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4)
2023(9516)
2022(8623)
2021(8384)
2020(6947)
2019(16281)
2018(16376)
2017(31436)
2016(17336)
2015(19790)
2014(19829)
2013(19443)
2012(17896)
2011(16039)
2010(15903)
2009(14522)
2008(14223)
2007(12368)
2006(10739)
2005(9214)
作者
(50150)
(41457)
(41256)
(39225)
(26411)
(19987)
(18703)
(16540)
(15857)
(14830)
(14447)
(13781)
(13011)
(12965)
(12692)
(12615)
(12606)
(12427)
(11789)
(11622)
(10317)
(10151)
(9993)
(9446)
(9332)
(9279)
(9187)
(9071)
(8352)
(8221)
学科
(65605)
经济(65523)
管理(49584)
(45954)
(39358)
企业(39358)
方法(32293)
数学(27530)
数学方法(27138)
(16897)
中国(16601)
(16328)
(15929)
业经(14445)
地方(13216)
理论(12675)
教育(11783)
(11611)
(11549)
贸易(11542)
(11189)
农业(11133)
(11094)
技术(10728)
(10468)
财务(10405)
财务管理(10384)
环境(10318)
企业财务(9821)
(9519)
机构
大学(245875)
学院(242637)
管理(98244)
(88656)
经济(86457)
理学(85600)
理学院(84637)
管理学(82999)
管理学院(82580)
研究(78236)
中国(56829)
(52977)
科学(51542)
(39963)
(39413)
(38227)
业大(37711)
研究所(36136)
中心(35492)
(34327)
(33635)
北京(33570)
师范(33327)
财经(32649)
农业(29997)
(29657)
(28583)
(28547)
师范大学(26961)
技术(26532)
基金
项目(169040)
科学(131446)
研究(123575)
基金(121075)
(105192)
国家(104285)
科学基金(89288)
社会(74894)
社会科(70709)
社会科学(70688)
(66146)
基金项目(65137)
自然(59426)
自然科(58034)
自然科学(58022)
自然科学基金(56942)
教育(56924)
(55686)
编号(51433)
资助(50256)
成果(42135)
重点(37082)
(36634)
课题(34969)
(34922)
(34672)
科研(32380)
创新(32217)
项目编号(32111)
大学(31904)
期刊
(96841)
经济(96841)
研究(70222)
中国(44100)
学报(41453)
科学(37188)
管理(35836)
(34825)
教育(31264)
大学(31231)
(29408)
学学(29103)
农业(24791)
技术(21502)
(17158)
金融(17158)
图书(15688)
业经(15636)
财经(15429)
经济研究(14330)
理论(13023)
(13005)
科技(12756)
问题(12357)
实践(12229)
(12229)
(12139)
(12088)
技术经济(11654)
情报(11298)
共检索到346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厚明  
先秦青铜器进入美学视野,是先秦美学从文本解读到器物研究的逻辑演进。作为审美活动的物化形式,先秦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在人神同构的意义系统中呈现出“交于神明”与“大象其生”两种逻辑形态。它们彼此分界又相互联结,定义并不断形塑审美主体的精神内涵与美学品质。周革殷命,神力与王权在“天命”的框架下得以重构,原先作为隐性力量的王权逐渐取代神力成为形塑青铜器审美向度的显性力量。人神关系的变动以及由此生成的天命“在德不在鼎”的话语建构,不仅意味着青铜器自身历史使命的终结,同时也构成了先秦诸子美学对天人关系重新思考和追问的思想背景。
[期刊] 征信  [作者]
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后母戊方鼎,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后母戊方鼎"字样及面额。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5.52克(5盎司),直径60毫米,面额2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枚。7.776克(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人面龙纹盉,衬以该器物龙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人面龙纹盉"字样及面额。7.776克(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7.776克(1/4盎司),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0枚。
[期刊] 征信  [作者]
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后母戊方鼎,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后母戊方鼎"字样及面额。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5.52克(5盎司),直径60毫米,面额2 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 00枚。
[期刊] 征信  [作者]
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后母戊方鼎,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等装饰组合设汁,并刊"商·后母戊方鼎"字样及面额。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5.52克(5盎司),直径60毫米,面额2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忠良  
青铜器之乡──扶风县扶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古称美阳,是中国黄河流域古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曾是后稷教稼的古老农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业比较发达,是陕西省粮、油及畜产品基地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同原遗址和古刹法门寺最为著名,还有隋文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修  
以"诸子出于王官"说、"六经皆史"说为逻辑起点,可以厘清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即百家由于出于王官,对制度设计均有关切,在发展和流变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财会思想,包括现存五经中的财会思想和各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总体来说,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具有较强的农耕文明色彩、偏重国家财计制度、注重分配与平等。先秦经典是中华文明最初的高峰,其财会思想虽然较为朴素和原始,但作为后世我国会计思想与会计文化形成的理论根基,仍然有极大的学术意义。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对以古鉴今、树立文化自信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依照洛克的说法,"不安"是现代人的生命状态。而这种"不安",却来自于笛卡儿所谓"我思"(cogito)的生命构造。现代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命,才会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琢  袁俊杰  
出土铜器铭文所记史实,曾国为姬姓诸侯国,其始封者当为南公。如果将南公与聃季载联系起来,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颇能解释曾国墓地出土日名铜器这一罕见现象。根据叶家山日名铜器使用规律和文献记载,不仅可发现曾国的始封君南公即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聃季载当为父癸,周武王姬发当为父乙;还能发现叶家山曾国墓地中两位已知私名曾侯,一位未知私名曾侯和一位疑似曾侯之间,应该是兄弟关系,早期曾国的高等级贵族有多父之称的习俗,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的应是兄终弟及制,而且曾聃一国,聃、曾、随都是同一诸侯国的异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少英  欧阳天健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期,维系传统社会阶层的礼制在这诸侯征伐、弱肉强食的数百年间解体了,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形成,各家学派竞相迸发。尤其是对于税收思想而言,各学派的理论多有不同,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程度影响着执政者的执政方针,影响着先秦各诸侯法律的制定。本文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儒、墨、法三家税收思想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时下税收法律制度的构建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小波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在理性主义经济哲学的影响下,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当作是合乎理性和人性的、永恒的、和谐的制度,并把理性主义的抽象演绎法看作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它既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又为庸俗经济学家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陆家骝  
考察一个舍象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封闭的货币交易经济体系,很容易在其中区别出三类不同的经济分析对象:①各种不同性质的微观利益主体——个人、利益团体、消费者、厂商等;②各种实物商品或服务——资本品、消费品、劳动力服务等;③经济体系中的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及价值储藏——货币.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效用价值论"出现之前,或者说,在稍后些的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前,第一类经济分析对象是完全次要的和被忽视的.这样,在早期古典经济理论的视野中,经济体系只是一部自动运行的物质机器,其中只有货币和实物这两类构成经济分析的对象.顺着古典经济学表面上朴实的思想逻辑,本文将表明其中"两分法"和相应的"货币分析"概念的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近来拜读方宝璋教授所著《民国审计思想史》一书(以下简称方著),窃以为此著堪称民国审计思想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该著填补了民国审计思想史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在方著面世之前,有关民国审计思想史的研究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