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1)
- 2023(16105)
- 2022(13439)
- 2021(13003)
- 2020(10551)
- 2019(24246)
- 2018(24397)
- 2017(45188)
- 2016(25728)
- 2015(29176)
- 2014(29239)
- 2013(27606)
- 2012(24932)
- 2011(22419)
- 2010(22798)
- 2009(20998)
- 2008(19672)
- 2007(17341)
- 2006(15250)
- 2005(13532)
- 学科
- 济(86369)
- 经济(86265)
- 管理(75893)
- 业(66826)
- 企(57611)
- 企业(57611)
- 方法(37959)
- 数学(31520)
- 数学方法(31117)
- 中国(30251)
- 财(25310)
- 教育(24888)
- 农(24623)
- 业经(21945)
- 学(21040)
- 理论(20422)
- 制(17453)
- 地方(17362)
- 务(16817)
- 财务(16730)
- 财务管理(16698)
- 农业(16268)
- 企业财务(15783)
- 和(15496)
- 技术(15068)
- 贸(15023)
- 贸易(15012)
- 易(14572)
- 银(14457)
- 银行(14421)
- 机构
- 大学(346082)
- 学院(340454)
- 管理(132197)
- 济(122882)
- 经济(119684)
- 理学(112951)
- 理学院(111637)
- 研究(111371)
- 管理学(109559)
- 管理学院(108907)
- 中国(79921)
- 京(75055)
- 科学(68972)
- 财(59459)
- 范(54854)
- 所(54607)
- 师范(54472)
- 江(51791)
- 中心(50432)
- 研究所(49743)
- 农(49351)
- 业大(48234)
- 北京(47823)
- 财经(46904)
- 师范大学(43994)
- 经(42627)
- 州(42299)
- 教育(41854)
- 院(40553)
- 技术(39517)
- 基金
- 项目(229069)
- 科学(180441)
- 研究(176379)
- 基金(161549)
- 家(138670)
- 国家(137355)
- 科学基金(118138)
- 社会(107627)
- 社会科(101527)
- 社会科学(101499)
- 省(90944)
- 教育(87544)
- 基金项目(85425)
- 划(77490)
- 编号(75660)
- 自然(74994)
- 自然科(73227)
- 自然科学(73212)
- 自然科学基金(71868)
- 资助(65221)
- 成果(64283)
- 课题(54084)
- 重点(51972)
- 部(51176)
- 发(48876)
- 创(47751)
- 项目编号(47092)
- 年(44884)
- 教育部(44881)
- 创新(44118)
- 期刊
- 济(138154)
- 经济(138154)
- 研究(107796)
- 中国(74525)
- 教育(71118)
- 学报(51769)
- 管理(50418)
- 财(47133)
- 科学(46862)
- 农(45087)
- 大学(40859)
- 学学(36191)
- 技术(32839)
- 农业(31528)
- 融(27458)
- 金融(27458)
- 业经(23425)
- 图书(22850)
- 财经(22589)
- 经济研究(21168)
- 经(19390)
- 职业(17741)
- 业(17572)
- 问题(17349)
- 版(15820)
- 坛(15740)
- 论坛(15740)
- 理论(15730)
- 书馆(15689)
- 图书馆(15689)
共检索到511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青青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深化,校园危机事件的法治化管理在思政教育视角下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融合为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阐述了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针对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管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澍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指社会治理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要以法治为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用法治的方法解决问题与矛盾,提升我国社会的公平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在实现法治前提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特别是法律救济的途径必须要强化保障。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工作是思政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必须要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为思政教育法制工作的构建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晨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形式不一而足。其中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研究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探讨加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杰 李凌
本文提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延展机制的概念,阐释了其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延展性的四个维度,分析特殊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延展机制对"三全育人"的启示,以此推动公共危机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延展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三全育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廖颖
危机预防是当前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和完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适应性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危机预防中的积极作用的分析,提出从建立预防教育、预防监测、信息反应和预防管理四大机制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危机预防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危机预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雪瑞
要想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主要手段。文章认为,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加强党委领导的队伍建设,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树立柔性管理的新观念,加强网络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领导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俊杰
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主流性与多元性的对立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的对立统一等挑战,为此,文章试图通过协同与创新的方式,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海玲
文章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高校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阐述了思政心理契约的定义、特征、构建方式和内容以及维护良好思政心理契约的对策。
关键词: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契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艳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法治思维在我国公民心中逐渐形成,法治理念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由舒婷婷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法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从法治运行的主要环节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法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丰富和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全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理念的渗透与融入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丛建伟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面对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完善、个性价值尚未得到重视、职业规划空间狭窄的问题。对此,提出人的社会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中的作用;基于人的本质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现实性;尊重个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有效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强
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艳 王金伟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有紧密联系,也存在差异与区别,这要求实际开展中既探寻两者关联互为支撑,也要避免混为一谈。而要获得良好耦合效果,关键要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由谢惠媛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不仅从原理层面阐述了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而且从方法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有利于推进两者耦合研究进程。首先是作用机理。第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奇林
当前高职教育倡导发扬学生个性优势,鼓励学生创新。文章基于对高职学生开展个性化管理的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指出个性化管理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启示,提出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个性化管理的忽视,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个性化管理 大学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振鹏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不可或缺。现代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转型,在数据技术与教育文化共同发展之时,教育对人类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育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优化与引导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中尤其明显。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政治阶层的知识内容对人类个体及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具备高度的科学意识观念的学习体系,学科内容与学科教育急需从刻板教学中寻求具备教化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可表现为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晓晔 杨冬梅
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因素关系密切,认知心理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影响较大。对此,在认知心理的视角下,通过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健康的人格基础;改变学生认知偏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性认知;改变学生的非理性认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思维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