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5)
2023(9848)
2022(8257)
2021(7346)
2020(5733)
2019(12906)
2018(12646)
2017(24212)
2016(12415)
2015(13849)
2014(13833)
2013(13782)
2012(13243)
2011(12290)
2010(12482)
2009(11661)
2008(11155)
2007(10082)
2006(9454)
2005(8709)
作者
(35890)
(29994)
(29988)
(28522)
(19344)
(14217)
(13619)
(11539)
(11476)
(10737)
(10521)
(9890)
(9800)
(9623)
(9336)
(9161)
(8891)
(8706)
(8623)
(8296)
(7760)
(7253)
(7190)
(7103)
(6912)
(6681)
(6521)
(6477)
(6076)
(5914)
学科
(78190)
经济(78031)
管理(32879)
(31028)
地方(24312)
(24273)
企业(24273)
中国(22644)
方法(20993)
业经(18245)
(18193)
数学(16053)
数学方法(15965)
地方经济(15444)
(12963)
农业(12543)
(11787)
(11680)
(11560)
金融(11559)
(11310)
(11293)
(10884)
银行(10875)
(10693)
环境(10599)
理论(10317)
(10139)
贸易(10129)
(9643)
机构
学院(186454)
大学(184195)
(89773)
经济(88109)
研究(71513)
管理(67712)
理学(56741)
理学院(56044)
管理学(55351)
管理学院(54992)
中国(54146)
(39701)
科学(39327)
(39321)
(35607)
研究所(31643)
中心(31451)
财经(30732)
(29079)
经济学(28913)
(27741)
(26878)
(26765)
师范(26687)
经济学院(25600)
北京(25552)
(25303)
(23412)
财经大学(22504)
业大(22058)
基金
项目(115010)
科学(91959)
研究(89763)
基金(82733)
(70268)
国家(69589)
社会(62008)
科学基金(59969)
社会科(57772)
社会科学(57755)
(45231)
基金项目(43108)
教育(39695)
(37167)
编号(36017)
自然(33708)
自然科(32910)
自然科学(32906)
资助(32466)
自然科学基金(32323)
(31822)
成果(30077)
发展(26684)
(26228)
重点(26192)
课题(25873)
国家社会(25707)
(25504)
(24000)
(22603)
期刊
(115962)
经济(115962)
研究(65795)
中国(42930)
(29314)
管理(27780)
(26988)
科学(24116)
学报(23496)
教育(21984)
(20985)
金融(20985)
经济研究(19593)
大学(18876)
业经(18575)
农业(18361)
学学(17645)
技术(16663)
财经(16426)
问题(14597)
(14432)
世界(10972)
技术经济(10803)
(10774)
商业(9969)
国际(9667)
经济问题(9465)
经济管理(9207)
现代(9133)
改革(8847)
共检索到30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智雷  张婷皮美  
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在走向性别平等的过程中,将对女性自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发展性的时代命题。本文在女性主义、女性经济学和人口红利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从个人发展、家庭发展、经济发展三个维度提出了性别红利的分析框架。随着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地位逐步提升,加上人口转变带来了生育率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女性得以从家庭和生育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经济独立和个人发展,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利于家庭发展能力、破除贫困代际传递,这即是性别红利效应。该分析框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性别问题和发展理念的变革,而且重点在于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是文化传统的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可概括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标志,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两类能力提升(个体能力的增强与集体能力的进步)有着不同的内涵、方式与相互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有内在关联,经济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直接相关。人的发展是三位一体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最关键。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提供调节的驱动力,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经济行为提出了一个中心(不做金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在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土地发展史及税制进行简单勾勒之后,我们有必要对西欧的领主制与中国的地主制进行简要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土地所有制变迁的理解。欧洲庄园制度是封建分权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制度,农奴耕种的是领主分给的土地,向领主无偿提供劳役,定期缴纳赋税或租金后,多少还有一点自己的收益。住的是自建的茅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院,比奴隶的处境好得多。中世纪农奴的命运比罗马时代的奴隶要好得多,甚至可以以财产赎得自己的人身自由。领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农业、农民社会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因此,金融机构若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必要认真研讨中国从古至今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几千年封建"小农"文化的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进而针对"三农"特点,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这些潜在因素,解决好"三农"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国"三农"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由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发展需要及和谐需要构成。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必须普遍满足生存需要,合理限制享乐需要,适当满足发展需要和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和谐需要。但是,在现实中,我国贫困群体的生存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享乐供给分配极端不公平,严重的两极分化发展导致发展需要难以实现,和谐需要还相当欠缺。文章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应当从满足四大需要的价值规范入手,即应把生存需要的满足置于优先地位,发挥社会舆论和政府的作用合理限制以物质方面为重点的享乐需要,增加发展需要的供给并增强其公平性,大
[期刊] 预测  [作者] 施祖辉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施祖辉(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433)The.MethodsofComprehensiveComnientsontheLevel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cnt.ShiZhuhuiThispa...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长林  周鸿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是区域社会精神的时代表征,区域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二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引领、示范作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形成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刚  郭丰恺  
文章阐述了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EA)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选择依据,从评价决策单元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系统地描述了DEA方法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思路,并提出了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最后,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晔  
加快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或提高生活质量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对国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测度方法 ,尤其是美国和联合国的测度方法 ,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宇平  陆根书  
人力资本与个体及社会经济发展钟宇平陆根书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本世纪60年代初,Schultz在探讨美国经济增长中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根源时,发现人们对教育、保健、在职培训的投入,为获得更好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以及为提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科斯·普赖斯  冯李崟  
在发言开始前,我想对受邀参加本次校长会议表示感谢,并代表开普敦大学以及南非向清华大学表达诚挚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如同中国大学一样,我国的大学也正逐步融入世界大学群体。由于数十年的种族隔离制度作祟,来自学术界的杯葛接踵而至,南非的大学与国外同行间的合作或交换关系发展得异常困难与复杂。即使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月  段晓华  
文章分析人口结构对消费、储蓄及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预测2011—2050年陕西省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动态CGE模型,通过建模分析人口老龄化对陕西省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在未来将严重制约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  
文章在揭示中国严峻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从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阐述充分就业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赖于就业的扩大,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等命题,论证就业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先目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文生,靳光华  
本文运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从时序与截面数据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作了系统实证分析。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率水平的终极性因素,但其直接影响力较小,更多地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育率的变动。经济发展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基础和实现人口控制的长期条件,文化水平在生育率转变中起特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分析了造成生育率时序、地区和城乡差异的原因及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