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4)
2023(3704)
2022(3057)
2021(3059)
2020(2333)
2019(5744)
2018(5767)
2017(9053)
2016(6167)
2015(7077)
2014(7336)
2013(6418)
2012(5742)
2011(5437)
2010(5630)
2009(4991)
2008(4908)
2007(4527)
2006(3989)
2005(3733)
作者
(14777)
(12089)
(12018)
(11621)
(7516)
(5929)
(5774)
(4896)
(4860)
(4519)
(4259)
(4045)
(3994)
(3821)
(3816)
(3747)
(3673)
(3584)
(3583)
(3445)
(3353)
(3115)
(3019)
(2850)
(2837)
(2799)
(2690)
(2687)
(2551)
(2503)
学科
教育(19609)
(14759)
经济(14749)
管理(12209)
(10241)
中国(10184)
(9706)
企业(9706)
理论(7495)
方法(7326)
数学(6149)
(6125)
数学方法(5994)
教学(5976)
(4613)
(4500)
思想(4224)
政治(4002)
发展(3860)
研究(3815)
思想政治(3774)
政治教育(3774)
治教(3774)
(3737)
德育(3730)
技术(3671)
(3456)
业经(3377)
(3324)
(3261)
机构
大学(80688)
学院(75973)
研究(28277)
教育(27331)
管理(23592)
(22195)
师范(22139)
(20383)
理学(20246)
理学院(19907)
经济(19585)
管理学(19382)
管理学院(19219)
(19197)
师范大学(18425)
科学(16956)
中国(13854)
(13756)
(13126)
北京(13101)
职业(12760)
技术(12647)
研究所(12621)
中心(11351)
教育学(10575)
(10524)
(10151)
(10022)
业大(9203)
职业技术(8731)
基金
项目(47628)
研究(42683)
科学(38645)
基金(29534)
教育(28748)
(24467)
国家(24091)
社会(23889)
社会科(22191)
社会科学(22182)
(21009)
编号(20357)
科学基金(20031)
(19691)
成果(19263)
课题(17944)
(15422)
基金项目(14596)
规划(13268)
重点(12468)
项目编号(12238)
(12163)
资助(11869)
(11359)
(11277)
自然(11126)
(11064)
教育部(11017)
自然科(10813)
自然科学(10809)
期刊
教育(47012)
研究(32308)
中国(25192)
(21939)
经济(21939)
技术(11532)
职业(11426)
学报(9489)
(8983)
科学(8520)
大学(8490)
管理(7416)
技术教育(7353)
职业技术(7353)
职业技术教育(7353)
(6136)
学学(6104)
高等(5582)
(5336)
论坛(5336)
成人(4997)
成人教育(4997)
(4956)
高等教育(4936)
农业(4590)
财经(4123)
图书(4033)
发展(4007)
(4007)
职教(3835)
共检索到121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久雨  
探讨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 ,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要弄清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合理性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要证明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本文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是相对合理性 ,是合情理性。为了把握这种合理性 ,必须遵循方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久雨  
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是认识和创造价值的逻辑发展和归宿。要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价值 ,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实践是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客体 ,要满足主体的需要 ,从效用关系角度看 ,应采取两种途径 ,即灌输引导途径和接受选择途径。它们共同构成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 ,并且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始终。由于影响价值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客观条件的复杂性 ,以及价值主体需要的多样性 ,只有通过多样化的具体途径 ,思想道德教育才有望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  李丹凤  
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的目的,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想道德教育。文章对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进行浅析,以引起人们注重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更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木枝  朱圣兰  
央视网以及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官网在2014年相继寻找、发布"最美人物","最美人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最美现象"。"最美现象"蕴含着向善、互助、利他、友爱等为人们所期许的价值观,能够为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校园环境,引领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性,锤炼学生的职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本文通过俄官方推荐的两本《教育学》分析了当今俄罗斯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理论层面上的变化,主要涉及“教育目的”、“世界观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的探讨及其中的矛盾与问题、方法论视角、主流导向、理论构想、实际建议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系统的观点,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法制化;切实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岩  董虎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凝练为"三个提倡",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入手,从社会成长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把握原则三个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华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近年来,高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并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即加强思想认识,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祁晓敏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应采取的对策、方式,以及齐市图书馆少儿部在这次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宏  
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政治思想淡薄、功利主义思想浓厚、道德水准不高等现象,其中原因与校园学习氛围、素质教育的可信度、师资队伍的纯洁度、教学的得力度等有关。高校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文化道德教育氛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解决当前大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锦希  
切实加强中等职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孙锦希中等职校是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是广大工商企业的后备力量。他们在就业前,在职校里养成的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将会对社会上各就业单位的职业道德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了好的思想道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以柱  蒋常香  余文玉  
重视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维度。本文深入分析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试图阐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续臻  
划清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界限●魏续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标准、内容和要求,并且特别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荣珍  
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庆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的基本内涵。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孝"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生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采用编著适合大学生"孝"德教育特色的读本、利用网络以及加强教师"孝"德等多渠道加强"孝"德教育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