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9)
- 2023(15889)
- 2022(13524)
- 2021(13058)
- 2020(10503)
- 2019(24220)
- 2018(24311)
- 2017(44566)
- 2016(25425)
- 2015(28982)
- 2014(29323)
- 2013(27808)
- 2012(25507)
- 2011(22974)
- 2010(23229)
- 2009(20609)
- 2008(19563)
- 2007(17341)
- 2006(15187)
- 2005(12982)
- 学科
- 济(87947)
- 经济(87840)
- 管理(65987)
- 业(55651)
- 企(46177)
- 企业(46177)
- 方法(37016)
- 数学(31543)
- 数学方法(31112)
- 中国(30846)
- 财(26900)
- 教育(25544)
- 农(25215)
- 学(23132)
- 地方(23093)
- 理论(21246)
- 业经(20033)
- 制(17417)
- 农业(16257)
- 和(15416)
- 技术(14870)
- 教学(14628)
- 环境(14443)
- 贸(14021)
- 贸易(14011)
- 易(13521)
- 银(13110)
- 体(13074)
- 银行(13067)
- 发(12821)
- 机构
- 学院(338867)
- 大学(337988)
- 管理(124488)
- 济(119171)
- 经济(116043)
- 研究(115692)
- 理学(107342)
- 理学院(105988)
- 管理学(103851)
- 管理学院(103224)
- 中国(80040)
- 京(73982)
- 科学(73817)
- 财(59216)
- 所(58225)
- 范(55965)
- 师范(55504)
- 研究所(53061)
- 农(52210)
- 江(51992)
- 中心(51463)
- 业大(49066)
- 北京(47309)
- 财经(45002)
- 师范大学(44949)
- 技术(44776)
- 教育(43784)
- 院(42554)
- 州(42040)
- 经(40835)
- 基金
- 项目(231180)
- 科学(181244)
- 研究(177771)
- 基金(160703)
- 家(139240)
- 国家(137918)
- 科学基金(117198)
- 社会(106563)
- 社会科(100352)
- 社会科学(100326)
- 省(93879)
- 教育(88894)
- 基金项目(84753)
- 划(80171)
- 编号(77090)
- 自然(74498)
- 自然科(72689)
- 自然科学(72671)
- 自然科学基金(71284)
- 资助(65131)
- 成果(65125)
- 课题(56624)
- 重点(53370)
- 部(51052)
- 发(50429)
- 创(48009)
- 年(47148)
- 项目编号(46646)
- 创新(44461)
- 规划(44259)
共检索到506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闾春飞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各科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其内涵、理念、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指向基本相通。积极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共效应,是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四重教学限制。因此,建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从主体育人的共识、教学过程的共创、教育空间的共融以及体制机制的共建四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娟
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立足于本校协同育人工作实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文章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的蕴含和价值追溯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包括宏观层面的组织保障机制、协同育人机制、信息反馈评估机制,微观层面的培养成员共同体意识,构建"学习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师资共同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乐平 何睦
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互联网+”内涵丰富,诸多学者对于其展开了研究。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校友文化建设关乎高职院校办学战略发展,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文章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树立全员校友意识、创新校友文化建设载体、整合校友社会资源、创新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将校友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校友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祥伟
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文章从影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因素出发,明确了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想教育方面的方式与途径:一是要加强学校各级网站建设,构建思政教育新平台;二是要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三是要加强网络监管和思想引导,促进校园和谐与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 思政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玉明
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主体媒介环境。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反映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从教育方式、制度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为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现代高技术的高素质产业人才服务。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 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谷秀娟
为了帮助大学生增强对新媒体网络信息的理性思考和判断,也为了引入新媒体时代卓有创新意义的新工具、新平台和新手段来提高思政教育的多元特征和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认识、学习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并主动发挥思政教育在新媒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丽娟
由镇方松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是新媒体背景下,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经典著作。该书提出,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依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范,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该书是全新校园文化环境下,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所展开的深入分析和讨论,特别是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涵分析出发,重点弥补了当前思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萍 冯雯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卫生类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承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开展体现行业和职业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依托"一体两翼"培养平台,形成"三层次"阶梯培养模式,通过多维度考核评价,探索和构建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政
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出发,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原则,提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创新创业 教育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瑶 谭起兵
新时期推进依法治校,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全面监督的能力,也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文章分析了依法治校对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的意义,剖析了高职院校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不够科学、规章制度缺乏规范管理,意识形态领域法制建设有待完善、权益保护需细化,行政化管理明显、依法治校执行力度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反馈和诉求通道缺乏等。最后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策略,包括加强党建工作、注重高职院校法治素养培养、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民主与监督机制等,从而为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提供保障。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 依法治校 高职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仲素梅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几大困境包括:灌输式教育仍然盛行、人本理念淡漠、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认为,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采用贴近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关键词:
人本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艳 王金伟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有紧密联系,也存在差异与区别,这要求实际开展中既探寻两者关联互为支撑,也要避免混为一谈。而要获得良好耦合效果,关键要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由谢惠媛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不仅从原理层面阐述了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而且从方法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有利于推进两者耦合研究进程。首先是作用机理。第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晓莉
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培养不应局限于显性教育,还应该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分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从知识、环境、活动、职业四个层面构建了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小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关乎国家统一大业,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和民族观。需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还需要通过依托思政课主渠道,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开展“大思政课”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利用“五史”,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找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等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思政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