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0)
2023(6011)
2022(5214)
2021(5038)
2020(4026)
2019(8878)
2018(8544)
2017(16337)
2016(8518)
2015(9021)
2014(8430)
2013(7982)
2012(6907)
2011(6024)
2010(6093)
2009(5948)
2008(5508)
2007(4883)
2006(4390)
2005(3997)
作者
(20582)
(17110)
(16949)
(16328)
(10722)
(8141)
(7694)
(6463)
(6350)
(6065)
(5737)
(5704)
(5213)
(5135)
(5113)
(5110)
(5050)
(4992)
(4946)
(4756)
(4049)
(4037)
(3981)
(3974)
(3795)
(3771)
(3683)
(3682)
(3428)
(3324)
学科
(26112)
经济(26054)
(25813)
管理(24695)
(19015)
企业(19015)
(13790)
(10111)
农业(9925)
中国(9570)
方法(8111)
业经(8057)
(7478)
(6588)
贸易(6584)
(6422)
数学(6264)
(6168)
财务(6146)
财务管理(6130)
数学方法(6067)
收入(6029)
(5861)
银行(5859)
企业财务(5741)
(5562)
地方(5470)
理论(5458)
(5088)
金融(5087)
机构
学院(109051)
大学(104680)
(42544)
经济(41585)
管理(40475)
理学(34311)
理学院(33975)
研究(33512)
管理学(33328)
管理学院(33136)
中国(27420)
(22533)
(20754)
科学(18802)
财经(17210)
中心(16681)
(16509)
(15901)
(15517)
(15477)
师范(15423)
(14889)
(13997)
研究所(13826)
业大(13141)
经济学(13070)
北京(13000)
财经大学(12639)
(12140)
师范大学(11963)
基金
项目(69676)
研究(56782)
科学(55543)
基金(49414)
(41524)
国家(41100)
社会(36417)
科学基金(35820)
社会科(34306)
社会科学(34300)
(28274)
教育(26548)
基金项目(25608)
编号(24993)
(23091)
成果(20926)
自然(20817)
自然科(20330)
自然科学(20327)
自然科学基金(19927)
资助(19086)
课题(17142)
重点(15755)
(15706)
(15530)
(15317)
项目编号(15269)
(15219)
(15138)
(14986)
期刊
(53461)
经济(53461)
研究(34060)
中国(21265)
(18167)
(16187)
教育(15817)
管理(15244)
学报(12793)
科学(12746)
(12282)
金融(12282)
业经(11487)
农业(10698)
大学(10324)
学学(9572)
技术(8871)
经济研究(8417)
财经(8289)
(7260)
问题(6994)
(5838)
职业(5270)
商业(5256)
财会(5162)
图书(5121)
(5072)
农业经济(5041)
现代(5038)
会计(4880)
共检索到16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昀  李小云  叶敬忠  
本文提出了性别在贫困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开理论论述 ,并对中国缓贫实践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涛  侯宇  曾燕芳  
文章基于课题组在湖北省孝昌县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教育、收入、消费、闲暇、健康和决策权等6个维度对农村家庭贫困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女性的贫困程度高于男性,女性在教育、消费和决策权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决策权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贫困和消费贫困是当前农村贫困缓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男性的健康贫困较女性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雅菲  
在两性共建的和谐社会中,测量贫困在社会性别间的分布是致力于了解男女之间的社会差距,但却少有研究对此关注。文章采用1989~2009年间的CHNS数据,对我国收入贫困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动态研究。基于FGT贫困指数的测量结果发现,我国女性贫困的程度更深、强度更大,但是女性贫困化趋势不明显;收入波动是导致贫困变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会对女性相对贫困产生更不利的影响。因此,缓解贫困必须围绕性别差异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将性别预算纳入扶贫救助中;二是保障女性就业公平;三是加强女性素质教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庞楷  
我国城市贫困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国企改革进行而日渐凸显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该问题还将进一步演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从构建社会资本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剖析,说明社会资本对贫困的滋生以及反贫困制度安排有重大影响,从构建制度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视角,提出提升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城市贫困这一难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璐琳  
城市新贫困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型贫困,具有经济和社会"体制性"特征,属于再生性与被动性贫困,本质上属于失业型贫困。城市新贫困人口既具有生活状态差、收入水平低等传统贫困的特征,又有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在城市生活中处于边缘化、家庭负担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固定资产、居住高度集中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芳  尹德志  
在中国,贫困问题集中凸显在农村地区,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系统解读了中国农村的致贫因素,并从完善制度、调整政策、转变经济结构等方面系统地提出解决中国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海云  谭顶良  
在满足高校贫困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其精神心理方面。面临高校贫困生越来越多的复杂精神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救助方式已经表现出较多不足。借鉴社会工作相关理念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援助,积极有效地开展高校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使其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全面的自我成长和进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晓红  孙红  
在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同时,一些脆弱群体成为新生贫困的高发群体。在农村,新生贫困主要发生在因矿产资源开发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而失地的农民群体中。本文在能力贫困的视角下,对贵州盘县失地农民的调查表明:基本生存能力、维权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匮乏是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解决该问题需重视可持续生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包括增加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实施家庭理财和生计培训计划和提高补偿标准、增加补偿透明度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刘丸源  
深度贫困正从一个描述性概念扩展成为衡量全球严重贫困的一种经济标准,获得多维、动态的柔性内涵和区域、群体上的结构化外延。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发现,基于贫困公理化衡量方法的进展,可进行深度贫困的结构化识别与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深度贫困具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的性质,呈现出在区域、人口群体、动态演化上的结构性分布特征。深度贫困在发达国家是不平等以及社会排斥问题在弱势人口生存危机上的体现,可通过安全网计划与就业帮扶进行动态管控;在发展中国家则是不均衡增长与市场失灵等结构性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应通过发展减贫与保障脱贫的综合施策进行系统解决。国内学界需积极构建中国深度贫困的结构研究范式,指导深度贫困问题的高质量破解以及返贫风险防控,为全球深度贫困问题解决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迎风  
贫困依然是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各国扶贫的深入,扶贫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贫困研究已无法满足当前扶贫工作的需要,亟须有新的突破点,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为贫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个体的行为选择会因为贫困而受到约束并产生偏差,进而影响个体及其家庭成员的发展,形成持久性贫困、代际贫困、贫困聚集等各种贫困均衡状态。扶贫政策也会与贫困者行为相互作用,政策对行为有激励效应,行为效应又会反向影响政策的减贫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行为选择是影响贫困动态变化的重要内在驱动机制,贫困者行为干预是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惟东  
文章从信息贫困视角出发,探析信息贫困类型、信息贫困与经济贫困关系及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贫困通过机会不足和保障能力不够、能力不足两种路径传导到经济贫困,形成资源匮乏性经济贫困、技术性经济贫困和知识性经济贫困3种贫困状态。文章认为应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解决资源匮乏性经济贫困,通过教育、培训、信息素养能力培育和政策性解读等解决技术性经济贫困和知识性经济贫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师平  
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有助于体现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大学生自助的内在动力激发不足;国家的资助金额逐步扩大,但社会力量投入却不够;由于助学贷款申请手续相对容易,也使得还款的诚信程度受到挑战。因此,要构建高校经济贫困生资助体系,就应努力激发其内在自助驱力、加大社会力量投入并构筑诚信防范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文奇  周云波  平萍  
本文运用"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量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2010—2014年我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定量测度、指数分解与国际比较,并对其权重进行稳健性检验及贫困临界值占优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多维贫困发生率较低,但贫困人口被剥夺强度较深;从全国来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多维贫困贡献度较大;从子群分解来看,农村与西部地区应首要扶持教育;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正处于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共存的阶段。总体来讲,我国多维贫困程度逐渐减弱,但仍将长期存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传俭  
当经济资源潜力相对充分时,经济资源错配造成生产效率损失引发的社会产品总量不足,是造成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着谁将以"贫困者"的人口特征来承担社会产品不足缺口和不公平分配的后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剥削问题,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阻碍了劳动要素与经济资源的合理匹配,也造成社会总产品难以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地分配,使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消除农村贫困不仅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资源匹配的阻碍,还要将更多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农村居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阎逢柱  
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对个人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自助保障功能。我国城市贫困迅速发展的一大诱因是城市贫困者的社会资本下降。提升城市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是缓解我国城市贫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和民间组织共同协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