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5)
- 2023(11707)
- 2022(9372)
- 2021(8405)
- 2020(7061)
- 2019(14892)
- 2018(14616)
- 2017(28187)
- 2016(15555)
- 2015(17040)
- 2014(16988)
- 2013(16461)
- 2012(15048)
- 2011(13433)
- 2010(13105)
- 2009(12038)
- 2008(12095)
- 2007(10778)
- 2006(9582)
- 2005(8899)
- 学科
- 济(59351)
- 经济(59276)
- 管理(41255)
- 业(41208)
- 企(32379)
- 企业(32379)
- 方法(26300)
- 数学(23185)
- 数学方法(22951)
- 银(19820)
- 银行(19673)
- 制(18669)
- 行(18350)
- 中国(18304)
- 农(17255)
- 学(16026)
- 财(15740)
- 业经(14001)
- 融(13440)
- 金融(13437)
- 农业(11825)
- 贸(11476)
- 贸易(11467)
- 易(11182)
- 度(10843)
- 制度(10829)
- 地方(10529)
- 务(9936)
- 财务(9908)
- 财务管理(9887)
- 机构
- 大学(222727)
- 学院(219589)
- 济(87730)
- 经济(85941)
- 研究(82598)
- 管理(78786)
- 理学(68232)
- 理学院(67391)
- 中国(66061)
- 管理学(65968)
- 管理学院(65618)
- 科学(55372)
- 农(53852)
- 京(47796)
- 所(44486)
- 农业(43438)
- 研究所(41235)
- 业大(41143)
- 财(40308)
- 中心(37488)
- 江(33887)
- 财经(32627)
- 经(29955)
- 院(29759)
- 北京(29406)
- 经济学(27988)
- 农业大学(27179)
- 省(27127)
- 州(26848)
- 范(26749)
- 基金
- 项目(156083)
- 科学(121421)
- 基金(115338)
- 家(106646)
- 国家(105801)
- 研究(101770)
- 科学基金(87961)
- 社会(66024)
- 社会科(62660)
- 社会科学(62640)
- 自然(60656)
- 基金项目(60592)
- 省(60388)
- 自然科(59336)
- 自然科学(59311)
- 自然科学基金(58295)
- 划(52734)
- 资助(47003)
- 教育(45928)
- 编号(36857)
- 重点(36422)
- 部(33775)
- 发(33442)
- 计划(32921)
- 创(32450)
- 科研(31306)
- 创新(30552)
- 业(29073)
- 成果(28998)
- 科技(28968)
共检索到32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明媚 彭士明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将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分别放置在22℃、27℃(对照组)和32℃的不同水温梯度下胁迫48h,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0、12、24、48 h)下银鲳幼鱼肝脏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指标和免疫指标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22℃试验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仅在22℃试验组出现显著波动(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22℃试验组在24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厚本 王龙 唐大明 张德志 姜伟
为探究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鱼从23℃水中直接转入11、17和23℃(对照组)水中,2 h后再转至23℃水中进行恢复,并于0、3、6、12、24、48 h时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在抗氧化指标中,11℃组SOD、CAT活性、GSH含量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17℃组基本相同,即呈波浪式变化,但其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23℃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GSH含量则呈波浪式变化。各温度组T-AOC活性随时间的增加基本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免疫指标中,11℃组和17℃组LZM活性随恢复时间增加呈波浪式变化,但11℃组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 Ig M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23℃组LZM活性和Ig M含量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幼鱼肝脏机能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并对其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免疫机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潘桂平 刘本伟 周文玉
低温是鱼类常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有关云纹石斑鱼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设置了9、13、17℃3个温度梯度,研究短期低温胁迫(7 d)对云纹石斑鱼幼鱼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温度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胁迫过程中9和13℃组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7℃组无显著变化。9℃组血清中SOd和TAOC在7 d胁迫前后显著上升,而其MdA含量在胁迫前后显著下降,其余抗氧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就血清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国华 郑冰清 马学艳 金武 李红霞 宋长友 徐跑 顾若波 闻海波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铜离子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毒性效应的机制,完善铜离子对鱼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并指导淡水石首鱼的健康养殖。[方法]在(17±1)℃曝气自来水中,采用等间对数法在0.1~1.5 mg·L~(-1) Cu~(2+)范围内选取5个梯度探究Cu~(2+)浓度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死亡率的影响;选取0.197 mg·L~(-1) Cu~(2+)进行96 h胁迫试验并取样,测定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谷胱甘肽(GS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a~+-K~+-ATP酶(Na~+-K~+-ATPase)、α-淀粉酶(α-AMS)、脂肪酶(LP)和胃蛋白酶(PP)活性和皮质醇(COR)、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Cu~(2+)胁迫淡水石首鱼幼鱼96 h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为Y=1.435 5X+0.038 2,(R~2=0.827 3),半致死浓度为0.291 mg·L~(-1),安全浓度为0.029 mg·L~(-1)。Cu~(2+)胁迫对CAT、SOD、GPx、GSH、ALT、AST、Na~+-K~+-ATPase、α-AMS、LP、PP等酶活性和COR、MDA含量及T-AOC影响显著。在受到Cu~(2+)胁迫后SOD、GPx、GSH、Na~+-K~+-ATPase、α-AMS、LP、PP活性和COR含量及T-AOC均显著上升,在4 h时达到最大,随后不同程度下降,其中T-AOC和Na~+-K~+-ATPase、α-AMS活性在96 h又恢复正常水平。CAT活性在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96 h又恢复正常。MDA含量及ALT和AST活性受Cu~(2+)胁迫后不断升高,MDA含量从4 h开始,ALT和AST活性从12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在96 h达到最大值。[结论]Cu~(2+)对淡水石首鱼幼鱼的危害等级为剧毒,0.197 mg·L~(-1)Cu~(2+)胁迫对肝脏抗氧化酶、鳃Na~+-K~+-ATP酶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均产生显著影响,对SOD、GPx、GSH、Na~+-K~+-ATPase、α-AMS、PP等酶活性和COR含量及T-AOC起到先促进后抑制作用,对CAT、ALT、AST、LP酶活性和MDA含量起到促进作用。CAT应激响应速度较其他抗氧化酶滞后,SOD是受到Cu~(2+)胁迫最敏感的抗氧化酶,可作为鱼类早期Cu~(2+)污染的首选指示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健恺 徐善良 邱成功 陈苹 方增冰 王腾飞
为探究Cu2+对银鲳幼鱼的致毒效应,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开展了Cu2+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银鲳幼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银鲳幼鱼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0.860和0.77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77 mg/L;Cu2+的浓度与银鲳幼鱼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同浓度Cu2+胁迫下,核异常率又普遍高于微核率;不同浓度Cu2+胁迫下银鲳幼鱼肝组织中的SOD、CAT、GPX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被诱导而高浓度受抑制的规律,与Cu2+浓度呈抛物线型剂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庆凯
本实验设置3个盐度梯度(9、16、23),其中盐度23为对照盐度,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平均体重(5.0±1.4)g,平均全长(8.3±0.8)cm]进行7 d的胁迫实验,检测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溶菌酶(LZM)含量在盐度16下出现了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盐度9时LZM含量先下降而后上升。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在16盐度下呈现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而盐度9时显著下降(P<0.05)。低盐度胁迫使黄姑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强后减弱,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波动起伏后增强,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逐步增强,且盐度9比16的抗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施兆鸿 谢明媚 彭士明 张晨捷 高权新
分别在22、27(对照组)、32℃的水环境中,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进行急性温度胁迫48 h,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银鲳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肠道消化酶中,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力在22℃实验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淀粉酶活力逐渐下降,脂肪酶活力则相反(P<0.05);在32℃实验组中,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力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而淀粉酶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血清生化指标中,葡萄糖(gLu)、乳酸(LD)、皮质醇(COr)在22℃实验组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肌酐(Crea)均呈现...
关键词:
温度胁迫 银鲳幼鱼 消化酶 血清生化指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益鸣 李琪 刘士凯 孔令锋
为探究岩牡蛎(Crassostreanippona)对不同温度和盐度急性变化的适应性,本研究通过将岩牡蛎从暂养环境(27℃,盐度32)直接转移至5个温度梯度(15℃、19℃、23℃、31℃、35℃)和6个盐度梯度(16、20、24、28、36、40),研究了急性胁迫对岩牡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显示,15~31℃组岩牡蛎存活率均高于71.11%,35℃组存活率最低(34.44%),而15℃组免疫指标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MDA含量在144 h时达到最大值(46.93 nmol/mg prot);温度19℃、23℃、31℃组SOD、CAT、AKP和LSZ活性及MDA含量受应激显著上升后均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盐度实验结果表明, 40组盐度变化对岩牡蛎存活抑制明显,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关键词:
岩牡蛎 温度 盐度 存活率 免疫指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范耘硕 邵蓬 贾旭颖 高金伟 窦勇 史谢尧 周文礼
为研究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对温度胁迫的适应能力,开展了温度胁迫与恢复实验。设置对照组(22℃)、高温组(29℃)、降温组(15℃)与低温组(8℃)4个处理,在胁迫期的第1、2、4、8、12h与恢复期第4、8、12、24h取肝脏,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丙二醛(MD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显示,胁迫期内肝脏SOD和CAT活力均在温度骤变的影响下受到抑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温度骤变条件下,各实验组肝脏LZM与AKP活力显著降低(P0.05)。温度胁迫显著升高血清中AST与ALT含量(P<0.05),恢复期内各实验组AST与AL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至恢复期结束时,除高温组ALT含量外均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温度胁迫显著降低大鳞副泥鳅SOD、CAT、LZM与AKP活力,MDA与血清转氨酶AST、ALT含量升高,其中,高温胁迫会对大鳞副泥鳅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造成不可逆破坏,其他抑制均为可恢复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奇奇 温久福 区又君 李加儿 周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立立 万金娟 孟祥龙 周梓涵 孙龙生 唐建清
为探讨高pH急性和慢性胁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对照(pH 7.6)和试验(pH 10.2)2个pH处理组,对克氏原螯虾进行急性(0 h、3 h、6 h、12 h、24 h、5 d)和慢性(10 d、15 d)pH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pH应激后,试验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上升趋势。高pH急性胁迫下,24 h内试验组血浆碱性磷酸酶(AKP)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 d AKP活性显著上升;试验组血浆血糖(GLU)及皮质醇(CORTISOL)含量于pH胁迫5 d后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并于24 h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3~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鳃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高pH慢性胁迫下,试验组血浆AKP、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浆GLU及CORTISOL含量、鳃LDH活性呈下降趋势,肝胰腺SOD则呈上升趋势;肝胰腺GSH-Px、MDA水平于胁迫10 d时达到峰值。结果表明,高pH急性胁迫会对克氏原螯虾的免疫防御机制产生影响,导致氧化应激,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慢性胁迫),机体部分非特异免疫和抗氧化指标逐步恢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成裕 高世科 张家锐 王凌霄 张硕
为探究急性温度胁迫对双带隐带丽鱼(Apistogramma bitaeniata)免疫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随机挑选体长(3.0±0.3) cm,体重(1.5±0.5) g的150尾鱼置于三个温度(20、26、32℃)处理组中胁迫24 h之后逐步恢复至26℃培养,并于试验前和试验后0、6、12、24、48、72 h时取样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指标中,20℃处理组SOD和CAT活性、GSH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32℃处理组基本一致,其中SOD、CAT活性在48 h达到平衡状态,GSH和MDA含量为12 h时达到峰值;免疫指标中,20℃处理组ACP和ALP活性与32℃处理组随时间变化的恢复趋势一致,而32℃处理组比20℃处理组更能促使双带隐带丽鱼产生更多的LZM,从而形成保护机制;IgM含量的变化规律性不强,鱼种和胁迫强度均可能是导致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综上,在24 h之内,养殖过程中遇到急性温度变化时作出补救措施是着实有效的,运输过程中保持26℃左右的水温有助于保护鱼体的身体机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士明 尹飞 孙鹏 施兆鸿 王建钢
利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不同饲料,依次为饲料1(新鲜鱼肉糜)、饲料2(新鲜鱼肉糜+饲料)、饲料3(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4(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试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g,每组饲料设3重复,试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可显著影响银鲳的增重率,各饲料组中以饲料1组的增重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4组的增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饲料2、3组的增重率(P<0.05)。饲料系数以饲料1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3组饲料组;饲料2、3、4组饲料系数...
关键词:
银鲳 饲料 生长 脂酶 抗氧化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程 高权新 张晨捷 彭士明 施兆鸿
以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不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0%、10%、20%、40%,其中0%为对照组)的饲料,进行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的处理组银鲳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 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溶菌酶(LZM) 20%饲料组活性均为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脏AKP活性、肾脏LZM活性10%饲料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05);添加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血清和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0%饲料组血清和肌肉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结合银鲳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建议控制在10%~2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德志 唐大明 张厚本
以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氨氮浓度(0.01、0.5、1.0、2.0 mg·L~(-1))慢性胁迫(60 d)对鱼体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子二代中华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在抗氧化指标中,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免疫指标中,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血清、肝脏溶菌酶(LZM)活性及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慢性氨氮胁迫显著抑制了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降低了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研究结果对了解中华鲟氨氮胁迫反应以及其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氨氮急性胁迫及其毒后恢复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相关免疫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急性高温胁迫对黑龙江茴鱼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急性氨氮胁迫对黄颡鱼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HSP70和HSP90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氨氮与拥挤胁迫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联合影响
铜对刀鲚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肝抗氧化酶活性与组织结构的影响
短期温度胁迫对驼背鲈(♀)×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抗氧化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铜对中华鲟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盐度胁迫对黄河鲤幼鱼耐受性、肝脏抗氧化酶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哲罗鱼胚胎至仔稚幼鱼期主要免疫指标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