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1)
2023(4588)
2022(3731)
2021(3519)
2020(2582)
2019(5819)
2018(5571)
2017(10736)
2016(5812)
2015(6084)
2014(5762)
2013(5533)
2012(5097)
2011(4557)
2010(4538)
2009(4295)
2008(3978)
2007(3677)
2006(3353)
2005(3004)
作者
(16981)
(14301)
(14279)
(13645)
(8813)
(6799)
(6257)
(5489)
(5440)
(4968)
(4959)
(4752)
(4667)
(4458)
(4421)
(4385)
(4276)
(4204)
(4095)
(4029)
(3621)
(3583)
(3464)
(3259)
(3081)
(3039)
(3025)
(2988)
(2887)
(2872)
学科
(22236)
经济(22230)
管理(17200)
(14032)
(11729)
企业(11729)
环境(9554)
方法(8296)
数学(7036)
(7022)
(6981)
数学方法(6947)
中国(6248)
(6090)
(5839)
地方(5717)
业经(5625)
结构(5084)
产业(4943)
(4796)
农业(4608)
规划(4405)
环境规划(4255)
(4062)
(4039)
财务(4036)
财务管理(4029)
企业财务(3917)
生态(3844)
(3823)
机构
学院(81170)
大学(79637)
(32317)
经济(31707)
研究(29535)
管理(28906)
理学(25142)
理学院(24865)
管理学(24419)
管理学院(24288)
中国(21438)
科学(19811)
(17637)
(15242)
业大(14425)
(14237)
研究所(14204)
(14098)
中心(12640)
(12451)
(12366)
财经(11490)
北京(11396)
(10862)
师范(10725)
农业(10501)
(10445)
经济学(10189)
研究院(9958)
(9702)
基金
项目(59217)
科学(46249)
研究(42549)
基金(42144)
(38465)
国家(38183)
科学基金(31583)
社会(27115)
社会科(25721)
社会科学(25712)
(23903)
基金项目(22296)
自然(20158)
(19952)
自然科(19560)
自然科学(19555)
自然科学基金(19226)
教育(18733)
资助(16691)
编号(16419)
重点(14153)
(13907)
成果(12566)
课题(12271)
(12255)
(12069)
科研(11678)
国家社会(11436)
创新(11321)
计划(11042)
期刊
(36609)
经济(36609)
研究(21840)
学报(16180)
科学(15084)
中国(13604)
大学(12696)
(12556)
学学(12336)
(10639)
管理(9688)
林业(9113)
农业(8204)
教育(7824)
业经(7774)
技术(6073)
经济研究(5881)
(5760)
金融(5760)
财经(5647)
问题(5343)
科技(4979)
(4958)
(4560)
业大(4531)
资源(4432)
(3757)
经济问题(3538)
商业(3511)
技术经济(3420)
共检索到116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君  胥辉  黄明泉  李超  闾妍宇  魏安超  熊河先  欧光龙  
利用云南省普洱市45块思茅松天然成熟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内总体、思茅松和其他树种的林分直径结构进行拟合,并选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林内总体、思茅松和其他树种林分直径结构拟合函数参数随环境因子(林分、地形、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林分直径结构分布拟合的结果来看,3个研究位点总体、思茅松和其他树种林分直径结构分布差异较不显著。(2)林分、地形、土壤和气候因子第一排序轴分别解释了55.0%、46.5%、43.0%和59.1%的信息量,较好的反映了思茅松天然成熟林林分直径结构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4类环境因子中,气候因子最好的解释了林分直径结构的变化,林分因子次之。(3)从4类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性来看,林分因子中林分平均高(Hm)与第一排序轴呈现最强正相关(0.682),林分优势高(Ht)次之(0.577 2);地形因子中坡度(SLO)与第一排序轴具有最强相关性(0.386 1);土壤因子中全磷(TP)与第一排序轴的相关性最高(-0.576 5);气候因子中等温性(b3)、季节性温度(b4)、降水最小月降水(b14)、最干季降水(b17)、最冷季降水(b19)与排序轴的相关性均在0.42以上。(4)从二维排序图上来看,林内总体、思茅松林分直径结构拟合函数c参数相对较近,这表明林内总体、思茅松林分直径结构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其他树种与两者并没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光龙  王俊峰  胥辉  肖义发  字俊江  
以云南省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思茅松天然林次生林的林分结构变化,采用Weibull函数拟合林分直径结构,采用幂函数模型拟合树高结构,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拟合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胸径符合Weibull函数分布;其拟合参数a与样地内林木株数(N)和坡向(T ASP)相关,且均呈正相关;b与土壤水解性氮(C HN)、林木优势高(H ST)、林木平均高(H M)和林木株数(N)相关,且均呈负相关;c与林木平均高(H M)相关,且呈正相关。(2)树高符合幂函数分布,其拟合参数a与林分平均胸径(D M)、土壤有效磷(C YP)、土壤水解性氮(C HN)、样地内林木株数(N)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光龙  胥辉  王俊峰  肖义发  陈科屹  郑海妹  
本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松天然林为对象,调查了3个位点45块样地的林分地上、根系和总生物量。以幂函数模型为基础构建林分生物量的基本模型;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技术,考虑区域效应随机效应,选择基本混合效应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方差和协方差结构,分别构建3个维量的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考虑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气象因子固定效应,构建含环境因子固定效应和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林分生物量混合效应模型。所有模型均采用拟合指标和独立检验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模型拟合情况看,考虑区域效应的随机效应模型均能显著提高一般回归模型的精度;在3类含环境因子固定效应模型中,含地形因子固定效应的区域混合效应模型均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宏  谭伟  柴宗政  蔡照军  冯艳  
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马尾松成熟林中设置82个10 m×10 m的网格样地,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以及郁闭度、蓄积、密度、胸径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多样性等林分结构,应用描述性统计、半变异函数方法分析土壤养分及林分结构的异质性特征,应用典型RDA排序方法研究土壤养分与林分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以期探明黔中地区马尾松成熟林中土壤养分及林分结构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728%~35.167%,林分结构为11.641%~50.871%,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土壤养分与林分结构均存在强烈的自相关,土壤养分自相关范围为7.800~22.191 m,林分结构为11.40~19.75 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两种土壤养分指标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最显著,说明这两种土壤养分元素对马尾松林木的分布、生长及发育影响较大.其中,有机质显著影响蓄积、胸径多样性指数和郁闭度;速效钾显著影响树高多样性指数和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童书振  孙洪刚  邓宗富  张守攻  
以受冰冻雪灾较为严重的江西省大岗山林区杉木近成熟林分为研究对象,探讨杉木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与杉木受损类型及灾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冰冻雪压造成大岗山林区杉木受害株数比例达66.84%,受灾相当严重,杉木林分受害类型可分为弯梢、断梢、斜干、断干、倒地及翻蔸等6种,其中断干和断梢为最主要的2种受害类型。2)杉木林分结构对冰冻雪压危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灾害主要发生于径阶相对较小的林木,林分内径阶越大的林木其受害程度明显越轻;林分密度与受害强度具极显著正相关,密度越高,林分受损株数愈多,且密度主要影响断干、翻蔸这2种不可逆的受损类型,合理的密度调控至关重要。3)杉木林分的立地条件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欧光龙  王俊峰  肖义发  胥辉  
通过调查云南省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63株思茅松单木的地上部分干、枝、叶生物量数据,并测定其中30株的根系生物量数据。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选型,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构建思茅松单木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决定系数(R2)大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且GWR模型拟合的R2值除树叶生物量模型外,其余生物量维量模型均大于0.950;Akaike信息指数(AIC)值小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平均相对误差(E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的绝对值除树枝生物量外均小于OLS模型,说明GWR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臻  王利艳  刘静  邹显花  郑宏  范福金  马祥庆  林开敏  李明  
【目的】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为高效培育大径材杉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7年生立地指数大于22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正交试验设置9块标准地,间伐保留密度设为300、600和825株·hm~(-2),氮肥施用量设为0、100、200 g·株~(-1),磷肥施用量设为0、250、500 g·株~(-1)。【结果】间伐保留密度过大会限制杉木成熟林胸径增加,间伐保留密度过小会降低林分蓄积量,间伐和施肥均能有效促进单株材积增长,较高氮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氮、磷肥混合施用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林分蓄积量的积累。间伐保留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3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P<0.05),间伐保留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率具有显著影响(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温庆忠  杨晓松  杨子祥  陈晓鸣  赖兴会  丁福红  
利用从1987年以来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长期监测数据,对我国思茅松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主导利用方向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987年-2007年,思茅松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面积从67.20×104hm2下降到59.04×104hm2,年均递减0.61%;蓄积量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20年间思茅松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略有增长,表明总体质量有所上升。但与此同时,径级结构动态变化显示,思茅松林小径组、中径组林木蓄积量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而特大径组林木蓄积量则快速递减,近、成、过熟林的单株材积在1987年-2007年间下降了38.24%,单株立木材积显著下降,表明可用资源质量正呈现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峰  欧光龙  陈金龙  陈洁  焦志伟  
以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自然更新的云南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设置固定样地24块,每块固定样地面积100 m2,记录样地基本地形因子,测定每株树木的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以1 cm为径阶距,采用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林分直径结构。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能较好地模拟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拟合效果依次为Gompertz、Richards、Weibull、Logistic、Korf及Mitscherlich,除Mitscherlich模型外,其它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差不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磊  陆元昌  廖声熙  李昆  李根前  
Yunnan Pine is the predominant woody tre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 well as one of important forest resource in China.The paper give a study to Yunnan pine forest in mid-Yunnan province and Weibull distribution were β distribution were used to fit and forecast the diametral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一清  
本文根据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固定标准地资料,把林分立木生长划分成4个生长级,将偏中指标和密度指数作为参数,建立了林分直径结构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云南松林分直径结构进行模拟,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娇娇  欧光龙  舒清态  
以普洱市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8 TM影像和DEM(30 m)数据为信息源,结合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2012至2013年样地实测数据,在ENVI下提取14个自变量备选因子(11个遥感因子、3个地形因子),在MATLAB平台下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研究区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优选训练算法Ploak-Ribiere,隐含层节点数为9时效果最佳,得到决定系数R2=0.85,均方误差RMSE=14 t/hm2,预估精度P=74.75%。以像元为单位,分块提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长强   申文辉   黄巨璧   黄海江   陆礼宝   彭玉华  
【目的】探究广西不同区域红锥成熟林土壤理化特性,综合评价红锥成熟林不同区域土壤质量,为红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10个区域红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特性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其土壤质量。【结果】1)不同区域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差异显著。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均受到土层深度显著影响,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容重递增,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大部分表现为递减,自然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没有规律性。区域和土层深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显著影响。不同区域红锥成熟林土壤物理性质处于中等变异程度;2)不同区域对红锥成熟林土壤化学指标影响差异极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氮、速效磷均受到土层深度显著影响,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大部分的区域递减,全钾、全磷、速效氮、pH值变化规律不一。土壤pH值变异程度较弱,有效氮变异程度较强烈,其他土壤养分变异程度中等。除了土壤全氮外,其他养分均处于缺乏状态;3)各区域红锥成熟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占比50%,处于良水平占比20%,处于差水平占比30%。【结论】总体来说,各区域红锥成熟林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和持水能力比较协调;土壤均呈酸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变异程度;土壤质量指数由桂东向桂南递增,红锥成熟林土壤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广西区域种植红锥能很好地稳定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何彩云  张建国  童书振  
林分直径结构预测能为科学地进行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生长方程等 4方面探讨了产生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预测效果好坏的原因 ,并对两种参数估计方法作了实证比较研究 ,对影响预测适合度高低的原因从林分因子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不同的回收模型、建模材料、检验材料、生长方程对检验适合度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具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影响、呈显著影响或极显著影响、无显著影响 ,当回收模型采用最简幂函数时 ,适合度均在 5 0 %以上 ,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效果较好 ,其 6种情形下的适合度仅有 1种低于 6 0 % ;参数预测法和参数回收法用于预测时检验适合度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佘济云  胡焕香  沈金明  毛旭鹏  
为了探明昌化江流域天然林结构分布规律,合理调整林分结构,在对海南省昌化江流域典型样地共20块调查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地理位置,利用直方图法、威布尔分布函数(Weibull)和伽玛分布函数(Gamma),结合卡方(x2)检验,对昌化江流域天然林直径结构进行分析及拟合。结果表明:昌化江流域天然林直径分布形状均呈现倒"J"形,形状参数具体排序为:源头(0.94)>硬阔混交(0.93)>全流域(0.90)>阔叶混交(0.89)>上游(0.85),径阶范围跨度大(6~74 cm),基本以小径阶为主(6~18cm),小径阶累计百分比都在70%以上;Weibull分布函数与Gamma分布函数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