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9)
2023(18043)
2022(15201)
2021(14314)
2020(11772)
2019(26807)
2018(26905)
2017(50411)
2016(28107)
2015(31436)
2014(31615)
2013(30774)
2012(28044)
2011(25158)
2010(25503)
2009(23304)
2008(23038)
2007(20871)
2006(18424)
2005(16367)
作者
(78278)
(65156)
(64689)
(61563)
(41155)
(31300)
(29394)
(25440)
(24736)
(23492)
(22119)
(21949)
(20751)
(20460)
(19981)
(19844)
(19532)
(19237)
(18664)
(18553)
(16285)
(16262)
(15646)
(15145)
(14793)
(14670)
(14504)
(14485)
(13094)
(13047)
学科
(106447)
经济(106321)
(103757)
管理(86367)
(85633)
企业(85633)
(48223)
方法(46947)
数学(37338)
数学方法(36930)
业经(34178)
中国(33567)
农业(32220)
(31888)
技术(24434)
教育(24363)
理论(24161)
(22716)
财务(22655)
财务管理(22629)
(22424)
(22093)
企业财务(21478)
地方(19971)
(18760)
(18318)
(18136)
贸易(18123)
(17629)
(17313)
机构
学院(393733)
大学(390033)
管理(156049)
(153099)
经济(149757)
理学(134907)
理学院(133441)
管理学(131333)
管理学院(130573)
研究(127931)
中国(93938)
(83555)
科学(78325)
(73019)
(69791)
(63559)
(60688)
业大(60380)
中心(58248)
(57871)
研究所(57709)
师范(57462)
农业(56059)
财经(55708)
北京(52741)
(50743)
(48218)
师范大学(46095)
(45667)
经济学(44484)
基金
项目(263043)
科学(209211)
研究(200812)
基金(188191)
(162129)
国家(160482)
科学基金(139086)
社会(125555)
社会科(118433)
社会科学(118404)
(106134)
基金项目(99895)
教育(96893)
自然(88429)
(88318)
自然科(86420)
自然科学(86401)
自然科学基金(84913)
编号(84790)
资助(75368)
成果(69588)
课题(59567)
(59114)
重点(58875)
(58186)
(57507)
创新(53516)
教育部(51202)
项目编号(51061)
(50669)
期刊
(174119)
经济(174119)
研究(120512)
中国(84823)
(72334)
教育(69916)
管理(58779)
学报(58305)
科学(55396)
(54883)
农业(49122)
大学(46134)
学学(42454)
技术(39245)
(34013)
金融(34013)
业经(33999)
财经(27231)
(26004)
经济研究(25325)
(23363)
问题(22854)
技术经济(20294)
科技(19567)
(18914)
职业(18519)
现代(18068)
图书(17740)
商业(17265)
理论(17197)
共检索到587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宇   宣雄智  
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就业创业教育是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性特征需要而实施的教育,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就业创业教育适应性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并增加社会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涉农专业就业创业的特点与优势,指出高职涉农专业就业创业教育存在核心价值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教学队伍缺乏专业性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思政教育在提升就业创业教育适应性过程中可以发挥的基础作用,提出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培育“三农”情怀、塑造就业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和构建实践平台等路径提升就业创业教育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志蔚  叶川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农村职教办学"离农"倾向比较突出,涉农专业严重萎缩甚至消失,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很不适应。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正致力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职教必须正确处理"离农"与"为农"、产业工人与创新型农民培养之间的关系,及时跟进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重视建设涉农新专业,努力适应并深度融入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殿红  
本文从高职涉农专业开展生物入侵防控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基于高职涉农专业生物入侵防控教育的现状调研,探析了高职涉农专业生物入侵防控教育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志平  
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涉农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一是优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满足90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个性化需求;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五是构建创业高校支持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成功就业创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文富  张晨  
职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协调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已呈基本协调态势,但一些地区仍存在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政策倾斜促进涉农专业和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更加匹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洪君  李娜  
农业或者涉农专业在时下农村家长对子女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预期中呈现弱势表现在,这一研究假设在笔者对S市W村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中被证实。结构主义视角看,农业或者涉农专业在教育分流中的弱势表现源于社会阶层结构的隐性限制,阶层结构制约下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家长的实用主义的考量的合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路花  
近年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招生困难等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涉农专业传统的办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重要原因之一。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在面临招生困难时,实施了"送教下乡"办学新模式,规避了传统的办学模式中存在的办学体制单一、与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以及无法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等问题,它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农民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为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漫漫  
高职涉农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改革,要紧密围绕农林牧专业教学整合内容,使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成为一个涉农应用化学整体,突出实用性,并增加涉农化学事例和涉农绿色化学内容;遵循化学经典实验与涉农化学实验相结合等原则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建设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专业实习实践实验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由理论主导向实验主导转变的教学方法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雷雷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生态系统,又同为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要推动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生态共建,实现生态平衡,需要加强学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实现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生态要素共享,完善创业教育平台建设,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红梅  肖泽平  杨素丹  
增强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对于全面推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涉农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存在“浅嵌”与“脱嵌”的适应性偏差困境,表现为教育前“冷农”、教育中“去农”和教育后“离农”。由于人的适应性是主客互作共同发展的过程,故涉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在于以技术为基础、以“人—业—地”为载体而实现自身与乡村的协同发展,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达至与乡村共兴。基于此,结合“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分析框架构建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软硬相兼、融通嵌合的适应性增强机制。为实现构建这一机制,涉农职业教育需立足适应性而超越适应性,采取“修技+立德”“在地+去地”“二元+多元”的服务路径,在锻造技能人才中厚植“三农”情怀,在适应“三农”中引领乡村发展,在深耕村教关系中开拓外部要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费喜敏  王成军  
本文利用5所专业和3所非专业农业院校的937个样本数据,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从高校和家庭的双重视角对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属于农业专业院校和学校组织农业基层就业宣传指导能提高农村基层就业意愿,211高校的大学生这一意愿更低;父母职业为专业农民和开办涉农企业的,以及父母收入高,对这一意愿有正向影响,父母职业为普通农民对子女到农村基层就业有负向影响;家庭所在地为东部地区,对这一意愿有正影响,而西部地区为负向影响。并提出建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等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曦  沈文华  
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越来越重要,高等农林院校应特别关注本科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参加"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的随机抽样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教育性因素比先赋性因素对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潜驰  苗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源源不断输送的人才。但是,高校阶段的人才培养不应只局限于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兼顾思政教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业中。目前,我国高校阶段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模式正在不断变革,在国家提倡青年创业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思想、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的创业工程案例,帮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理性投入到择业、创业的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福和  梅士伟  王丹  金鑫  
通过对1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农学研究生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表明:农学研究生创业比例小,以农业行业为主。农学研究生创业主要受到农业行业创业风险大、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起步晚和农学研究生专业性强三因素的影响。高校应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创业指导、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激发广大学生的创造活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之帅  尚广海  王震  
在对安徽省6所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从性别、生源地、学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四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差异化对比分析。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等方面论述就业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通过深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就业指导、重视基地建设、加强联合培养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