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9)
- 2023(6957)
- 2022(5716)
- 2021(5684)
- 2020(4239)
- 2019(9716)
- 2018(9483)
- 2017(16787)
- 2016(10054)
- 2015(11861)
- 2014(11601)
- 2013(10473)
- 2012(9643)
- 2011(8557)
- 2010(8693)
- 2009(7097)
- 2008(6747)
- 2007(5818)
- 2006(5028)
- 2005(4404)
- 学科
- 济(24576)
- 经济(24555)
- 管理(19258)
- 业(14554)
- 中国(13627)
- 教学(13407)
- 财(12606)
- 教育(12157)
- 农(11364)
- 理论(11345)
- 企(10422)
- 企业(10422)
- 财政(10029)
- 地方(9396)
- 学法(8699)
- 教学法(8699)
- 政(8333)
- 农业(7427)
- 业经(7261)
- 学理(6753)
- 学理论(6753)
- 方法(6618)
- 制(6071)
- 学(6007)
- 数学(5290)
- 数学方法(5083)
- 政治(4927)
- 体(4825)
- 技术(4801)
- 思想(4798)
- 机构
- 学院(119927)
- 大学(114522)
- 研究(39283)
- 济(34311)
- 管理(34082)
- 经济(32994)
- 理学(28699)
- 理学院(28205)
- 管理学(27376)
- 管理学院(27144)
- 中国(26796)
- 科学(25225)
- 京(24944)
- 范(24297)
- 师范(24113)
- 财(22178)
- 职业(21626)
- 技术(20882)
- 江(20806)
- 教育(20709)
- 所(19463)
- 师范大学(18860)
- 中心(18272)
- 研究所(17304)
- 农(16758)
- 州(16481)
- 北京(16032)
- 业大(15653)
- 职业技术(14955)
- 院(14948)
- 基金
- 项目(77288)
- 研究(67191)
- 科学(58669)
- 基金(47451)
- 家(39745)
- 国家(39173)
- 教育(37332)
- 社会(36557)
- 省(34750)
- 社会科(34038)
- 社会科学(34030)
- 科学基金(32491)
- 编号(32371)
- 划(28954)
- 成果(27576)
- 课题(25580)
- 基金项目(25221)
- 年(23285)
- 规划(18586)
- 项目编号(18392)
- 重点(18387)
- 自然(18109)
- 发(17928)
- 资助(17898)
- 性(17829)
- 自然科(17580)
- 自然科学(17577)
- 自然科学基金(17198)
- 部(16683)
- 创(16458)
共检索到192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永芹 陈旭东
培养"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守好的"一段渠",必须种好的"责任田"。"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基础"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和很大的融合度。以"职业精神"为统领的"基础"课教学需要和课下的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顶岗实习等高职生的自我教育、个别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职业精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引 魏晓玲
文章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该课程实效性的四种路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方式,提升校领导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尽量多发展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由体
成功的课堂,必有成功的教学设计。为增强高职"基础"课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教学突破口,有必要开展学情调查。这一实证研究对于教师搞好"基础"课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清玲 潘宗秋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主要在于体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把体验式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针对问题提出了摆脱困境的方法,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苏滨
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和性质,在备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其课程目标定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和认知基础;关注社会热点,消解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充实更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继元
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文章围绕这一主题,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的意义,探讨了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抓好的三个关键环节和处理好的三个重要关系。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例教学法 运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心如
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主题建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等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基础》课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使课程能够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课程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化性、开放性,切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友维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用专题教学模式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使该门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嵩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奠定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增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主要在于:可以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学生兴趣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促使学生知行统一,有机协调,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林智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一种全新的主客之间的关系,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主体间性理论下反思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客关系,以此来探索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实现路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牡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向来是《思修》课程价值观教育的使命。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已然到达一定新高度,且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大环境发生极大变化,要培育新一代青年牢固树立中国梦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以价值认同作为《思修》课程价值观教育的使命显然无法胜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融合,做好实践教学"多形式、重成效"的原则坚持,做好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开发,更广、更深地增强大学生青年的价值观自信。
关键词:
值认同 价值自信 教育使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春芳
思想认识水平低、学习动力缺乏、人际适应不良和盲目恋爱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出现了各种不良的心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只有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催化剂"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少君 韩瑞平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也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时代需求,更是重大政治任务。围绕课程核心教学要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内容板块重组,增强"进教材"的系统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运用,提升"进课堂"的可操作性;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强化"进头脑"的长效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我国民族院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人才的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制观念和民族法律法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民族法制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学习、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法制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