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6)
2023(6270)
2022(5065)
2021(5083)
2020(3927)
2019(8713)
2018(8384)
2017(14243)
2016(8963)
2015(10702)
2014(10819)
2013(9968)
2012(8986)
2011(7852)
2010(8064)
2009(7252)
2008(7427)
2007(7002)
2006(6151)
2005(5623)
作者
(22252)
(18494)
(18294)
(17845)
(11827)
(8687)
(8549)
(7265)
(7002)
(6943)
(6269)
(6252)
(6013)
(5878)
(5870)
(5828)
(5519)
(5358)
(5334)
(5321)
(4784)
(4651)
(4627)
(4487)
(4251)
(4228)
(4164)
(4104)
(3859)
(3735)
学科
管理(29826)
(21057)
(20339)
企业(20339)
(18927)
经济(18910)
(16560)
教育(12322)
理论(10985)
中国(10744)
财政(10055)
教学(8649)
(8301)
(7535)
业经(7305)
方法(7208)
(7156)
(6813)
(6338)
财务(6316)
财务管理(6292)
企业财务(5942)
(5922)
研究(5675)
学法(5554)
教学法(5554)
(5513)
(5388)
地方(5302)
(5173)
机构
大学(110733)
学院(108684)
管理(37041)
研究(34592)
(31289)
经济(30014)
理学(29376)
理学院(28909)
管理学(28233)
管理学院(27982)
中国(26087)
(24597)
(23690)
科学(21478)
(19987)
(19871)
师范(19820)
(17262)
教育(17237)
北京(16043)
技术(16024)
(15868)
中心(15830)
师范大学(15366)
研究所(15182)
(14969)
职业(14915)
财经(14811)
业大(13742)
(13416)
基金
项目(63967)
研究(54742)
科学(48315)
基金(39583)
(32588)
国家(32128)
教育(30114)
社会(30038)
(28363)
社会科(28031)
社会科学(28023)
科学基金(26882)
编号(25855)
成果(23992)
(23533)
课题(20458)
基金项目(20234)
(18362)
项目编号(16027)
资助(15866)
自然(15096)
重点(15073)
大学(14995)
(14826)
规划(14801)
自然科(14697)
自然科学(14693)
自然科学基金(14380)
(14069)
(13703)
期刊
(45454)
经济(45454)
研究(40695)
教育(38614)
中国(36672)
(23293)
管理(18505)
学报(17362)
大学(14987)
(14197)
科学(13577)
技术(12141)
学学(12083)
职业(10446)
农业(9770)
图书(9437)
(9080)
金融(9080)
财经(8380)
(7407)
高等(7232)
书馆(7139)
图书馆(7139)
业经(7035)
(6933)
(6265)
论坛(6265)
(6176)
会计(6123)
经济研究(6076)
共检索到19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一凡  
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对于凝聚国民力量,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在高校思政管理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对于提升和拓展大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帮助。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思政教育和管理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思政管理作为高校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方式,也通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凸显其价值。然而随着当前互联网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精神逐渐趋于浮躁化,这对于其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培育造成一定的挑战。因此笔者将结合沈壮海编著的《论文化自信》,探寻思政管理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试图消除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建立方面的障碍,进一步坚定其文化自信,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嘉雨  王冬冬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依据其深刻认知、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内涵和生命力并立志传承和发扬光大,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所展现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心理动力机制主要包括需要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直接动力;兴趣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间接动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通过"以文化人"的内修与外化,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走出文化焦虑篱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淑慧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按照由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最终达到文化自信的逻辑,强化高校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实施中的主体地位,选择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超  张娜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亚鹏  孙新红  
培育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医学的独特性规定了科技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两者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缺一不可。医学是"人学",医术是"仁术",医生是"仁爱之士",医生的职业特点决定必须培育医学生同时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的条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是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小燕  
本文基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探索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创新路径,提出要深挖我国世界遗产的思政教育价值,以世界遗产教育促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共建高校世界遗产教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全方位提升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丽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为高职院校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提高师生文化素质,提升育人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难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与本科院校的差距明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进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低。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构建鲜明的职业特色;打造服务地方的特色校园文化;对外宣传自身特色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燕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其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竞争力提升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媒体境域下,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存在着现实困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原则,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多途径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培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革命与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与独特育人功能的红色文化,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大量的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大力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政价值,创造性激发其教育作用,是新时代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的重点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金莹  
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争辉里,中国文化鹤立鸡群。大国文化悲壮了曾经的中国人,也树立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无条件的,任何中国人都有资格在文明的国度里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教育承载着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统一任务。不论在何种教育阶段都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职教育中,文化自信对思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加上学业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中职思政教育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作用,其中,增强中职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莹莹  赵慧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文章从学校、学生、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不足的现象及原因,提出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职教实际、专业实际、地域实际和学生实际,汲取"三业文化"、名人文化、校友文化、地域文化等优秀文化进校园,培育高职教育文化自信,鼓励高职院校以文化自信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力争  闵馨文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梦玲  
高职院校培育文化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深刻认识培育文化自信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推动学生增强身份认同感和促进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价值。在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科学内涵和生成要素的学理基础上,建立系统优质的文化自信培育资源库,打造多维立体的文化自信培育平台,构筑坚实稳固的文化自信培育屏障,为高职院校培育文化自信筑牢基底、提供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