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4)
2023(3784)
2022(3090)
2021(3132)
2020(2548)
2019(6136)
2018(5903)
2017(11206)
2016(5866)
2015(6912)
2014(6641)
2013(6971)
2012(6687)
2011(6448)
2010(6045)
2009(5734)
2008(5634)
2007(4572)
2006(4034)
2005(3871)
作者
(15941)
(13311)
(13306)
(13001)
(8584)
(6313)
(6049)
(5233)
(5208)
(4802)
(4572)
(4457)
(4386)
(4383)
(4244)
(4232)
(4019)
(3905)
(3848)
(3576)
(3323)
(3193)
(3107)
(3102)
(3030)
(2994)
(2912)
(2687)
(2635)
(2576)
学科
(31881)
经济(31852)
方法(15460)
数学(14724)
数学方法(14694)
管理(13089)
中国(11773)
(11547)
(10021)
贸易(10013)
(9923)
(8093)
企业(8093)
(6595)
(5721)
银行(5721)
(5666)
(5630)
(5576)
(5550)
金融(5550)
关系(5367)
(5162)
业经(4426)
出口(4268)
出口贸易(4268)
(4268)
(4166)
环境(4149)
(3996)
机构
大学(91090)
学院(86628)
(51506)
经济(51012)
研究(37995)
中国(32555)
管理(30963)
理学(26282)
理学院(25987)
管理学(25806)
管理学院(25642)
(21743)
(19964)
(18749)
经济学(18718)
科学(18256)
财经(17738)
研究所(16956)
经济学院(16916)
(16598)
中心(16165)
北京(13728)
财经大学(13581)
(13165)
科学院(11809)
(11702)
金融(11591)
研究中心(11175)
社会(11005)
(10996)
基金
项目(55029)
科学(44713)
基金(44499)
研究(40743)
(39025)
国家(38821)
科学基金(32756)
社会(29799)
社会科(28521)
社会科学(28518)
基金项目(22155)
资助(19696)
自然(18938)
自然科(18565)
自然科学(18560)
自然科学基金(18300)
教育(18071)
中国(16358)
(15687)
(15072)
(14959)
国家社会(14469)
编号(13627)
教育部(13319)
重点(12636)
人文(11823)
(11815)
成果(11771)
社科(11692)
重大(11666)
期刊
(51691)
经济(51691)
研究(33209)
中国(17122)
(15025)
(13624)
金融(13624)
管理(12386)
科学(12081)
学报(11112)
经济研究(10574)
财经(10021)
(9796)
(9622)
大学(9084)
国际(9020)
(8817)
世界(8681)
学学(8487)
问题(7372)
农业(6912)
技术(5983)
教育(5620)
(4889)
业经(4879)
统计(4753)
技术经济(4694)
(4245)
贸易(4245)
经济问题(4221)
共检索到139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京平  杜宇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郑京平,杜宇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在快车道上运行,1994年我国GNP在连续两年以高干13%水平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1.8%。但是,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物价急剧上涨,通货膨胀已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霍德明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通胀所代表的是生活成本增加;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分析通胀的原因并提供对策责无旁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范章  
中国当前的新型通货膨胀─—“转轨型”通货膨胀黄范章(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一、体制转轨: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性我国80年代以来的几次通货膨胀几乎都是由投资过度扩张诱发的。这次中国的通货膨胀,其重要诱因也是1992年以来的投资膨胀。1992年以来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一耿  
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流通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现在在我国运用货币职能进行经济活动,主要的有支付劳动者报酬;在零售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用货币支付各项劳务服务;发放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社会劳保福利费用;城乡居民同银行发生的储蓄往来;银行用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外币,等等。据此,便可对通货膨胀作出简单的定义,即流通中的货币、随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钟朋荣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认识钟朋荣关于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怎样看待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二个是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第三个是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个是就居民即广大消费者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新建  
通货膨胀有利于资源配置吗?低通货膨胀率有利于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和经济增长吗?通货膨胀有利于提高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吗?通货膨胀有利于加快改革进程吗?解决这些认识问题是防止通货膨胀屡治屡现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华  
1993年我国通货膨胀由低度向中度转化,并且还有继续发展之势。在需求、成本、结构等形成通货膨胀的诸因素中成本推进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它使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物价上涨呈现出渐进和递推式特征,并具有结构性。我国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增长中成本推进因素逐步加大。1992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高速增长的结构性特征,投资的迅猛增长带来生产资料投入品价格暴涨,90年代的经济增长面临更为强劲的成本推进后力。而当前高速低效的外延型和粗放型增长格局难以有效抵消成本推进的影响。相反,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全面市场化的趋势大大加强了成本与价格之间的联系,使得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更易直接释放,要素市场发育中的不正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井明  
导致当前通货膨胀的因素,既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结构失调等经济因素,又有体制改革不配套、经济决策失误、制度上的缺陷等政治因素.治理通货膨胀近期对策着力放在紧缩需求上,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治标措施;要采取治本措施应从七个方面下功夫:创造健康发展的思想环境、放缓价格改革步伐、明确产权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我国在1993年是否会发生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关系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对策,很值得重视。为了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要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何谓通货膨胀,二是通货膨胀的测量尺度,三是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数量界限。这些问题看起来不过是通货膨胀问题上的ABC,但要说清复杂的现实问题,非由此起步不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奚国泉   蔡军  
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单纯属于某种类型,而是多种类型兼而有之,属于混合型通货膨胀,其中成本推动的成份居多,而商品价格攀升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刚才  
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分行杨刚才1993年我国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3.2%。虽然中央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但1994年物价指数仍继续上升,它给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较大影响。这次物价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2003年以来,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非平衡性、温和性、不确定性和信念不一致性等特点。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但流动性过剩对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不明显。因此,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进行治理应当着眼于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而不是盲目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