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7003)
- 2022(6059)
- 2021(5470)
- 2020(5027)
- 2019(11703)
- 2018(11635)
- 2017(23312)
- 2016(12943)
- 2015(15071)
- 2014(15385)
- 2013(15392)
- 2012(14709)
- 2011(13354)
- 2010(13338)
- 2009(12557)
- 2008(12654)
- 2007(11512)
- 2006(9722)
- 2005(8695)
- 学科
- 济(60068)
- 经济(60005)
- 业(40974)
- 管理(37951)
- 方法(34849)
- 企(33935)
- 企业(33935)
- 数学(32030)
- 数学方法(31768)
- 财(17325)
- 农(14519)
- 中国(13584)
- 务(11739)
- 财务(11726)
- 财务管理(11696)
- 贸(11469)
- 贸易(11469)
- 企业财务(11214)
- 易(11123)
- 地方(10574)
- 学(10508)
- 业经(10382)
- 制(9780)
- 农业(9711)
- 融(8403)
- 金融(8401)
- 银(8381)
- 银行(8360)
- 和(8041)
- 技术(7906)
- 机构
- 大学(197098)
- 学院(194322)
- 济(83096)
- 经济(81445)
- 管理(75624)
- 理学(66206)
- 理学院(65476)
- 管理学(64471)
- 管理学院(64087)
- 研究(61806)
- 中国(45586)
- 京(39993)
- 财(38396)
- 科学(36940)
- 农(32224)
- 财经(31548)
- 所(31089)
- 中心(29901)
- 江(29098)
- 经(28730)
- 业大(28357)
- 研究所(28200)
- 范(27290)
- 师范(27048)
- 经济学(27021)
- 农业(25687)
- 北京(25027)
- 经济学院(24902)
- 财经大学(23586)
- 州(22782)
- 基金
- 项目(128508)
- 科学(102020)
- 基金(94579)
- 研究(94048)
- 家(81201)
- 国家(80534)
- 科学基金(69448)
- 社会(60412)
- 社会科(57431)
- 社会科学(57413)
- 基金项目(50199)
- 省(49888)
- 教育(46214)
- 自然(44552)
- 自然科(43567)
- 自然科学(43553)
- 自然科学基金(42823)
- 划(42572)
- 资助(40095)
- 编号(38110)
- 成果(31760)
- 部(30733)
- 重点(29215)
- 发(27386)
- 教育部(26933)
- 课题(26611)
- 创(26481)
- 人文(25711)
- 科研(25360)
- 大学(25086)
共检索到274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茹 张新平 姚继军 周世科
从性别视角来看,中小学校长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现有研究表明,该问题受社会、组织、家庭及个人等综合因素影响。但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并未厘清失衡的根源是性别差异,还是性别歧视?针对于此,基于省域大规模调查数据,探究中小学教师“女兵男将”现象的根源,发现:性别是获得校长职位机会的重要影响因素,江苏省中小学女性教师在学历、职称、工作经验方面的资历优于男性教师,且女校长在领导力、行动力方面的能力显著优于男校长,但女性教师在竞选校长时机会显著少于男性教师。这一发现厘清了中小学教师“女兵男将”问题的根源是性别歧视而非性别差异。对此,建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政策适当向女教师倾斜,畅通女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缩短女校长职前教龄,延长女校长职业发展关键期;充分考虑学校特征和校长领导性别特质,合理搭建校领导班子;宣传女校长领导成效,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发挥女性在办学治校上的优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有禄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的占比要明显低于男教师。女性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上难度更大,还有较大比例的教师职称未定级。东部地区女教师、农村及乡镇女教师的职称晋升相对较难,较难晋升到中高级职称;而县城及农村女教师、小学女教师和中部地区女教师则深陷中低收入陷阱,较难进入到较高及高收入段,她们在职称晋升及工资收入上与男性教师差距明显。因此,应对真正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更多补助,要关注并提高县城及中部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晋升与评审中应增设一些体现性别平等结果的指标要求,以阻止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称 工资收入 性别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钟文皓 胡志成
性别歧视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导致了中国性别比例失衡以及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0年的数据,用OLS方法估计劳作方式对女性歧视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水稻种植区的女性歧视现象显著强于水稻种植区,劳作方式对女性歧视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女性的经济收益会显著影响性别歧视。解决性别歧视的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高女性劳动力的收入,提高生育女孩的经济回报,也需要提高国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
关键词:
劳作方式 性别歧视 性别失衡 工具变量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霞 吕康银 张丽
性别歧视带来的性别收入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吉林省1990-2010年间三期妇女地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运用Oaxaca-Blinder对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文章对20年间吉林省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个体特征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现阶段性别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引起的,是正常合理的范围;歧视仍然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原
关键词:
性别收入 收入差距 性别歧视 人力资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翠娥
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它充分体现于英语语法、词汇、日常生活语言及谚语等个个方面,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态度。文章通过分析其表现,提出了一些对策,目的是避免或消除性别歧视这一社会现象。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内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并教会学生使用中立的词语和表达法,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与英语国家人民交流。
关键词:
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英语教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将东北城市劳动力按受教育程度划分为三个群体,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反事实分析方法在个体水平上度量了每个群体中的工资性别歧视程度,并通过比较群体间和群体内部的工资歧视程度分析了教育对工资性别歧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均存在针对女性的工资歧视;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不断缩小;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同时,通过发展教育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水平,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性别歧视和缩小工资性别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洁 杨永林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调查了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本文首先综述语言性别歧视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然后调查三套小学英语教材,从男女角色比例、男女的职业角色、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描述男女的形容词四方面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仍存在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男女在家庭和职业角色方面还存在较严重的失衡。本文可望对我国新世纪小学英语教材的引进和编写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在两性就业、工资、职业安排、劳动保障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程度不同的差别。然而,以经济学的逻辑,不同性别的报酬或职业差异本身并不能作为歧视的充分证明,因为,教育水平、年龄、工作经验和工时数量等很多因素都决定生产率的特征,甚至这种差异还可能来自两性对从事市场或家务劳动的不同选择。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影响其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所有供给和需求因素,如果与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了正的或负的价值,才可能导致歧视。理性地认识性别歧视和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有助于女性劳动者对提高自己禀赋资源以获得更高产生率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劳动生产率 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静 武舜臣
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分解方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引入无歧视的工资结构,将歧视部分进一步分解为反向歧视和直接歧视。结果表明:性别歧视是外来务工人员性别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且性别收入差异存在"天花板效应";反向歧视和直接歧视都受到婚姻、行业、地区的影响,且总歧视效应中近2/3是由直接歧视造成的。因此,加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缩小直接歧视而降低总歧视效应。
关键词:
直接歧视 反向歧视 性别收入差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卿石松 郑加梅
本文利用2007届和2008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能力调查"数据,拓展平均工资差距的分解方法,从教育程度的差异转向侧重于考察同等教育程度上专业隔离对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专业分布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主要来源于专业内部而非专业之间(专业分割的作用),且专业内起薪差距只有28.65%—43.16%能够被就业能力和实习经历等生产力特征变量的差异所解释。针对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的分解,可以剥离市场工作经验、晋升和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控制前市场的专业选择差异后,专业内部依然有大部分起薪差距不能被生产力特征变量所解释,这为现有研究把性别收入差距的成因部分地...
关键词:
性别差距 歧视 专业选择 起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盼盼
语言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反映社会的结构和发展。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必然也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性别歧视也不可避免地通过语言有所反映。本文研究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以及怎样避免性别歧视这一现象,并论述了相应的避免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方案,即语言策略和社会策略。
关键词:
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语言策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杨河清
在中国,消除劳动市场性别歧视一直是政府和社会的导向,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女性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低,薪酬明显低于男性;职业发展和培训晋升的机会远低于男性;纵向和横向的劳动时间远低于男性。政府干预与工会组织作为影响消除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作用的两个重要指标,面对市场本身运行的待完善性,有必要用国家公共资源和手段进行调节干预。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工会组织 政府干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卿石松
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分析性别工资差距,而对女性在高层职位代表性不足的现象缺少分析。本文利用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CGSS2006)考察了职位晋升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与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理论预期一致,Ordered probit回归结果发现女性的晋升能力标准高于男性,而且能力特征变量对职位晋升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的差距分解结果也表明,职位层级和职位晋升概率的性别差距,有一半左右无法由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等可观测变量解释。除了性别歧视,其他潜在的解释因素,如竞争偏好差异和性别分工都不足以解释职位晋升概率的性别差距,而差别性退休年龄政策则可能加剧职位层级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职位晋升 性别歧视 职位隔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龙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依据,以《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为核心,以《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辅助的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男女的就业平等和男女的全面平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之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友宝 曹靖宇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自二战至今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 反用人中的性别歧视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利用贝克尔的歧视理论, 对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结合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特点, 提出了反用人中的性别歧视的对策与措施: (1) 将生育成本社会化; (2) 完善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3) 积极发挥社区服务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对女性的社会扶助作用; (4) 全面提高女性素质, 弱化就业倾向, 积极鼓励女性自主创业; (5) 通过立法和制定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女性灵活就业。
关键词:
性别歧视 自然附着成本 反性别歧视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