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1)
- 2023(12892)
- 2022(11138)
- 2021(10558)
- 2020(8976)
- 2019(20905)
- 2018(20678)
- 2017(39426)
- 2016(21185)
- 2015(24249)
- 2014(23841)
- 2013(23488)
- 2012(21428)
- 2011(19390)
- 2010(19492)
- 2009(18315)
- 2008(17942)
- 2007(15831)
- 2006(13452)
- 2005(12039)
- 学科
- 济(89835)
- 经济(89747)
- 管理(57078)
- 业(54566)
- 方法(44385)
- 企(43774)
- 企业(43774)
- 数学(39941)
- 数学方法(39311)
- 中国(26736)
- 农(24236)
- 财(21085)
- 贸(19656)
- 贸易(19646)
- 易(19202)
- 业经(17793)
- 学(16927)
- 制(16177)
- 农业(15727)
- 地方(14702)
- 理论(13838)
- 银(13706)
- 银行(13683)
- 行(13098)
- 和(13087)
- 融(12938)
- 金融(12936)
- 务(12687)
- 财务(12638)
- 财务管理(12603)
- 机构
- 学院(301485)
- 大学(301317)
- 济(129861)
- 经济(127442)
- 管理(115537)
- 研究(102091)
- 理学(100143)
- 理学院(99045)
- 管理学(97133)
- 管理学院(96580)
- 中国(78431)
- 京(63270)
- 科学(60885)
- 财(57334)
- 所(51227)
- 农(47443)
- 中心(46806)
- 研究所(46615)
- 财经(46436)
- 业大(42560)
- 江(42547)
- 经(42364)
- 经济学(41431)
- 北京(40190)
- 范(39215)
- 师范(38866)
- 农业(37528)
- 经济学院(37524)
- 院(36347)
- 财经大学(34605)
- 基金
- 项目(200743)
- 科学(158757)
- 研究(147358)
- 基金(147344)
- 家(128095)
- 国家(127126)
- 科学基金(109056)
- 社会(94648)
- 社会科(89806)
- 社会科学(89782)
- 基金项目(76591)
- 省(76500)
- 自然(69600)
- 教育(69282)
- 自然科(68080)
- 自然科学(68062)
- 自然科学基金(66857)
- 划(65330)
- 资助(61790)
- 编号(59848)
- 成果(48485)
- 部(45659)
- 重点(45553)
- 发(43163)
- 创(41861)
- 课题(41147)
- 国家社会(39861)
- 教育部(39636)
- 创新(39178)
- 科研(38842)
共检索到437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闫绍华 李卫东
文章基于传统的人口转变理论,从生育空间的三维性出发,提出了性别偏好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利用全国和分省的总和生育率及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转变中存在带有性别偏好的人口转变模式:出生人口性别比伴随生育水平和性别偏好的动态变化而呈现出上升、高位徘徊的阶段特征和下降的趋势,这种变动趋势又因生育空间的区域差异呈现出4种区域类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国华 胡慧中 李施瑶
聚焦复杂产品,考虑多方合作的共性技术研发模式及研发企业的有限理性特征,引入合作研发效率、扩散度、公平偏好等参数,提炼政府补贴、政府不补贴、政府主导3种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政府最优补贴,比较各种模式下政府的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的情况下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能够提高产业总产出;政府的最优补贴受到相关参数的影响;公平偏好水平较低、扩散度较高时,政府补贴模式比政府主导模式收益要高。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朱晓峰 张卫 张琳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微政务信息公开参与各方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共生理论,从过程性公平和结果性公平两个方面,分析公平偏好视角下,微政务信息公开组织共生模式和行为共生模式的演进历程;接着,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共生度分析,在新浪微博政务调查报告(2011-2016)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揭示了我国微政务信息公开共生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演进趋势。
关键词:
微政务 信息公开 公平偏好 共生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子贤,王仁安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凌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目前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1988年千分之二生育节育调查的资料,对我国出生性别比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随着人口学研究日益深入,对于人口出生性别比做出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了客观可能性。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二千多个县的汇总资料,着重对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特征、资料质量评价等有关问题做一比较分析。但由于出生性别比指标自身的统计特征和连续性的要求,以及我国人口出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严梅福
本研究探讨在嫁娶与招赘两种婚嫁模式下妇女对子女性别偏好的差异,旨在寻求一条从改变婚嫁模式入手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新路。结果表明:1.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男性偏好强,女性偏好弱,招赘婚嫁模式下,招赘妇女女性偏好强于男性偏好,非招赘妇女性别偏好均衡。2.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有一子或一子一女后,男性偏好依旧强;性别偏好在有了二子时才均衡。在有女无子时男性偏好达到顶点。本文揭示了婚嫁模式影响妇女性别偏好的原因,论证了靠转变婚嫁模式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原新,王金营
本文通过对各省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从定量 与定性两方面论述,把中国人口转变分为都市、东部、中部、西部和西藏五种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丽艳
在西方微观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将孩子的成本效用分析拓展到家庭以外 ,分析孩子在家庭内的成本效用及社会总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揭示家庭意愿生育水平与社会期望生育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内外部成本效用的不对称。认为生育政策加速中国人口转变的作用机制在于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家庭内孩子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从而有效地影响了家庭生育决策
关键词:
成本 效用 拓展分析 人口转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进文
本文从现代协整理论出发,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实际工资与实际产出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信忠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实际人均工资、实际 GDP 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 Granger 因果关系;对数序列均为非平稳Ⅰ(1)序列。长期来看,死亡率的降低将导致出生率的降低。此外,还证明了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智利 徐春耦
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及未来各国发展的核心主题。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所研究的重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现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人口转变过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雷安
一、人口转变理论及两类国家的一般历程 通常所说的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生产力革命是这次人口转变的前提和物质基础。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各主要西方国家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即工业革命),使得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杨凡
使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性别视角——老年人性别和子女性别,分析老年人的不同子女性别结构以及居住模式对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所获得的朋友网络支持的影响。结果显示,没有儿子对老年男性的朋友网络支持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老年女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仅与配偶同住,若能同时与儿子居住对老年男性获得朋友网络支持有正面影响。此外,居住模式的影响存在城乡、区域的异质性。对老年人所获得朋友网络支持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当前社会传统文化下老年人家庭状况对其可能获得的家庭之外的社会网络支持的影响,识别更可能面临社会隔离风险、需要更多社会支持的老年人,对与养老保障相关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小力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者来说,公允价值模式更具决策相关性;而对管理层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特定情况下可改善财务报表的资本结构,实现特定的目的。究竟哪种计量模式更受管理层青睐?本文结合管理层的动机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经济后果,分析了上市公司更偏好成本模式而非公允价值模式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