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8)
- 2023(14146)
- 2022(12100)
- 2021(10961)
- 2020(9304)
- 2019(20860)
- 2018(20286)
- 2017(38764)
- 2016(21235)
- 2015(23189)
- 2014(22555)
- 2013(21839)
- 2012(20011)
- 2011(17894)
- 2010(17915)
- 2009(16721)
- 2008(16290)
- 2007(14672)
- 2006(12513)
- 2005(10886)
- 学科
- 济(81377)
- 经济(81265)
- 管理(57614)
- 业(57398)
- 企(46236)
- 企业(46236)
- 方法(38020)
- 数学(33434)
- 数学方法(33124)
- 农(24408)
- 中国(22708)
- 财(22701)
- 学(18590)
- 业经(18311)
- 贸(17730)
- 贸易(17726)
- 易(17258)
- 农业(15906)
- 制(15758)
- 地方(14966)
- 务(14263)
- 财务(14240)
- 财务管理(14204)
- 企业财务(13454)
- 银(12617)
- 银行(12548)
- 环境(12394)
- 融(12287)
- 金融(12285)
- 技术(12220)
- 机构
- 学院(298515)
- 大学(298495)
- 济(120874)
- 经济(118584)
- 管理(112002)
- 研究(101524)
- 理学(98060)
- 理学院(96898)
- 管理学(95077)
- 管理学院(94530)
- 中国(73892)
- 科学(65290)
- 京(61260)
- 农(59010)
- 财(54220)
- 所(52696)
- 业大(50069)
- 研究所(48509)
- 农业(47290)
- 中心(46567)
- 财经(44294)
- 江(43458)
- 经(40321)
- 范(38519)
- 经济学(38124)
- 师范(37970)
- 北京(37564)
- 院(35865)
- 经济学院(34857)
- 州(34181)
- 基金
- 项目(208183)
- 科学(162854)
- 基金(151485)
- 研究(145830)
- 家(135813)
- 国家(134367)
- 科学基金(113341)
- 社会(93941)
- 社会科(88919)
- 社会科学(88890)
- 省(82118)
- 基金项目(80682)
- 自然(74666)
- 自然科(72995)
- 自然科学(72968)
- 自然科学基金(71713)
- 划(69743)
- 教育(67389)
- 资助(60694)
- 编号(57816)
- 重点(47676)
- 成果(45834)
- 部(45530)
- 发(45007)
- 创(44019)
- 创新(41124)
- 科研(40968)
- 计划(39908)
- 课题(39630)
- 国家社会(39301)
- 期刊
- 济(126369)
- 经济(126369)
- 研究(80968)
- 学报(55733)
- 农(53113)
- 中国(52608)
- 科学(48704)
- 财(42238)
- 大学(40649)
- 学学(38854)
- 管理(37847)
- 农业(35949)
- 教育(27879)
- 融(23206)
- 金融(23206)
- 技术(22710)
- 业经(22217)
- 财经(21622)
- 经济研究(21604)
- 业(19275)
- 经(18639)
- 问题(17032)
- 版(16460)
- 科技(14583)
- 商业(14412)
- 业大(14400)
- 技术经济(14186)
- 贸(14109)
- 统计(12977)
- 理论(12520)
共检索到41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的性别差异、影响因素以及对养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老年人口主要的三种家庭类型依次是夫妇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单人户,户口性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生活来源、居住意愿、现住房归属情况都是与家庭结构相关的影响因素。城市的、无配偶的、健康状况好的、自己/配偶有生活来源的、独立居住意愿强的、居住属于自己/配偶的住房的老年女性更倾向于独立生活,对她们来说最大的养老需求是社会养老服务。
关键词:
性别 老年人 家庭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仕勇 李洋
本文以湖北省四市760位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内部影响因素中,家庭年收入、子女婚配费用状况、与子女的居住状况、分家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影响较大,其中,家庭年收入与子女婚配费用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分家状况以及与子女的居住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有负向影响。由此,家庭内部代际合作对农村家庭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家庭外部影响因素中,社会舆论以及村委会干预效果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家庭养老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雷华 钟涨宝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和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具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状态与特征的年龄和个人年收入水平、反映经济支持境遇的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反映生活照料境遇的是否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以及反映情感慰藉境遇的心情烦恼时家人的反应,都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大、个人年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为子女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王彩云
社会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日渐式微的产物,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本文基于嵌入性分析视角,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替代机制,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高;身体机能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身体机能越差,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嵌入家庭结构情境之中,家庭人口数或上过大学的家庭成员越多、代际数或儿子数越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基于当前养老方式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隽倬 韩振燕 梁誉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重要的应对之策。文章利用覆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从养老支付意愿水平的视角深入分析老人客观基本情况、主观意愿和要求以及经济条件和保障状况这三类变量对老人养老服务的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养老支付意愿水平较低时,患慢性疾病、家人同意去机构养老、会购买日托所服务、当前有工作收入且享受农村社会养老金的老人更愿意在机构养老;养老支付意愿水平较高时,高龄男性、身体情况在变差、需要政府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且认同养儿防老的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此外,不论养老支付意愿水平高低,家人同意去机构养老都对受访者选择养老服务均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对老人社会养老服务选择决策的三个阶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竞垚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照料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有31.95%的老年人具有机构养老意愿,且健康状况下降是导致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其他条件下,家庭照料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成为替代制度性照护服务的主要途径,支持家庭养老或成为降低长期照护支出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艳萍 彭邓民
养老资产包括货币类、物质类和人力资源类三大内容,是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基础和必要经济条件。山西省老年人养老保险金收入和物质类养老资产逐年增多,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也存在老年人养老保险金收入偏低、老年人物质类养老资产较少等一些问题。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胆创新,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丰富老年人家庭养老资产,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
关键词:
山西省 老年人 家庭养老资产 问题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宁雯雯
文章利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通过控制个人、社会特征变量,考察家庭代际支持和国家福利对于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按照城乡分组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代际支持对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同住能改善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同样对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有积极效应,但对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家庭代际支持和国家福利并未显著提升贫困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基于此,文章提出:(1)在制度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贫困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并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适当增加救助金额,完善贫困老年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2)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支持贫困老年人口家庭养老;(3)将老年扶贫纳入区域扶贫综合治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
社会养老欠发展使我国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当前家庭照料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照料意愿可能会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照料的质与量。基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料者的配对样本数据,文章分析了家庭照料者的照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大多数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较强。(2)照料负担维度、责任与情感维度、主要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关系维度、社会支持维度中的诸多变量均影响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3)进一步的基于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揭示了孝道认同、是否出于爱的照料、关系质量(照料者角度)、关系质量(老年人角度)四个变量既直接影响照料意愿,也通过影响主观照料负担进而间接影响照料意愿。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应该发展社会养老以减轻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家庭关系与提倡传统孝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刘艳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持续存在,至今尚未扭转。经济、政策、思想等各种因素通过影响性别观念、家庭结构以及社会保障等中间因素,对家庭生育性别决策产生作用力,最终形成生育性别比持续失衡现状,其中经济因素对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影响力较为显著。文章基于《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经济分析》一书,就经济学视角下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影响因素展开探究。由陶涛编著、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的《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经济分析》一书,是一部立足于经济学视角对家庭生育性别决策问题展开探究的专著。首先,作者立足于扎实的人口转变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生育决策的成本与效用展开系统分析,指出剩余成本与效应对性别决策具有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鹃娟 孙可心
文章基于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分析视角,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家庭和社区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考察社区环境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不同年龄组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和社区环境均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且社区环境对家庭环境的健康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在不同年龄的老人中,社区环境各因素的影响不同。在中龄老年人中,社区为老设施对于家庭居住条件较差的老人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更强;在高龄老年人中,社区养老服务对家庭居住条件较差的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应注重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家庭及社区环境,以社区为老设施和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为契机,打好家庭和社区环境“组合拳”;通过二者高效配合,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立新 许越 董红梅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村消费动力不足成为制约消费经济的重要原因,同时农村老龄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消费不足的情况。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农村老年家庭消费结构与驱动因素展开研究,并针对有老家庭和纯老家庭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我国农村老年家庭而言,纯老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低于有老家庭,但两类家庭的消费结构具备相似性。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纯老家庭和有老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观测期内明显下降,非食品消费比重显著上升。从农村老年家庭的消费水平驱动因素实证来看,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家庭总资产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核心因素,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家庭参与养老保险比例、家庭参与医疗保险比例等要素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户主性别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联。因此,为农村老年家庭提供更加切实的就业和制度保障,切实提高农村老年家庭收入和资产储备,才是解决农村老年家庭消费不足的核心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永梅 张冬霞 曹杨
站在“生产-消费”复合属性视角下对中国老年人口的特征进行“盘点”,采用潜类别模型和多分类Logit回归模型对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消费”视角下中国老年人口分为健康撤离型、需求突出型、生产贡献型和贡-需交换型,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区域差异。2018年,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口在为家庭或社会贡献生产性价值,约有1/5的老年人口需要家庭或社会服务,中国正处于老年人口红利窗口期;66岁是老年人口生产贡献性由盛转衰的转折点,69岁之后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开始普遍;老年人口“生产-消费”行为与地理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退休年龄改革和构建“养为并重”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从容 雒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方式的选择是老年人养老最基本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西安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倾向,探讨影响其选择的因素。调查发现,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自我养老是第二大选择。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老年人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子女的生活照顾、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