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
2023(1434)
2022(1191)
2021(1092)
2020(941)
2019(2198)
2018(2041)
2017(4284)
2016(2281)
2015(2566)
2014(2427)
2013(2472)
2012(2294)
2011(2025)
2010(2027)
2009(1717)
2008(1827)
2007(1642)
2006(1529)
2005(1431)
作者
(6305)
(5341)
(5266)
(4967)
(3473)
(2552)
(2364)
(1982)
(1944)
(1881)
(1802)
(1746)
(1728)
(1726)
(1712)
(1565)
(1561)
(1491)
(1479)
(1455)
(1319)
(1279)
(1276)
(1240)
(1219)
(1194)
(1157)
(1102)
(1074)
(1053)
学科
(10342)
经济(10331)
(7550)
管理(6876)
(5823)
企业(5823)
(5437)
中国(5316)
人口(4980)
方法(4868)
数学(4465)
数学方法(4424)
收入(2984)
(2867)
(2717)
财务(2716)
财务管理(2716)
企业财务(2669)
农业(2392)
(2308)
国民(2294)
(2156)
金融(2156)
国民收入(2144)
(2108)
财富(2108)
国人(2031)
(1992)
劳动(1992)
中国人(1974)
机构
大学(34515)
学院(33062)
(16976)
经济(16746)
研究(12515)
管理(12467)
理学(10825)
理学院(10716)
管理学(10564)
管理学院(10502)
中国(9434)
(8386)
(7168)
财经(6716)
(6640)
经济学(6498)
科学(6255)
(6206)
研究所(5969)
经济学院(5924)
中心(5199)
财经大学(5191)
北京(4741)
(4518)
(4365)
(4277)
师范(4241)
(4135)
业大(3843)
商学(3793)
基金
项目(21929)
科学(17948)
基金(17433)
研究(15675)
(15207)
国家(15103)
科学基金(13120)
社会(11776)
社会科(11057)
社会科学(11054)
基金项目(9050)
自然(7935)
自然科(7755)
自然科学(7755)
自然科学基金(7662)
(7455)
资助(7322)
教育(7227)
(6655)
编号(5474)
国家社会(5409)
(5281)
重点(4903)
教育部(4836)
成果(4665)
人文(4647)
(4477)
大学(4423)
(4393)
(4267)
期刊
(16938)
经济(16938)
研究(12177)
中国(6966)
(6853)
科学(5701)
学报(4950)
管理(4532)
财经(4090)
大学(4069)
(3936)
学学(3904)
(3902)
金融(3902)
(3528)
人口(3359)
经济研究(3215)
农业(2542)
问题(2436)
教育(2080)
业经(2016)
统计(1933)
技术(1912)
人口研究(1893)
中国人(1814)
国人(1814)
世界(1717)
(1630)
技术经济(1616)
(1615)
共检索到5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通过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中引入性别工资差距随资本积累的演化过程,为解释人口转变提出了新的机制。经济发展初期,性别歧视程度较高,资本积累提高女性生育成本的效应较小,人口随收入上升加速增长;当资本积累最终导致性别歧视程度降低时,女性生育成本提高将促使家庭更多的投资人力资本,生育率持续下降。如果生产中物质资本份额和体力劳动比重越高,或者家庭存在性别偏好,那么人口转变的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认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与设备资本的互补性更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表现为设备资本的快速积累,会拉大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08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与省际数据,实证考察了设备资本积累对我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995—2008年间城镇劳动者技能工资差距持续扩大;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显示,设备资本积累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重行  窦尔翔  张宇  
家庭是人类最小的生产单位,研究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研究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有实际意义。人类发展史上,其收入形态不断演化,目前已经进入资产运营时代,家庭收入甚至个人收入归跟结底呈现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证券资产和信贷资产等资产之间的转换,以寻求总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不管是作为家庭代际的收入改善结构性因子,还是作为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对于改善其一生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核心因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显而易见,主观上重视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客观上提供教育金融制度供给,是对于优化收入分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吴华妹  
本文以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基础,在信贷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进一步考察了熟练劳动力跨国迁移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显示,基于跨国移民的"教育激励"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存在差异。短期中,基于跨国移民的"教育激励"效应会减缓"人才流失"效应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比重,从而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长期中,当代际转移收敛于稳态水平时,国际人口迁移不再具有"教育激励"效应,而国际人口迁移的"人才流失"效应则会继续损害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文婷  贺福珍  
中国经济在近几年连续高增长,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从长期来看,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通过影响实物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再分配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是个长期的重要因素。在综述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给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解释了两者呈U型变动关系的原因以及认为长期内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刘桢  
文章利用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收入分化情境下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明显促进了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增长,原因在于"资本—技能互补"关系降低了在当期接受教育的相对成本。(2)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弱化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效应,当城乡收入比超过2.05的临界值(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后,这一激励效应会逐渐消失。分地区来看,东部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临界值为1.97,中西部省份则不存在临界值。(3)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影响总体正向,同时存在阶段性波动。"六五计划"(1981~1985年)和"十五计划"(2001~2005年)期间资本积累的激励效应达到两个峰值,近年有所下降。文章再次证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消极影响,政府需要注重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与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巍  鄂丽丽  
本文是从动态、长期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加以分析 ,假设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可分为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 ,然后证明出 ,随经济发展 ,培养企业家才能的机会成本上升 ,降低了个人选择成为企业家的动机 ,从而使稳定状态下的企业家相对于职业技术人员过多。本文解释了发达国家职业技术人员的相对过剩 ,经济发展中最初资本存量的必要性 ,并指出当多于一种人力资本存在时 ,个人在各种可选项间配置其资源可能是无效率的。最后结合我国的情况对模型加以变化和扩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盈华  杜跃平  
一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研究着眼于社会保障与储蓄率的关系,而人力资本理论为社会保障的研究拓宽了范围,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联系起来。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三个方面综述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数量、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质量、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基本结论主要有:无积累的现收现付制降低生育率和劳动力流动率,但促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在职培训,从而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水平;社会保障的管理重心应从财务收支平衡转向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发挥社会保障从源头规避社会风险的功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现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传统以物为本发展方式的典型代表,大规模畸形的土地收益分配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主要有五大利益主体,导致财产性收入大大挤占了劳动收入和人力资本收入,引发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创业创新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土地收益分配要从物本方式向人本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静茹   郑晓冬   方向明  
为探究学校供餐计划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回顾和梳理学校供餐计划的国际研究进展,阐明学校供餐计划的概念和理论基础,重点分析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短期影响、长期效果以及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探究学校供餐计划的方案设计和国际经验,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取得的成效和可能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结果表明:学校供餐计划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影响,中国需要进一步构建项目监督和激励机制,结合其他益贫政策,发挥营养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人力资本和促进乡村振兴。本研究的梳理总结有助于加深对学校供餐计划的认识,同时为我国有效实施营养干预项目,促进儿童人力资本积累和减少贫困代际转移提供借鉴和思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试图考察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动态影响。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具有渐进性影响,在短期内对它的冲击较弱,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而市场需求则相反,在短期内能快速推动资本积累,但此后影响迅速衰减。尽管近年来由于后者抵消作用,资本积累没有放缓,但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它的威胁将逐渐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威胁并不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自身,而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后城镇劳动力工资强劲而持续的补涨。要缓解上述风险,就必须理顺工业部门工资结构,改变二元就业制度下两类工资间非对称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彦坤  陈建伟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资本积累与劳动者生命周期工资增长关系的机理,提出了异质性资本积累抑制劳动者生命周期工资增长的研究假说。基于CHIP2013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异质性资本积累显著降低了岗龄工资回报率,倒U型的岗龄-工资增长轨迹呈现出向下收缩的趋势。为检验劳动者就业行业选择和岗位转换行为对工资增长轨迹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内生转换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高产出资本比的行业,就业于低产出资本比行业的劳动者面临着更短的生命周期工资增长轨迹;相比于短岗龄劳动者,长岗龄劳动者虽然积累了更多工作经验,但是工资增长会更多地受到异质性资本的不利影响。由于异质性资本积累导致工作匹配价值与劳动者"干中学"积累的技能折旧,劳动者会面临着"干中学"回报率下降的风险和工资增长乏力的"收入陷阱"。因此,需要从成本补偿、就业创造、培训激励等方面提高劳动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以促进工资稳定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永莲  谢建国  徐保昌  
利用1990~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构成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老年抚养比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人口结构的差异也是东、中、西部经济绩效差异的原因之一。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对经济绩效的负面影响较之少儿抚养比下跌对经济绩效的正面促进更大,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趋向于降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绩效。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东、中部地区老龄化问题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东、中部地区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将削弱东、中部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郑伟  
生育率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会加深人口老龄化程度,它们通过储蓄和投资渠道影响资产价格和资本积累。本文引入凸调整成本的资本调整技术,在新古典增长模型基础上通过内生化资产价格建立了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下的世代交叠(OLG)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表明,生育率降低会减少当期国民储蓄和投资,从而使资产价格下降、资本积累上升;但在下一个时期,资产价格和资本积累存在均值回归过程。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会提高当期资产价格;但在长期,它与社会保障税、养老金替代率以及个人账户挪用比例都没有影响资产价格。生育率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同时期发生会使长期资产价格产生通缩效应。此外,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会提高当期资本积累;在长期,当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