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0)
2023(8263)
2022(6572)
2021(6475)
2020(4900)
2019(11253)
2018(11051)
2017(18015)
2016(10755)
2015(12063)
2014(12140)
2013(10902)
2012(10115)
2011(9010)
2010(9488)
2009(8119)
2008(7883)
2007(7559)
2006(6595)
2005(5726)
作者
(25108)
(20783)
(20539)
(19778)
(12990)
(9828)
(9525)
(8009)
(7891)
(7698)
(7007)
(6822)
(6495)
(6465)
(6444)
(6302)
(6237)
(6170)
(6000)
(5853)
(5380)
(5084)
(5014)
(4874)
(4803)
(4722)
(4676)
(4644)
(4287)
(4080)
学科
管理(31755)
(28272)
(26505)
经济(26486)
(25755)
企业(25755)
教育(22062)
中国(18173)
技术(16560)
(14643)
理论(11777)
技术管理(11589)
财政(10624)
教学(9981)
(9206)
(8938)
业经(8723)
方法(8518)
地方(8144)
(7394)
(7278)
(6864)
(6329)
研究(6213)
数学(6079)
(6001)
数学方法(5923)
农业(5841)
(5428)
发展(5361)
机构
大学(133959)
学院(130679)
管理(45378)
研究(45336)
(42937)
经济(41652)
理学(38768)
理学院(38241)
管理学(37502)
管理学院(37188)
教育(33887)
(30791)
师范(30653)
(29548)
中国(27324)
科学(25521)
(25321)
师范大学(24963)
(22907)
(20667)
技术(20336)
职业(20090)
中心(20018)
北京(19766)
研究所(18380)
(17833)
财经(16938)
(16831)
(15437)
职业技术(13921)
基金
项目(83012)
研究(75193)
科学(68503)
基金(53943)
教育(44864)
社会(44551)
(44238)
国家(43577)
社会科(41789)
社会科学(41786)
科学基金(38238)
(36721)
编号(33808)
(32059)
成果(31269)
课题(28509)
基金项目(27939)
(24523)
(23963)
规划(22059)
创新(21095)
项目编号(20799)
自然(20614)
重点(20419)
自然科(20196)
自然科学(20194)
(20098)
自然科学基金(19877)
(19725)
(19500)
期刊
教育(63395)
研究(54592)
(51978)
经济(51978)
中国(45887)
(21142)
管理(20753)
技术(18677)
职业(16434)
科学(13536)
学报(13393)
大学(12624)
(11086)
技术教育(10434)
职业技术(10434)
职业技术教育(10434)
(10423)
论坛(10423)
学学(9245)
科技(9011)
图书(8930)
财经(8830)
高等(8737)
业经(8372)
(8296)
金融(8296)
经济研究(7888)
农业(7883)
(7802)
(7723)
共检索到21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晓敏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期盼。由于某些教育素材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和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引起教育领域及社会的关注,各高校更加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加强思政课程教师的科研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创新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思政课题研究。笔者在开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金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展教育、科研和实践等工作的能力,包括制订课题的实验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学术论文等内容。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因此,提升科研能力不仅是高校思政教师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国家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道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文化逐渐以共享形式进行传播,学术共同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时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充分认识思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育领导人,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与教育相辅相成,教育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及学术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建设科学的学术研究共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英  
强化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障,对于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引导青年思政课教师加强个人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科研团队组织管理水平,彰显青年思政课教师和教学团队的比较优势,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玲  
校本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育科研是职教科研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职教科研相对薄弱和职业院校教师校本教育科研水平急需提高的现状,从选取体现职教特点的研究问题、在工作中有效开展行动研究、持续提升成果的质量和效益、整体提升综合性的科研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滟珺  
在全球化发展与社会科研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正面临全新的挑战,该课程教师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也因此进入大众视野。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思政教师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措施,加快思政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趋势下的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与行为模式研究》一书,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磊花  李敬  
从历史视域上来说,思政教育的发展往往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产生新理念。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个人德行教化和建功立业理念之中,因此在教育上主要围绕儒学教义来展开,直至现在,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中的德育教化仍然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在新时代特性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许多与传统思政教育不同的新生态教育表现,这种新生态表现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迎合新时代主流思想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于1月31日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教育科研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发挥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袁贵仁指出,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要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更有成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把我国教育科研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明确任务,突出教育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地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贤  金吉华  
高校英语教师作为高校英语教学实施主体,不仅要具备杰出的教学水平,更需要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由于受到主体、客体以及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在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即创新需求和跨学科研究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创新性学风不强。对此,提出了增强英语教师的内在激励和协同创新、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和正确对待外部激励、促进形成科研创新型文化氛围的可行性提升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浦永  
书名:《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改革》作者:宗爱东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7616-4出版时间:2022年4月定价:78元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全面提升大中小幼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共生的特殊时空场域中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五位一体”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龙  刘佳宁  王丽新  
高职教育科研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主体,以高职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表征。高职教育科研必须遵循教学做合一、效益优先、科学发展等要求。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科学规划科研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并借力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制度引领等,是高职院校激发一线教师创新活力、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亚男  
高中思政课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考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很多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也有限,影响了思政实践课对高中生的教育作用。对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提升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小林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然而,在部分高职院校中,由于受教师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没能发挥,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此,高职院校应推动形成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外动力,实现内外动力的互补,完成铸魂育人的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喜平  闫殿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学术涵养、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晖  于秀丽  
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关注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是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创新、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迫切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社会、学校、教师共同作用的产物。为有效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需加强政策落实,构建教师发展平台,调整学校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贯通获得感提升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