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2)
2023(8042)
2022(6760)
2021(6131)
2020(5097)
2019(11046)
2018(10961)
2017(19653)
2016(11324)
2015(12387)
2014(12241)
2013(11594)
2012(10682)
2011(9649)
2010(9401)
2009(8605)
2008(8309)
2007(7410)
2006(6274)
2005(5481)
作者
(36423)
(30438)
(30242)
(28644)
(19184)
(14897)
(13701)
(12230)
(11773)
(10598)
(10417)
(10096)
(9961)
(9675)
(9517)
(9508)
(9334)
(9030)
(8703)
(8693)
(7978)
(7480)
(7359)
(7038)
(6930)
(6834)
(6683)
(6550)
(6384)
(6327)
学科
(36278)
经济(36225)
管理(29665)
(27443)
(20625)
企业(20625)
方法(14956)
(13126)
数学(13106)
数学方法(12994)
中国(11535)
(11173)
(10654)
(9289)
业经(8773)
(8604)
贸易(8604)
农业(8495)
(8357)
地方(7555)
(7438)
(7007)
银行(6955)
技术(6707)
(6640)
(6505)
金融(6497)
理论(6425)
环境(6407)
(6149)
机构
学院(156653)
大学(155784)
研究(58433)
(57321)
经济(56035)
管理(55088)
理学(48041)
理学院(47396)
管理学(46294)
管理学院(46038)
(42505)
中国(41974)
科学(41231)
农业(34333)
(33569)
业大(32871)
(32197)
研究所(30032)
中心(26352)
(25114)
(24014)
农业大学(22594)
(21172)
北京(20564)
(20559)
技术(20191)
(20118)
财经(20045)
师范(19661)
(18880)
基金
项目(114437)
科学(87332)
基金(81018)
(75885)
研究(75561)
国家(75202)
科学基金(61427)
社会(46510)
(46443)
社会科(43882)
社会科学(43871)
基金项目(43314)
自然(42413)
自然科(41481)
自然科学(41461)
自然科学基金(40748)
(40200)
教育(34761)
资助(31910)
编号(29382)
重点(26593)
计划(25111)
(24589)
(24330)
(23792)
科技(23110)
成果(22977)
科研(22819)
创新(22811)
(22082)
期刊
(59700)
经济(59700)
研究(39752)
学报(38818)
(38288)
中国(33907)
科学(30413)
大学(27416)
学学(26332)
农业(25886)
(18866)
管理(18486)
教育(17919)
(13930)
(12112)
金融(12112)
业大(11964)
技术(11850)
业经(11333)
(10460)
农业大学(10302)
经济研究(10214)
财经(9421)
科技(9059)
(8088)
问题(8060)
林业(7268)
中国农业(7227)
商业(7142)
资源(6718)
共检索到226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月云  孟云  周晓明  余大华  朱卫华  薛玮玮  张晓东  殷宗俊  
选择体重90 kg左右的安庆六白猪80头,公猪去势(40头),母猪不去势(40头),研究了性别对猪体尺性状、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猪组与母猪组相比,胸围和腹围分别提高了4.17%(P<0.05)和5.09%(P<0.05);剪切力提高了48.19%(P<0.01)。母猪组与公猪组相比,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了15.34%(P<0.01)和7.04%(P<0.01);平均背膘厚和脂率分别降低了10.07%(P<0.01)和7.18%(P<0.01)。性别对安庆六白猪体尺性状和肉质性状影响不明显,对胴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习会  夏东  高勤学  徐金先  王玉龙  周庭辉  高志伟  陆天水  陈杰  
将 12 0头育肥后期杜× (长×梅 )去势三元杂交商品猪均分为 3组 ,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组Ⅰ )、基础日粮 + 30 0mg·kg-1半胱胺 (组Ⅱ )、基础日粮 + 6 0 0mg·kg-1半胱胺 (组Ⅲ )。结果表明 ,组Ⅲ胴体瘦肉率比组Ⅰ和组Ⅱ分别高 1 5 2和 1 77个百分点 ,胴体中骨骼比率高 1 5 6和 0 5 3个百分点 ,脂肪比率低 2 6 5和 2 6 9个百分点 ,6和 7肋膘厚降低 0 5 9和 0 2 9cm ,差异均显著 (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建凤  武英  呼红梅  王继英  
通过测定31头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商品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92.0~95.0、95.5~98.0、99.0~101.5、107.0~1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商品猪在92~95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1.17%,分别比其它3组提高4.83%(P>0.05)、11.83%(P<0.05)和8.84%(P<0.05)。在107~109kg阶段屠宰肉品质优良,肌肉pH值6.07,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13和3.33,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3.89%,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8.91%。在92~109kg阶段,除胴体直长、瘦肉率与体重之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秀娟  高翰  李海鹏  高雪  孙宝忠  程强  徐磊  张亚朋  雷元华  魏萌  李三禄  胡俊伟  张长庆  高会江  李俊雅  张路培  陈燕  
【目的】通过研究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深入挖掘平凉红牛的肉用特征和遗传特性,为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4头平凉红牛阉牛,经强度育肥180 d后屠宰,年龄在24—36月龄,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指数进行测定,并选取其中3头的外脊和大黄瓜条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经育肥后的成年平凉红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相较于2019年测定的22—28月龄的平凉红牛分别增长6.96%、4.61%、4.43%、4.28%、7.90%,体斜长减少3.52%;胴体重为(417.01±56.94)kg、净肉重为(372.48±54.60)kg、屠宰率为61.56%±1.86%、净肉率为54.92%±2.60%,相较于2010年测定的24月龄平凉红牛数据分别增长12.61%、19.16%、-1.91%、3.82%,肉骨比为8.65±2.00,相较于2012年测定的22—27月龄数据增长27.96%;此外高档肉块重(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为(51.59±7.92)kg,优质肉块重(臀肉、霖肉、米龙、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辣椒条、肩肉)为(62.62±5.56)kg,分别占净肉重的13.91%±1.45%和17.07%±2.24%,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良好。在肉品质方面,外脊和大黄瓜条的剪切力分别为2.72 kg和4.43 kg,比市场购买的A3级雪花牛肉分别低19.58%和64.82%,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脊和大黄瓜条的粗蛋白含量均达到了20%以上,且平凉红牛外脊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雪花牛肉(P<0.05);外脊中EPA含量显著较高(P<0.05)。【结论】经过改良和选育,平凉红牛的体格增大、胸围增长,体躯紧凑,肉用性能提高;平凉红牛肉质具有细嫩鲜美、风味浓厚、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璇  杨雪梅  梁艳  刘锐  吕学斌  
本试验选择巴×丫、杜×丫、大×丫、长×丫4个二元杂交组合及杜×巴丫、巴×杜丫2个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各20头,对其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巴丫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优于巴×杜丫,巴×丫和杜×丫优于大×丫和长×丫,三元杂交组合杜×巴丫和二元杂交组合杜丫、巴丫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更为理想,且肉质性能优良,其滴水损失、pH值、OPTO值、LF值均在优质范围内,肌内脂肪含量适中,是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晨  张星  罗璇  邓缘  崔清明  吴买生  陈斌  彭英林  
以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大巴沙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屠宰体质量阶段(85~95、>95~105、>105~115 kg)对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平均背膘厚最薄,腿臀比例最高,>95~105 kg大巴沙猪的瘦肉率最高,>105~115 kg大巴沙猪的屠宰率最高,胴体最长,眼肌面积最大;肉质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肌内脂肪含量最低,>95~105 kg大巴沙猪的熟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105~115kg大巴沙猪的系水力、肌内脂肪、肌苷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滴水损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所有被测猪只的肌肉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很丰富;根据拟合优度建立了部分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综合分析,>105~115kg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佳、肌肉品质好,>105~115 kg为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珍芳  陈文广  
养猪业的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 ,这既包括对其量的需要 ,也包括对其质的需求。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高瘦肉型猪种的饲养 ,猪的肉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评定猪胴体和肉质的主要性状、遗传力及其遗传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聪  卢庆萍  唐湘方  张继泽  丁泽民  张宏福  
目的氨气是鸡舍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之一,探讨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在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昌平基地的呼吸舱中进行。选择2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743.6±8.2)g的AA肉公鸡320只,随机分于4个呼吸舱中饲养,一个舱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组内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3)μL·L-1,3个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75±3)μL·L-1。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42日龄时试验结束,试验期间记录肉鸡的日采食量和健康状况,分别于肉鸡32日龄和42日龄时按重复称重,计算肉鸡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建凤  武英  王继英  张印  呼红梅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杂交商品猪92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性别对猪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猪组与母猪组相比,30~100 kg期内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86%(P<0.01)和6.87%(P<0.01);平均背膘厚和皮脂率分别提高27.76%(P<0.01)和20.46%(P<0.01);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分别提高11.56%(P0.05)。母猪组与公猪组相比,眼肌面积增加20.51%(P<0.01);瘦肉率提高5.32个百分点(P0.05)。性别对猪只的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月圆  富国文  昝林森  李卫真  王绍卿  
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和夏南牛)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PPARδ基因全部编码区及部分内含子区域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并分析了SNPs位点与秦川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检测样本中,未检测到编码区的突变,仅在PPARδ基因第2内含子上发现了1个61 C→T的突变。χ2检验显示,在该位点,南阳牛和夏南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余4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除夏南牛群体处于中度多态,其余5个群体均属于低度多态;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彬  陈映  李强  钟志君  谭娅  张顺华  朱砺  
[目的]通过对5个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猪只的肉质性状比较,探究品种和性别对肉质性状的影响效应。[方法]对5个品种共87头达适宜屠宰体重的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肉质性状后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除了屠宰后45 min的pH值(pH_1),剪切力无显著差异外(P>0.05),品种效应对于屠宰后24 h的pH值(pH_2)、肉色(L值)、熟肉率、滴水损失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杜凉杂交猪母猪的肉质性状优于公猪。表现为母猪的pH_2显著高于公猪(P<0.05)。凉山猪公猪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母猪(P<0.05),说明在个别品种的某些性状中存在性别效应,而在其他品种中没有呈现相同的规律。[结论]品种对猪肉质性能影响差异显著,性别对个别品种的肉质性状存在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丰  郭晓旭  郭望山  任丽萍  孟庆翔  
研究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肉牛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选用24头利木赞F1杂交公牛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含量的过瘤胃赖氨酸(0、5、10和15 g/d)的日粮。饲喂14周后全部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随着赖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背膘厚呈线性降低(Y=-0.016X+0.585),其中15 g/d赖氨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文敏  谢红涛  徐永杰  李德臻  熊远著  杨明柳  
克隆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肌球蛋白轻链调控蛋白2基因(MRLC2)内含子2序列,经比对发现,在内含子2中18个碱基突变和8个碱基缺失,其中179bp处的C/T突变引起Hin6I酶切位点的改变,运用PCR-Hin6I-RFLP对179头大白×梅山F2代猪进行家系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切位点与屠宰率呈极显著相关,表现为加性效应,CC基因型个体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屠宰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评分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