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0)
- 2023(15067)
- 2022(12925)
- 2021(12478)
- 2020(10066)
- 2019(23056)
- 2018(22878)
- 2017(42858)
- 2016(23751)
- 2015(26492)
- 2014(26150)
- 2013(24859)
- 2012(22556)
- 2011(20313)
- 2010(20501)
- 2009(18880)
- 2008(17288)
- 2007(14992)
- 2006(13331)
- 2005(11796)
- 学科
- 济(79343)
- 经济(79247)
- 管理(63790)
- 业(59779)
- 企(51515)
- 企业(51515)
- 方法(36006)
- 中国(32660)
- 数学(30554)
- 数学方法(30169)
- 融(26962)
- 金融(26960)
- 银(25044)
- 银行(25011)
- 行(24152)
- 财(23710)
- 教育(23674)
- 农(22052)
- 学(19698)
- 业经(19680)
- 理论(19283)
- 制(18260)
- 地方(17853)
- 务(16073)
- 财务(16005)
- 财务管理(15979)
- 企业财务(15221)
- 农业(14638)
- 贸(14426)
- 贸易(14408)
- 机构
- 大学(315148)
- 学院(310999)
- 管理(119292)
- 济(114106)
- 经济(111236)
- 理学(103523)
- 研究(102841)
- 理学院(102317)
- 管理学(100456)
- 管理学院(99880)
- 中国(77250)
- 京(67300)
- 科学(62079)
- 财(54751)
- 范(50051)
- 所(49794)
- 师范(49724)
- 中心(48007)
- 研究所(45424)
- 江(45111)
- 财经(44196)
- 北京(43148)
- 农(43040)
- 业大(42595)
- 师范大学(40666)
- 经(40174)
- 教育(39101)
- 州(37594)
- 院(37315)
- 技术(35273)
- 基金
- 项目(211958)
- 科学(167560)
- 研究(164100)
- 基金(150500)
- 家(128849)
- 国家(127591)
- 科学基金(109784)
- 社会(101100)
- 社会科(95486)
- 社会科学(95458)
- 省(83870)
- 教育(81206)
- 基金项目(79438)
- 划(71691)
- 编号(70278)
- 自然(68967)
- 自然科(67337)
- 自然科学(67325)
- 自然科学基金(66086)
- 资助(61005)
- 成果(59367)
- 课题(50076)
- 重点(48230)
- 部(47782)
- 发(45720)
- 创(44800)
- 项目编号(44060)
- 教育部(42125)
- 年(41658)
- 创新(41435)
共检索到461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艳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法治思维在我国公民心中逐渐形成,法治理念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由舒婷婷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法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从法治运行的主要环节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法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丰富和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全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理念的渗透与融入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澍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指社会治理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要以法治为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用法治的方法解决问题与矛盾,提升我国社会的公平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在实现法治前提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特别是法律救济的途径必须要强化保障。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工作是思政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必须要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为思政教育法制工作的构建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奎儒
高校在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德育和智育进行协同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在实施“五育并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将“五育并举”的内在逻辑思维应用到思政课程中,也应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实现德育和专业教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五育并举理念和专业课程的融合。由邱仁富老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高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该书共十一章内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大方面,分别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时代性、针对性、亲和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外,在书的下篇中,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举措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五育并举”工作的融合。整体阅读该书发现,知识点全面,观点明确,理论与案例衔接合理,有助于指导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包华军
生态文明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也是新时代人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出发,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当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到特定水平时,生态文明建设就会上升到重要的突出位置,每一个体都有责任和义务达到生态保护的行为自觉,而生态环保教育是赋予全体生态理念和行为自觉的第一步,只有生态保护的认识到位,才能形成全民具体行动的一致。因此,增强全体生态环保意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一环,而环保意识的增强需要通过思想传播和教育施加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娇
<正>人工智能是颠覆性的技术存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工智能伴随着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等出现,其发展、应用对于教育的开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审思基于技术向度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风险,深掘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优化创新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从而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是时代使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世衡
文章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和解读要求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中。本文结合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提出了融入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种路径:强调认知方式、强调情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社会实践。
关键词: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春琳 薛勇
坚持把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深入探析两者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两者相融合的保障机制,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汪世婷 郑黎明
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作为中西方政治社会化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二者关系备受关注。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关系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代表性观点为——"替代论"和"融合说"。学者们大多赞同"融合说",且主要归为两类:一是内容上的融合;二是方式方法上的融合。在认同"融合说"的基础上,分析二者概念来解读"融合"的理论依据,并探究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路径,从而启发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清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阐述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政治素养的完善还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最终都会归结于学生价值观的取向。民族精神带来的文化自觉、自信使思想教育抱朴守真,在精神上建立起健全的人性之美,真正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文化的渗透和烙印,在价值观的形成中不可估量。
关键词:
中国精神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振春
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地方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途径、创新方式方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晨梓
书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邢瑞娟,王纪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203-7685-3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定价:118元党中央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运用,在和谐文化建设占据根本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成为指引和谐社会有序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引领价值观念。但就我国社会现下发展形势来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菲 孙立锐 王猛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生力量。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科学素养和鲜明的个性化自我意识,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信仰不健全。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历史必然。马敬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青青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深化,校园危机事件的法治化管理在思政教育视角下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融合为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阐述了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针对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管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鹏
新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深度转型期,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更加复杂深刻。对此,应将思政教育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柔性治理功能,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支撑。由陈燕编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一书围绕思政教育内在功能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思政教育社会治理工作的问题与不足,并探索出一些可行性举措,从而更好推动思政教育治理成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