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9)
- 2023(9774)
- 2022(7919)
- 2021(7541)
- 2020(6123)
- 2019(13786)
- 2018(13386)
- 2017(23598)
- 2016(13441)
- 2015(15727)
- 2014(15707)
- 2013(14567)
- 2012(13572)
- 2011(12244)
- 2010(12934)
- 2009(11740)
- 2008(10574)
- 2007(9766)
- 2006(8999)
- 2005(8393)
- 学科
- 济(40879)
- 经济(40841)
- 管理(35700)
- 业(34461)
- 企(29462)
- 企业(29462)
- 中国(26488)
- 融(25333)
- 金融(25333)
- 银(22455)
- 银行(22424)
- 行(21809)
- 财(21588)
- 教育(20986)
- 方法(16525)
- 理论(15123)
- 技术(14665)
- 数学(14415)
- 数学方法(14081)
- 教学(13658)
- 制(13002)
- 学(12087)
- 农(11708)
- 地方(11362)
- 中国金融(11006)
- 业经(10828)
- 财政(10802)
- 务(9990)
- 财务(9959)
- 财务管理(9937)
- 机构
- 大学(183670)
- 学院(179259)
- 研究(66726)
- 济(63422)
- 经济(61655)
- 管理(57469)
- 中国(50499)
- 理学(48215)
- 理学院(47611)
- 管理学(46390)
- 管理学院(46065)
- 京(40815)
- 科学(40617)
- 财(36110)
- 所(34445)
- 范(33290)
- 教育(33204)
- 师范(32889)
- 中心(31960)
- 研究所(31057)
- 江(29906)
- 农(29672)
- 北京(26956)
- 师范大学(26907)
- 技术(26483)
- 财经(25715)
- 业大(25097)
- 州(24155)
- 院(23790)
- 农业(23381)
- 基金
- 项目(114209)
- 研究(90271)
- 科学(88915)
- 基金(76882)
- 家(67517)
- 国家(66796)
- 科学基金(55407)
- 社会(52377)
- 教育(50133)
- 社会科(49415)
- 社会科学(49403)
- 省(47659)
- 划(41506)
- 编号(39368)
- 基金项目(38993)
- 成果(36037)
- 自然(33993)
- 自然科(33227)
- 自然科学(33214)
- 自然科学基金(32620)
- 资助(31899)
- 课题(31329)
- 重点(28103)
- 发(26153)
- 年(26138)
- 部(26114)
- 创(24944)
- 项目编号(24940)
- 性(23875)
- 规划(23354)
- 期刊
- 济(67506)
- 经济(67506)
- 研究(67210)
- 教育(59459)
- 中国(53137)
- 财(30619)
- 学报(29959)
- 融(29757)
- 金融(29757)
- 农(25759)
- 科学(24638)
- 大学(23296)
- 技术(23238)
- 管理(22151)
- 学学(20059)
- 农业(17139)
- 职业(16059)
- 财经(13806)
- 经(11919)
- 图书(11737)
- 经济研究(11678)
- 坛(11137)
- 论坛(11137)
- 技术教育(10631)
- 职业技术(10631)
- 职业技术教育(10631)
- 业(9627)
- 理论(8872)
- 技术经济(8630)
- 业经(8574)
共检索到300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梁
通过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应用促建设,着眼于解决思政课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与共享,聚焦于探究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这一实践概念。目前,就国内高校开展的
关键词:
思政课 “慕课” 现代信息技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理工大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形成了"互联网+思政课"较为系统的尝试。本文以北理工为例开展分析讨论,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思政课 融合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得当代教育教学的使命有了新的内容,即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而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所以,本文将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理论基础 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薇 谭佐军
充分发挥远程网络学习与本地学习的优势,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基于"慕课内核教学模式"的"网络平台+本地实验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互动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单丹蕾 栾声越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导致我国教育被迫转为线上,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疫情的反复致使线上线下教学反复交替,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也逐渐显现。为了有效提高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效率,如何将二者融合实现合力成为我们需要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中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分析和其发展现状,掌握成效和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加强软硬件设施、思政教研工作要与时俱进和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素质培训和建设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教学融合 思政教研队伍 素质培训和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士红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合;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教职团队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立足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与日常教学实际,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职业教育 教育信息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亮 张祥稳
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实验教学及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频率、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打造思政"金课"具有积极作用,对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洪宇
最近一段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正给教育发展带来一次重大变革: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剑岚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为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文章以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展为基础,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提出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途径:坚持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为导向;用虚拟仿真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建立促应用的政策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涛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创新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育必须要创新,以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在我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与安排,将解决当前现实问题与促进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宗凯 杨浩 吴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经历了"起步"、"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革新了传统教育模式,而且营造了全新学习环境。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还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应通过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途径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宏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担负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能否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政课课程内容较强的理论性,课堂教学容易产生的枯燥性,青年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社会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和形势政策发展的超前性等因素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局面仍然存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一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琰 李春杰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文章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大学教学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并从教育理念的嬗变、教学方式的嬗变、教学资源的嬗变、教学模式的嬗变、教学技能的嬗变、教学行为的嬗变以及教学评价的嬗变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教学 融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沙琦波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转变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回应时代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历经二十余年,经历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系列课题为引领、研训项目为支撑,推动深度融合的研究、实践和推广,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深度融合的新理念、新路径、新策略、新样态和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融学”实现了初中科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系统变革,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科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科学课堂在浙江已成为常态,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方式信息化转变的“浙江经验”,并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科学 深度融合 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宁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微型化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微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采用微学习理论来优化和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时时、处处都能方便地学习,达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式的目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微学习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课程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