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5)
- 2023(9400)
- 2022(7829)
- 2021(7367)
- 2020(6047)
- 2019(13368)
- 2018(13417)
- 2017(23175)
- 2016(13688)
- 2015(15066)
- 2014(14769)
- 2013(13461)
- 2012(12360)
- 2011(11342)
- 2010(11602)
- 2009(10120)
- 2008(9700)
- 2007(9047)
- 2006(7970)
- 2005(6899)
- 学科
- 济(39520)
- 经济(39480)
- 管理(36713)
- 业(34514)
- 企(29392)
- 企业(29392)
- 教育(21142)
- 中国(19005)
- 技术(16999)
- 方法(15774)
- 数学(13273)
- 数学方法(13091)
- 农(12273)
- 理论(12153)
- 技术管理(11649)
- 学(11617)
- 财(10357)
- 业经(10268)
- 制(9939)
- 教学(9155)
- 地方(8464)
- 体(8076)
- 农业(8010)
- 银(7897)
- 银行(7862)
- 行(7630)
- 发(7268)
- 融(7247)
- 金融(7240)
- 划(6792)
- 机构
- 大学(174863)
- 学院(172202)
- 研究(63303)
- 济(61687)
- 管理(61133)
- 经济(60135)
- 理学(52652)
- 理学院(51922)
- 管理学(50878)
- 管理学院(50495)
- 中国(40498)
- 京(38554)
- 科学(37875)
- 范(32770)
- 教育(32649)
- 师范(32487)
- 所(31175)
- 农(29161)
- 江(28812)
- 财(28601)
- 研究所(28432)
- 中心(27753)
- 师范大学(26349)
- 业大(25729)
- 技术(25162)
- 北京(24746)
- 院(23085)
- 农业(22756)
- 州(22034)
- 财经(22002)
- 基金
- 项目(116361)
- 科学(94032)
- 研究(92303)
- 基金(80026)
- 家(69860)
- 国家(69087)
- 科学基金(58881)
- 社会(56533)
- 社会科(53375)
- 社会科学(53364)
- 教育(50718)
- 省(49684)
- 划(43121)
- 基金项目(41726)
- 编号(39134)
- 自然(35800)
- 自然科(35037)
- 自然科学(35024)
- 自然科学基金(34458)
- 成果(33949)
- 课题(31639)
- 资助(30413)
- 创(30384)
- 重点(27886)
- 创新(27264)
- 发(26837)
- 部(26634)
- 年(25886)
- 规划(24780)
- 项目编号(23762)
- 期刊
- 济(68017)
- 经济(68017)
- 研究(60493)
- 教育(57266)
- 中国(50063)
- 学报(27089)
- 农(25931)
- 管理(24579)
- 科学(24472)
- 财(21920)
- 大学(21691)
- 技术(20713)
- 学学(18771)
- 农业(17514)
- 职业(15401)
- 融(12896)
- 金融(12896)
- 业经(11708)
- 经济研究(11245)
- 坛(10963)
- 论坛(10963)
- 科技(10862)
- 财经(10597)
- 技术教育(10071)
- 职业技术(10071)
- 职业技术教育(10071)
- 业(9940)
- 经(9331)
- 图书(8421)
- 技术经济(8331)
共检索到272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斌
当前全国正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如何有效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江苏省围绕这一主题,落实育人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明 徐畅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种体现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性等特点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要遵循生存、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教育加训练的教育方式,以职场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为训练内容,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最终获得教学学分和素质训练分,构建体验式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验式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道平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职业修养指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晓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欧阳康
一、话题的提出:从"两极缺失的卓越"谈起近些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参加了几个活动,一是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二是宁波江北区组织的慈孝节活动。从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存在一种现象,即"两极缺失的卓越"。刘易斯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读后深受震撼。但是,同时我发现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等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从而得以从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行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邬罗萍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教育。笔者针对这一核心素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正式微观体制障碍和非正式微观体制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正式微观体制创新和非正式微观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素质教育 体制创新 微观体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余东升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撰文指出,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作为教育思想与模式的重大突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可以说,素质教育就是现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素质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勇 代兴梅 许晓辉
依据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所应遵循的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素质 机制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筱燕
随着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专业技能培训,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文章在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创新素质教育,通过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创建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增加体育竞技赛事、引入企业文化以及制定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等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创新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东华 吴俊
中国素质教育发展历经近三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面对困难,只有对素质教育有清醒的基本认识,才能真正通过模式的创新开拓新局面。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办双惟实践班,通过培养学生四项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模式创新 双惟实践班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谭英 周建芳 曹成建
以“文献检索”或者“信息检索”为核心的传统信息素质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的信息素质类课程举步维艰,部分高校已经停止开设信息素质类课程。四川师范大学以终身学习为导向改革传统信息素质教育,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名称、转变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式、建设教学团队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强化信息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得了包括两门国家一流课程、一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内的诸多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蒙成光
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医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医学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方式与手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仲超生 张春芳
诠释信息素质的概念以及它在当代语境下的新内涵,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等课题进行探讨,此外还对用户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用户信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提出思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谭英 周建芳 曹成建
以“文献检索”或者“信息检索”为核心的传统信息素质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的信息素质类课程举步维艰,部分高校已经停止开设信息素质类课程。四川师范大学以终身学习为导向改革传统信息素质教育,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名称、转变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式、建设教学团队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强化信息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得了包括两门国家一流课程、一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内的诸多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