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
2023(2012)
2022(1594)
2021(1620)
2020(1279)
2019(2875)
2018(2848)
2017(4563)
2016(3223)
2015(3884)
2014(3813)
2013(3302)
2012(3062)
2011(2735)
2010(2934)
2009(2242)
2008(2197)
2007(1904)
2006(1613)
2005(1451)
作者
(7097)
(5901)
(5873)
(5826)
(3673)
(2771)
(2704)
(2342)
(2264)
(2219)
(2032)
(1998)
(1993)
(1960)
(1901)
(1896)
(1772)
(1721)
(1673)
(1662)
(1633)
(1556)
(1496)
(1465)
(1415)
(1411)
(1341)
(1323)
(1296)
(1266)
学科
(9488)
财政(9182)
(7675)
教育(5915)
教学(5675)
理论(4824)
管理(4655)
(4233)
经济(4228)
中国(4109)
学法(3659)
教学法(3659)
学理(3181)
学理论(3181)
(2852)
(2661)
研究(2533)
(2495)
(2410)
(2394)
政治(2392)
支出(2305)
(2199)
地方(2192)
思想(2182)
(2166)
制度(2165)
及其(2157)
政策(2082)
思想政治(2070)
机构
学院(34571)
大学(33493)
研究(12384)
(9915)
教育(9496)
(9130)
师范(9075)
(8843)
经济(8461)
科学(7928)
职业(7512)
技术(7333)
(7214)
管理(7079)
师范大学(7022)
中国(6953)
(6629)
(6507)
理学(5974)
理学院(5847)
研究所(5652)
管理学(5525)
管理学院(5456)
职业技术(5319)
财政(5316)
(5314)
技术学院(5162)
中心(5144)
(5003)
北京(4980)
基金
项目(21098)
研究(20129)
科学(15416)
教育(13769)
基金(11092)
(10572)
编号(10201)
成果(9810)
社会(9604)
课题(9125)
(8920)
社会科(8860)
社会科学(8858)
(8789)
国家(8773)
(8350)
科学基金(6808)
规划(6221)
(5868)
(5863)
项目编号(5803)
重点(5715)
基金项目(5453)
研究成果(5288)
(5229)
(5200)
(5200)
阶段(5179)
年度(5105)
(5040)
期刊
教育(21416)
中国(15591)
研究(15470)
(11339)
经济(11339)
(9452)
职业(6564)
学报(5827)
技术(5290)
(4712)
大学(4690)
(4682)
财政(4682)
技术教育(4058)
职业技术(4058)
职业技术教育(4058)
学学(3931)
科学(3571)
农业(3411)
高等(3194)
财经(3124)
成人(3056)
成人教育(3056)
管理(2749)
(2705)
(2686)
论坛(2686)
高等教育(2566)
经济研究(2295)
(2226)
共检索到61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悦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素质,教师教学效能包括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认同,面对困难的态度,执着的学习和敬业精神等,教学效能感的培养不仅影响教师的自我认同,也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基于此,本研究着重提出培养教师良好教学效能感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实践教学提供方法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悦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素质,教师教学效能包括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认同,面对困难的态度,执着的学习和敬业精神等,教学效能感的培养不仅影响教师的自我认同,也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基于此,本研究着重提出培养教师良好教学效能感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实践教学提供方法和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小荣  
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内容价值优势及立德树人的作用,创新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具体途径是:完善思政课堂内容设计,以理论涵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强力培塑学生职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多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振华  
为了有效地发挥高职教育思政理论课在其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改进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导向,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振玉  
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遵循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规律,针对当前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和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思政课改革理应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基本指向。在思政课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从师资力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车丽娜  
教师文化是由教师独特的知识体系、个人信仰、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系统等构成的复合整体,是支配教师行为方式的深层精神因素,因此,教师文化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使教师文化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对实然状态下教师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然状态下教师文化的理性追求,教师应是具有自身价值关怀与专业意识的“人师”,教师的权威应依赖于学术素养及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应是一群有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民  
近年来高职生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问题,职业自我效能理论能对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高校应根据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增强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欣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学业成就水平、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形成。教师要通过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归因能力等,促进大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养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易  
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重要的学习理论,对于学习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学习策略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终身教育时代中学习对于成人个体日益重要的形势背景下,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视角下的成人学习策略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成败归因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功认同感等具体路径,可以实现成人学习策略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楚国清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要求,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高校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辟培养民族复兴先锋力量的新境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彩  
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扣庆  张各兴  蒋志明  吴文俊  
为优化高端会计人才队伍结构,加快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财政部于2005年推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现为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并陆续推出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总会高端班等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意在发挥高端会计人才的"头雁""雁阵"效应,通过高端会计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永芹  陈旭东  
培养"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守好的"一段渠",必须种好的"责任田"。"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基础"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和很大的融合度。以"职业精神"为统领的"基础"课教学需要和课下的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顶岗实习等高职生的自我教育、个别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职业精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冼梨娜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分析了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中存在的政策制度不完善,欠缺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教师实践机会较少;教师职业精神有待提高四个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从政府层面制定倾斜政策;开拓"双师型"教师人才的来源;挑选在职教师,强化技能培训;引导高职师范生树立身份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路径,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封莎  
思政课教师如何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对于高校能否高质量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立足新时代,要以史为鉴,强化教师之政治认知;以史为境,厚植教师之政治情怀;以史为据,坚定教师之政治信仰;以史为介,增强教师之政治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