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
2023(1147)
2022(960)
2021(1044)
2020(815)
2019(1917)
2018(2148)
2017(3916)
2016(2132)
2015(2626)
2014(2453)
2013(2300)
2012(2305)
2011(2417)
2010(2324)
2009(2113)
2008(2059)
2007(1850)
2006(1886)
2005(1807)
作者
(5329)
(4415)
(4330)
(4277)
(2838)
(2210)
(2022)
(1807)
(1780)
(1645)
(1611)
(1601)
(1531)
(1437)
(1380)
(1342)
(1324)
(1303)
(1236)
(1205)
(1182)
(1157)
(1059)
(1056)
(1047)
(1041)
(1008)
(990)
(930)
(922)
学科
图书(10001)
书馆(9529)
图书馆(9529)
管理(5965)
工作(5263)
(4386)
(4235)
企业(4235)
读者(3687)
(3407)
经济(3399)
(3398)
教育(2566)
(2481)
网络(2481)
(2368)
图书馆学(2286)
(2278)
网络化(2194)
自动(2193)
自动化(2193)
(2105)
财务(2104)
财务管理(2104)
企业财务(2080)
中国(2068)
思想(1961)
(1917)
政治(1835)
方法(1813)
机构
大学(31388)
学院(26060)
图书(19299)
书馆(18851)
图书馆(18849)
管理(10828)
理学(8489)
理学院(8377)
大学图书馆(8320)
管理学(8208)
管理学院(8117)
(6499)
(6246)
经济(6188)
(5797)
师范(5786)
研究(5714)
(5117)
(4922)
中国(4812)
信息(4681)
师范大学(4340)
北京(4012)
(3968)
科学(3686)
财经(3306)
(3170)
中心(3163)
(3034)
(2969)
基金
项目(15283)
研究(13583)
科学(11034)
基金(10333)
成果(8875)
社会(8414)
编号(8293)
(8042)
国家(7948)
社会科(7910)
社会科学(7906)
科学基金(6782)
项目编号(6481)
(6151)
研究成果(5831)
基金项目(5637)
教育(5524)
(5323)
之一(5154)
(4242)
图书(3975)
书馆(3822)
图书馆(3822)
(3723)
资助(3553)
国家社会(3424)
大学(3241)
人文(3215)
高校(3213)
课题(3199)
期刊
图书(26144)
书馆(21603)
图书馆(21603)
学报(6989)
(6656)
经济(6656)
情报(5949)
研究(5369)
(5169)
论坛(5169)
中国(5143)
大学(4859)
图书馆学(4448)
建设(4270)
(3787)
(3450)
(3450)
杂志(3450)
工作(3382)
教育(3244)
情报工作(3056)
大学图书馆(2520)
科学(2297)
学学(2204)
管理(2165)
(1969)
财经(1903)
理论(1776)
(1738)
金融(1738)
共检索到51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瑜  
贡献出具有世界影响力或公认推进人类文明的思想,是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图书馆学理论健康发展和理性塑造之路:一要创造思想,二要冲出思想牢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琼  周云峰  刘桂锋  
文章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国际话语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充实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研究,为中国学术话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深度剖析我国图书馆学的新时代特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学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图书馆学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包括科研机构、业务机构、期刊媒体、学者、各层级的学会及工作委员会;内容要素包括学术建树与实践成就、历史传承与创新拓展;话语平台包括学术媒体、社会媒体;受众感知包括输出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引领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涂志芳  
图书馆转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转型话语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可以分为学者研究、组织倡导、业界实践3个维度。在学者研究维度,对图书馆转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有研究基础和不足,明确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的研究意义;在组织倡导维度,收集图书馆及相关组织的战略规划、发展报告等文本材料,解析图书馆转型话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对象、话语成效等关键要素;在业界实践维度,对图书馆界较为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转型运动的背景、原因、宗旨、成效等进行梳理,分析其向公众传递的图书馆转型动因,以及运动取得的社会参与成效。最终总结图书馆转型的话语构建,以期为图书馆更深入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窦英杰  
从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的历史发展,概述了图书馆“话语权”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图书馆从私有垄断到服务大众的文化承载的深刻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斯人  
尽管身在市场之中,早已见惯价格的潮起潮落,但是眼瞅着股市着了魔似地飞涨、楼市拧紧弹簧般地卯足劲儿蹿高,还是让人们多少有点儿心惊肉跳。倘是股民,自然期盼股指芝麻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业奎  
以常态化思维角度看待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维护学科尊严的特质;以发展思维角度看待图书馆学,具有增强学科尊严的特质。以话语权思维角度评价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具有考察图书馆学在图书馆事业研究主导性状况的学术意义。基于《新华文摘》关注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状况的考察,我们发现图书馆学在图书馆事业研究的主导性方面存在:文化色彩淡化;缺乏大量在中国社会科学界具有引领性的概念和观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难以转化为舆论资源等问题。我们应努力提升图书馆学界的话语权,加强图书馆事业研究的主导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魏辅轶  檀博  
本文采用经济学原理,从数字产品的异质性、用户的即时性、交易结构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话语权消解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图书馆话语权被消减的主要原因是图书馆运行的经济模式和数据库商市场化运行模式之间的断裂,从而隔离市场价格信号的传递和抵消了应有的调节需求的作用,使得价格调节的市场机制失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士良  
近年来,我国钱币收藏投资领域持续快速发展,但国家标准或行业公认的鉴定标准缺失,整体限制了行业的规范发展,而对真伪和品相的判别一直是困扰着我国钱币市场发展的难题。随着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的介入,国内市场过分依赖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造成市场的评价尺度参差不齐。2016年9月28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中钞鉴定中心(下称"中钞鉴定")的揭牌仪式,在会上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士良  
近年来,我国钱币收藏投资领域持续快速发展,但国家标准或行业公认的鉴定标准缺失,整体限制了行业的规范发展,而对真伪和品相的判别一直是困扰着我国钱币市场发展的难题。随着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的介入,国内市场过分依赖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造成市场的评价尺度参差不齐。2016年9月28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中钞鉴定中心(下称"中钞鉴定")的揭牌仪式,在会上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凌冬梅  
《快乐的软图书馆学》以俚俗化、草根化、娱乐化方式,对图林人物、事件、会议等进行无厘头式解说,"每一位有幸阅读该书的读者都会被快乐招安"。该书或将开创一个"软图书馆学"时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麦克·杰卡  彼得·斯科特  刘西友  
唯有深谙社会媒体的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师才能帮助企业掌握全球对话的主动权。10年前,互联网上还不十分活跃,景象略显荒凉、贫瘠;2003年,LinkedIn才将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联系在一起;2004年,扎克伯格才通过社交网络创新了交友方式;2006年之前,推特的文本一直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到了2010年底,LinkedIn已拥有用户5000万;社交网络拥有用户5亿;推特的用户也有1.9亿,而且新增用户的速度惊人。当今社会,博客、维基、播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瑜  
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规律决定图书馆学必须"走出去",并且必须接受"学术关注度"这一指标的考察。除了《新华文摘》,公信力强的社会科学期刊、媒体、学术网站等较少关注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因此,《新华文摘》可作为"图书馆学学术关注度"考察的一个样本。2010年以来,《新华文摘》对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关注度较低,但刊发其他专业人士研究图书馆事业的文章较多。这种状况凸显了图书馆学界自身在"本土化研究工作"与"图书馆学资源配置"这两个方面存在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学术研究高潮期,图书馆界对急需解决的一些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摸索、争鸣,主要是分类、编目、检字等方面的争鸣,这些争鸣,加快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步伐,显示出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乐于实践、勇于争鸣"的学术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强  
对图书馆学界在知识组织研究领域中产生的学术分歧的根源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关于知识组织的学术分歧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图书馆学界关于知识组织的学术分歧的思辨和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平  袁珍珍  柯平  
理论研究是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探讨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是对学科研究的自省。知识考古学提供了非传统线性的历史观,文章在此方法论指导下,借助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梳理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形成。发现:以政治需求为依据的政治话语权力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主导力量,以国外话语规则、技术与社会环境为依据的学者话语权力,在受到政治话语权力的秩序性约束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主动性,对政治话语实践产生影响,推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并最终形成政治话语权力与学者话语权力的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形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若干理论研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