姻市场层面分析证实了中国存在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其次,妻子潜在收入超过丈夫的概率越高使妻子劳动参与的概率越低,或使妻子实际收入越有可能低于其潜在收入、相对收入越低、越有可能是家庭帮工;再次,低教育和农业户口组受性别身份认同影响更大;最后,当妻子收入超过丈夫时,随后一年妻子不工作的概率显著上升。
关键词:
女性劳动参与 性别身份认同 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军 乐洋 张一飞
本文通过拓展世代交叠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和每周工作时间,作用渠道为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和降低家庭劳动时间,对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造成冲击;对31—40岁、低学历、中低收入家庭、农村地区、外围城市、拥有1—2个孩子的已婚女性而言,数字经济对其劳动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已婚男性、单身男性、单身女性,数字经济发展更偏向于提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有利于缓解已婚已育女性的“母职惩罚”;数字经济赋能已婚女性更多选择灵活就业而非正规就业,也提升了正规就业群体的工作时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乔杨 张培青 熊坤新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非裔美国人的境遇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故此,笔者结合在美国学习期间的调研考察,试图揭示非裔美国人婚姻家庭教育观念的嬗变及其深层次原因,以便我们对非裔美国人现实生活状况及其政治经济地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非裔美国人 婚姻、家庭、教育 歧视 公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单艺斌
本文分为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评价方法述评和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两个部分。前者撷取现存的有关研究成果 ,按照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内涵和对其进行地位评价的目的 ,分别进行了简析 ;后者面对在此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提出了构建科学、实用的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项基本原则。
关键词:
妇女 婚姻家庭地位 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