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7)
- 2023(7534)
- 2022(6283)
- 2021(5670)
- 2020(4770)
- 2019(10328)
- 2018(9831)
- 2017(18834)
- 2016(10350)
- 2015(10838)
- 2014(10556)
- 2013(10284)
- 2012(9377)
- 2011(8333)
- 2010(8080)
- 2009(7238)
- 2008(7194)
- 2007(6154)
- 2006(5044)
- 2005(4364)
- 学科
- 济(37921)
- 经济(37872)
- 管理(30740)
- 业(30480)
- 企(24803)
- 企业(24803)
- 方法(20033)
- 数学(18039)
- 数学方法(17870)
- 财(11851)
- 学(10157)
- 农(10089)
- 中国(9034)
- 贸(8504)
- 贸易(8503)
- 易(8315)
- 业经(8274)
- 务(8016)
- 财务(8004)
- 财务管理(7992)
- 企业财务(7726)
- 制(7519)
- 技术(7430)
- 农业(6975)
- 银(6662)
- 银行(6617)
- 行(6223)
- 融(6150)
- 金融(6150)
- 环境(5948)
- 机构
- 大学(147434)
- 学院(146185)
- 济(58248)
- 经济(57242)
- 管理(55348)
- 研究(50992)
- 理学(49611)
- 理学院(49002)
- 管理学(48069)
- 管理学院(47819)
- 农(36431)
- 中国(36344)
- 科学(35748)
- 业大(29726)
- 京(29686)
- 农业(29531)
- 所(27232)
- 财(25705)
- 研究所(25592)
- 中心(22974)
- 财经(21614)
- 江(20158)
- 经(19975)
- 农业大学(19860)
- 经济学(18390)
- 院(18259)
- 北京(17597)
- 经济学院(16915)
- 财经大学(16536)
- 省(16510)
- 基金
- 项目(110637)
- 科学(86928)
- 基金(83755)
- 家(77878)
- 国家(77284)
- 研究(69280)
- 科学基金(64994)
- 社会(46159)
- 自然(46065)
- 自然科(45102)
- 自然科学(45085)
- 基金项目(44965)
- 自然科学基金(44349)
- 社会科(43973)
- 社会科学(43958)
- 省(42866)
- 划(37266)
- 资助(33489)
- 教育(31266)
- 重点(25525)
- 计划(24224)
- 部(24042)
- 编号(23833)
- 创(23650)
- 发(22739)
- 科研(22727)
- 创新(22231)
- 业(21405)
- 科技(21284)
- 国家社会(20248)
共检索到193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宇 卢丹琪 李伟萍 徐跑 顾若波 姚谧 梁瑶思 张勇 林浩然
为深入了解刀鲚应激反应中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作用的分子机理,采用手工捕捉的方式对刀鲚进行了急性操作胁迫。通过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刀鲚应激反应后头肾和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刀鲚胁迫刺激后血浆皮质醇含量极显著性升高,血浆皮质醇浓度平均升高56.48%,头肾皮质醇含量显著性升高,头肾皮质醇浓度平均升高49.68%,表明急性操作胁迫确实引起刀鲚的应激反应。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刀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硬骨鱼紧张肽(UI)、阿黑皮素原(POMC)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上述神经内分泌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CRH基因的表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雯 温久福 区又君 李加儿 王鹏飞 谢木娇 陈世喜
为探究急性低盐胁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存活、血清离子浓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将斜带石斑鱼幼鱼从盐度30(对照组)的水体直接转移至盐度0、5、10、20的水体中,于2 h、6 h、12 h、48 h和72 h检测幼鱼血清中的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浓度和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并记录幼鱼存活情况。结果显示,血清na~+和cl~-浓度随盐度增加显著上升(p0.05);而盐度5和盐度10组血清na~+浓度在6 h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奇奇 温久福 区又君 李加儿 周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郝爽 张敏 方佳琪
探究急性温度胁迫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氧化应激响应及生理代谢变化,评价缢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本实验将暂养净化后的缢蛏分为7组,分别在4℃、10℃、15℃、20℃(对照)、25℃、30℃、35℃的水浴下温度胁迫6h后,缓慢回复至对照组温度(20℃),检测各组缢蛏鳃及消化腺组织中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T-AOC能力和MDA含量、GSH含量、H_(2)O_(2)含量。结果表明:各指标在经过6h,4、10、30、35℃的胁迫后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相较低温胁迫,在高温胁迫下的SOD、POD、MDA、GSH等指标都有更显著的变化(P<0.05);在24h温度回复后,4℃低温组和35℃高温组的各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温和高温胁迫均会引起缢蛏鳃和消化腺中抗氧化系统的失衡,导致活性氧的显著变化;SOD、CAT、POD和GSH在机体应对温度胁迫导致的氧化损伤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极端环境温度变化超过缢蛏的耐受极限,达到致死温度时,机体的抗氧化调节系统失衡,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氧化损伤,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关键词:
急性温度胁迫 氧化应激 生理代谢 缢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涛 王玮 陈同庆 夏小雨 缪金晗 张红燕 尹绍武
通过96 h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水体铜暴露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生理生化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0.1 mg/L和0.2 mg/L (96-h LC_(50)) 3个铜处理组。结果表明,铜在暗纹东方鲀肝、肌肉和全鱼中的积累量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同等浓度处理下,铜的积累量为肝脏>全鱼>肌肉。随着铜处理浓度的提高,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显著上升。急性铜暴露诱发肝脏血细胞沉积以及血窦扩张的症状。在鳃中,诱发上皮细胞增生,顶部棒状以及产生动脉瘤等症状。急性铜胁迫后,暗纹东方鲀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但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在肝脏中,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在0.1 mg/L处理组,脂肪合成相关基因(G6PD、6PGD、LPL、Fas和Acc)的表达量最高。但在0.2mg/L处理组中,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和CPT1)的表达最高。急性铜胁迫后对转运因子PPARα的影响不显著,但转运因子PPARγ的表达量显著上升。本实验表明铜对暗纹东方鲀生理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均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暗纹东方鲀养殖过程中铜的合理使用提供有益的指导价值,也为生产中更好地监控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技术指标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庚宸帆 田燚 张宇鹏 常亚青 宋坚
通过模拟仿刺参养殖池塘雨季的盐度变化,选用2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刺参体重(16.93±3.08)g,研究盐度骤降及胁迫恢复对仿刺参体腔液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盐度先由30以每6 h变化3个盐度的速度下降至18,然后在盐度18保持96 h,随后盐度以相同速度上升恢复至30,并保持24 h。结果显示,各盐度取样点间仿刺参体腔液渗透压、体腔液总蛋白浓度、Na+、K+、Cl–浓度与盐度的变化趋势一致,Na+、K+、Cl–浓度均在盐度下降到18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31.15±14.42)mmol/L,(6.08±0.24)mmol/L和(141.76±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耀贵 程佳 李宏全 王俊东
【目的】"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制剂柴术抗激散(CZKJS)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制成柴术抗激颗粒(CZKJKL),已被证实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及早期断奶仔猪脂多糖(LPS)免疫应激都具有明显的缓减作用。现进一步探究CZKJKL对LPS免疫应激断奶大鼠应激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从机理上证实其抗应激作用。【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18日龄断奶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LPS免疫应激模型组)、Ⅲ组(LPS+CZKJKL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在18—24日龄期间,Ⅲ组的大鼠每天灌服5...
关键词:
柴术抗激颗粒 脂多糖 免疫应激 断奶大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成裕 高世科 张家锐 王凌霄 张硕
为探究急性温度胁迫对双带隐带丽鱼(Apistogramma bitaeniata)免疫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随机挑选体长(3.0±0.3) cm,体重(1.5±0.5) g的150尾鱼置于三个温度(20、26、32℃)处理组中胁迫24 h之后逐步恢复至26℃培养,并于试验前和试验后0、6、12、24、48、72 h时取样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指标中,20℃处理组SOD和CAT活性、GSH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32℃处理组基本一致,其中SOD、CAT活性在48 h达到平衡状态,GSH和MDA含量为12 h时达到峰值;免疫指标中,20℃处理组ACP和ALP活性与32℃处理组随时间变化的恢复趋势一致,而32℃处理组比20℃处理组更能促使双带隐带丽鱼产生更多的LZM,从而形成保护机制;IgM含量的变化规律性不强,鱼种和胁迫强度均可能是导致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综上,在24 h之内,养殖过程中遇到急性温度变化时作出补救措施是着实有效的,运输过程中保持26℃左右的水温有助于保护鱼体的身体机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金伟 习丙文 滕涛 陈凯 秦婷 谢骏
为研究急性应激反应对鱼体铁含量及铁稳态相关基因的影响,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皮质醇来模拟急性应激,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对团头鲂的血液、肠和肝脏进行取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铁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铁稳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皮质醇注射后血浆皮质醇显著升高,血浆中铁含量在4、8、10和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中的铁含量在4、8、10和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团头鲂肝脏中铁调素(hep)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分别在8和10 h达最大值,随后有所下降。肠道和肝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徐钢春 杜富宽 顾若波
探讨了急性操作胁迫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亲鱼血清生化指标及鳃和肝组织Hsp70(HeAt sHock protein70)mrnA水平的影响。采用空气暴露方式对美洲鲥亲鱼进行了急性操作胁迫。实验设定应激零点对照组和15 s、30 s、60 s 3个操作强度实验组,操作后采样,测定皮质醇(cor)、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清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溶菌酶(lZm)、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燕 陈立侨 庄平 章龙珍 彭士明 宋超 李二超
以淡水组为对照,通过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96 h的急性盐度(15和22)胁迫试验,研究了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的血浆皮质醇和代谢反应,并探讨了施氏鲟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机理。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导致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随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并分别于24、48、96 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盐度15组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分别在胁迫5、24和48 h时达峰值,而盐度22组则分别在0.5、24和24 h时即达峰值,且胁迫后0.5 h时的皮质醇浓度、12 h时的血糖及12~48h时的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盐度15处理组(...
关键词:
施氏鲟 盐度胁迫 皮质醇 代谢 渗透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卢霞 栾生 曹宝祥 郝登春 孟宪红 曹家旺 代平 罗坤 孔杰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普遍的高密度养殖活动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逆境胁迫是影响其养成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浓度氨氮胁迫是最普遍的毒理因子。由于对虾抗病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且在受限于测试场地的低选择强度情况下,抗病选育的进展比较缓慢。而对虾的抗逆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且不具备传染性的特点使得其不受测试场地的限制。因此,本研究以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SP)和耐受群体(TP)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差异分析,首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贞杰 陈四清 曹栋正 卢斌 常青 刘长琳 燕敬平
关键词:
圆斑星鲽 氨氮胁迫 组织结构 酶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琦辰 顾曙余 张文逸 张呈祥 冯晓庆 谭红月 杨家新 黄文婷 李枫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生物酶和代谢产物测定,研究了氨氮急性胁迫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代谢及免疫系统的毒性影响及其毒后恢复情况。实验首先进行3 d的氨氮胁迫,取样后剩余虾移入曝气自来水进行7 d的毒后恢复实验。结果表明,3 d氨氮胁迫后,肌肉ACP、AKP、SOD活性表达均受到显著影响,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分别降低,最高浓度组(16 mg/L)降低为对照组的76%、68%和62%。线粒体MnSOD、胞外Cu/ZnSOD的mRNA表达量也随着氨氮浓度增加而下降,最高浓度组降低至对照组的69%和68%。CAT、GPX活性以及GPX和GST的mRNA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肝胰腺中可溶性蛋白和甘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益鸣 李琪 刘士凯 孔令锋
为探究岩牡蛎(Crassostreanippona)对不同温度和盐度急性变化的适应性,本研究通过将岩牡蛎从暂养环境(27℃,盐度32)直接转移至5个温度梯度(15℃、19℃、23℃、31℃、35℃)和6个盐度梯度(16、20、24、28、36、40),研究了急性胁迫对岩牡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显示,15~31℃组岩牡蛎存活率均高于71.11%,35℃组存活率最低(34.44%),而15℃组免疫指标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MDA含量在144 h时达到最大值(46.93 nmol/mg prot);温度19℃、23℃、31℃组SOD、CAT、AKP和LSZ活性及MDA含量受应激显著上升后均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盐度实验结果表明, 40组盐度变化对岩牡蛎存活抑制明显,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关键词:
岩牡蛎 温度 盐度 存活率 免疫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