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4)
- 2023(3996)
- 2022(3554)
- 2021(3563)
- 2020(2683)
- 2019(6574)
- 2018(6246)
- 2017(10552)
- 2016(5838)
- 2015(7120)
- 2014(6849)
- 2013(6616)
- 2012(6399)
- 2011(5667)
- 2010(5359)
- 2009(4883)
- 2008(4899)
- 2007(3646)
- 2006(3070)
- 2005(2910)
- 学科
- 济(19369)
- 经济(19359)
- 管理(10723)
- 业(9229)
- 企(7642)
- 企业(7642)
- 地方(7414)
- 中国(6729)
- 方法(6723)
- 农(6672)
- 教育(6233)
- 和(5206)
- 业经(5199)
- 学(4995)
- 数学(4783)
- 数学方法(4689)
- 理论(4478)
- 农业(4469)
- 政治(3944)
- 财(3804)
- 文化(3794)
- 思想(3719)
- 贸(3549)
- 贸易(3546)
- 思想政治(3464)
- 政治教育(3464)
- 治教(3464)
- 德育(3424)
- 易(3372)
- 研究(3138)
- 机构
- 大学(72303)
- 学院(71891)
- 研究(27382)
- 济(24022)
- 管理(23603)
- 经济(23318)
- 中国(21232)
- 理学(19883)
- 理学院(19489)
- 管理学(19015)
- 管理学院(18859)
- 科学(18106)
- 京(17145)
- 范(13977)
- 师范(13904)
- 所(13593)
- 中心(13267)
- 研究所(12198)
- 农(11772)
- 江(11690)
- 师范大学(11487)
- 财(11289)
- 北京(10794)
- 业大(10514)
- 院(10488)
- 州(9758)
- 农业(8864)
- 技术(8541)
- 教育(8523)
- 财经(8329)
- 基金
- 项目(49514)
- 研究(38682)
- 科学(37847)
- 基金(33274)
- 家(28899)
- 国家(28554)
- 科学基金(23719)
- 社会(22797)
- 社会科(21198)
- 社会科学(21192)
- 省(20028)
- 基金项目(18266)
- 教育(18097)
- 编号(17275)
- 划(17164)
- 自然(14911)
- 成果(14847)
- 自然科(14477)
- 自然科学(14472)
- 自然科学基金(14195)
- 资助(12416)
- 课题(12336)
- 重点(11435)
- 发(11113)
- 年(10988)
- 部(10259)
- 项目编号(10044)
- 创(9977)
- 性(9765)
- 大学(9647)
共检索到121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周圣山 刘子源
<正>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措施之一。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了增强所述教育立场、观点的说服力和启发性,援引了不少言简意深、一言穷理的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谠言嘉论为教材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有力而确凿的理论依据,又以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学生带入用语的意境,使之增强文化自信,达到首肯心折、心悦诚服,带给学生无限的教育正能量。教师要探究这些引文引语的出处、内涵和意义,结合历史的或现实的实际加以拓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周圣山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一文不仅脍炙人口,意味深长,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中医传统诊治技术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人类在疾病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诊断病情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产生了中国医学这朵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只能借助代代相传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靠望、闻、问、切去感知病情,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扁鹊治病》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梦琦
学生的学习不仅受到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七年级正处于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在整个初中阶段比较重要,是中学学习的开端。了解和掌握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现状,能促进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和发展。本研究(昆明市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现状)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心理压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习动机"六个指标出发,以群体视角透视学生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巩固意识形态、增强思想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重要路径,在内容选择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也需考察和顺应中国当下的具体国情,更要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质和凝聚作用。既要紧跟现代时事发展,又要不忘过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共通,加大创新学习力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 继承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军 周俊华
基于高职英语教材的先导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职业院校教材所遵循的开发理念和可采用的实施路径共同形成其理路框架。其中,开发理念包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跨学科研究为引领;可采用的实施路径有融入内容职教特色化、融入形式方法范式化、融入形态融媒智慧化。此理路框架可采取的应用策略包含以突出职教特色为重点,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开发;以产教融合为手段,协同建设。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红英
“一案到底”是指在一堂课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一个典型案例为主线,利用“一案”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习者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进而提高综合探究能力、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案”亦可作“一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将“法治观念”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之一,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既是课程标准要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李想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利用现代装帧设计与可视化技术,鲜活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建构品牌教材和专题系列,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时代意蕴。为此,需要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增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建立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关键词:
中小学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梁晨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内容、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其主要呈现于教科书的选文、练习、助读三个系统之中。此外,指出节气文化所含理念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渗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理念、以劳树德促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一是教学目标重视文化教育,科学定位板块,提出恰当的节气文化教学目标并合理落实;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部融合,加强学科之间链接,体现节气文化的系统性并注入外部活力;三是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勤于诵读,激发学生实践精神,深化节气文化情感认同并注入生活体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焱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优秀的道德品质、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崇高的价值观等,使人们的思想更具理性与厚重,让政治生态更为平衡,对后世的修身、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由隋灵灵和曲丽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读本》一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后世修身、治国和教育的重要引导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国亮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日前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陈部长指出:"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段言简意赅的话语,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说得生动形象而又语重心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