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4)
- 2023(9263)
- 2022(7686)
- 2021(7501)
- 2020(6139)
- 2019(14116)
- 2018(14181)
- 2017(24365)
- 2016(13799)
- 2015(15051)
- 2014(14315)
- 2013(13292)
- 2012(12303)
- 2011(11109)
- 2010(11616)
- 2009(10492)
- 2008(10312)
- 2007(9321)
- 2006(8520)
- 2005(7920)
- 学科
- 济(40812)
- 经济(40754)
- 管理(36221)
- 业(33279)
- 企(30033)
- 企业(30033)
- 教育(21677)
- 中国(20606)
- 财(18036)
- 技术(16508)
- 制(13160)
- 方法(13011)
- 理论(12724)
- 财政(12198)
- 学(12056)
- 技术管理(11603)
- 农(11565)
- 业经(10634)
- 数学(10342)
- 数学方法(10096)
- 政(10062)
- 体(10000)
- 教学(9568)
- 地方(9028)
- 体制(8516)
- 策(8436)
- 银(8242)
- 银行(8216)
- 行(8003)
- 融(7974)
- 机构
- 大学(175645)
- 学院(169666)
- 研究(68261)
- 济(63933)
- 经济(62403)
- 管理(57052)
- 理学(48113)
- 理学院(47451)
- 管理学(46434)
- 中国(46139)
- 管理学院(46060)
- 科学(39863)
- 京(39775)
- 财(36283)
- 所(34589)
- 教育(33311)
- 范(32179)
- 师范(31882)
- 研究所(30940)
- 江(29428)
- 中心(28553)
- 北京(26565)
- 农(26558)
- 师范大学(26227)
- 院(25014)
- 财经(24708)
- 技术(23183)
- 经(22520)
- 州(22347)
- 业大(22263)
- 基金
- 项目(108297)
- 科学(86914)
- 研究(86836)
- 基金(74443)
- 家(65466)
- 国家(64724)
- 科学基金(54389)
- 社会(52748)
- 社会科(49570)
- 社会科学(49559)
- 教育(47907)
- 省(44405)
- 划(39406)
- 基金项目(37630)
- 编号(36028)
- 成果(33080)
- 自然(32886)
- 自然科(32199)
- 自然科学(32186)
- 自然科学基金(31640)
- 课题(29977)
- 资助(28957)
- 创(28830)
- 重点(26557)
- 创新(25809)
- 部(25163)
- 发(24821)
- 年(24634)
- 规划(22899)
- 性(22855)
共检索到29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从课程育人的角度,论述了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辩证关系。思政课当然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理直气壮地开
关键词:
隐性教育 思政课改革 显性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国希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一方面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为我们理解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价值性和知识性二者在思政课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其内在逻辑联系,找到其相统一的路径。一是思政课的价值性决定其人才培养第一课程的地位。思政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课程,是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知识性 思政课建设 价值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也清楚地表明,政治性和学理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课,二者不可偏废。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在不同学段,开设不同名称、类型的思政课,根据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政治性 学理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角色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主导性体现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思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把灌输与启发这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鲜明地提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灌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从建设性和批判性的视角论述思政课建设,这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又一重要方法论。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批判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又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把握的一对新的范畴: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我党思想理论武装和教育工作的光荣传统与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之
关键词:
理论性 实践性 思政课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永奇
认为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在培养时代新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弘扬主流价值上具有共通性,在锻造科学思维方式上具有互利性。提出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强化高校党委三重责任,构建立体化育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潜涛 陈越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根本要求。准确理解其含义,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波
思政课建设应坚持"八个统一"基本原则,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办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思政课建设成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金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静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新要求。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不同模式,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实现二者融通,就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在课程、教师、学校、网络四个层面入手,探索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结合方式,从而进一步实现二者融通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
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辩证关系 融通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鹏颖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法论。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从而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莹 赵强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隐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的要依托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文章以《统计学》课程为例,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合历史、文化、道德、价值观等元素,全面提升隐性教育效果。
关键词:
统计学 课程思政 隐性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牟阳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