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5)
- 2023(7634)
- 2022(6390)
- 2021(6097)
- 2020(4937)
- 2019(11193)
- 2018(11099)
- 2017(20039)
- 2016(11471)
- 2015(13232)
- 2014(13635)
- 2013(12781)
- 2012(11779)
- 2011(10536)
- 2010(10956)
- 2009(9922)
- 2008(10025)
- 2007(9156)
- 2006(8039)
- 2005(7603)
- 学科
- 管理(37320)
- 济(34462)
- 经济(34385)
- 业(30021)
- 企(26604)
- 企业(26604)
- 财(21216)
- 制(14772)
- 教学(12502)
- 方法(12167)
- 中国(12159)
- 财政(11944)
- 理论(10906)
- 农(10543)
- 体(10484)
- 数学(9753)
- 业经(9642)
- 政(9516)
- 数学方法(9461)
- 体制(8877)
- 务(8623)
- 财务(8594)
- 财务管理(8556)
- 教育(8369)
- 企业财务(8030)
- 银(7615)
- 学(7608)
- 银行(7605)
- 度(7330)
- 制度(7299)
- 机构
- 学院(156043)
- 大学(155296)
- 济(57561)
- 经济(55997)
- 管理(53357)
- 研究(49098)
- 理学(44550)
- 理学院(43974)
- 管理学(43040)
- 管理学院(42735)
- 中国(38494)
- 财(37714)
- 京(32677)
- 科学(28614)
- 江(26886)
- 财经(25908)
- 所(24582)
- 范(23536)
- 中心(23292)
- 师范(23288)
- 经(23199)
- 州(21079)
- 研究所(21048)
- 北京(20908)
- 农(19870)
- 技术(19241)
- 财经大学(18834)
- 业大(18673)
- 师范大学(18500)
- 经济学(18303)
- 基金
- 项目(94257)
- 研究(75764)
- 科学(72945)
- 基金(64644)
- 家(54498)
- 国家(53968)
- 科学基金(46351)
- 社会(45395)
- 社会科(42713)
- 社会科学(42706)
- 教育(38782)
- 省(38396)
- 基金项目(33486)
- 编号(33205)
- 划(31460)
- 成果(29547)
- 自然(27725)
- 自然科(27048)
- 自然科学(27042)
- 自然科学基金(26556)
- 资助(26139)
- 课题(24960)
- 制(23666)
- 重点(21816)
- 部(21178)
- 年(21125)
- 性(20921)
- 项目编号(20238)
- 创(19806)
- 大学(19753)
共检索到25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宫凌海 秦芬 项淳芳
鉴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实践手册》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探索。这一制度优化了课堂管理、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教学内容,为全面客观评价教学实效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
关键词:
思政课 《学习手册》制度 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瑞鹏
在高职院校,完全理论式的思政课教学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亚
近几年,为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和调整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其地位和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认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以来,教育部按照党中央的安排部署和要求,举办了多期高校思政课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秋云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服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强化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对学生德育、能力、情感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志宏 张祖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纲要”“概论”为主体的“可逆形态教学共同体”建立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意之上,坚持以“八个统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原则,旨在充分发挥本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一线教学经验,集两课程之优势力量,全面推进教学方法一体化,拟创设“教—学”横纵向穿透回流的模式、逻辑、运用、回访的全局式可逆形态,从而构建异课同建的“术”“学”“道”三位合一、框架清晰、层次丰富、收效明显的“教学共同体”。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可逆形态 教学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民主与法制、纪律、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初步的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和构建问题,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理工大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形成了"互联网+思政课"较为系统的尝试。本文以北理工为例开展分析讨论,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思政课 融合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晓辉
目前我国的高专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高专思政课应该教给学生的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念、爱国思想和民族文化等,通过思想道德的培养,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服务。然而,高专学校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带领学校、社会各界探索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文章指出,高专思政课应重视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专思政课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融入 思政课 中职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月柱 胡方明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思政课应当在改进中加强。应用型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以此为原则,直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联互通"、实践教学主体的"互联互学"、实践教学载体"互联互动"和实践教学规划、研究与探索的"互联互促"为新理念与目标,通过顶层设计、理实融合、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保障机制来构建新时代思政课互联互融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院校 思政课 互联互融 实践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菁
高职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是依据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来开展的教学。其操作要点是,创设各种思政课教学的现场教学环境,开展感悟原著思想、体会红色岁月、领悟岗位规范、体验农村生活等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课程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情感上认同、行动上遵循的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家胜 贺继明 凌红
本文遵循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实践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出既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身规律,又尊重高职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政课 工作过程导向 行动导向 任务驱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翔莲 傅安洲 阮一帆
如何使思政课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价值期待,成为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思政课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包括"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实践教学"的广义时空过程。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本文基于"享受教学"理念和教学大过程理论,联系新时期大学生思政课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载体的变化,构建课堂
关键词:
思政课 立体教学模式 在线教学 课堂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萍 李德刚 连永新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专题教学符合高校思政课培养目标,有利于真正实现以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专题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在专题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政课的统领,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