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14)
- 2022(1757)
- 2021(1696)
- 2020(1600)
- 2019(3880)
- 2018(4154)
- 2017(9345)
- 2016(4956)
- 2015(6016)
- 2014(6130)
- 2013(6420)
- 2012(6417)
- 2011(5918)
- 2010(6182)
- 2009(6126)
- 2008(5930)
- 2007(5413)
- 2006(5096)
- 2005(4806)
- 2004(4165)
- 学科
- 济(21799)
- 经济(21772)
- 管理(12011)
- 业(11943)
- 方法(10399)
- 数学(9315)
- 数学方法(9281)
- 中国(9055)
- 贸(8138)
- 贸易(8134)
- 易(8038)
- 企(8030)
- 企业(8030)
- 制(6825)
- 银(6641)
- 银行(6639)
- 行(6451)
- 融(6320)
- 金融(6320)
- 财(6152)
- 农(5903)
- 税(4656)
- 出(4542)
- 税收(4362)
- 收(4333)
- 体(3893)
- 制度(3805)
- 度(3805)
- 业经(3476)
- 国际(3315)
- 机构
- 大学(80205)
- 学院(78655)
- 济(38507)
- 经济(37761)
- 管理(28519)
- 研究(27160)
- 中国(23945)
- 理学(23456)
- 理学院(23241)
- 管理学(23077)
- 管理学院(22935)
- 财(20991)
- 京(17427)
- 财经(16018)
- 经(14417)
- 所(13912)
- 科学(12931)
- 经济学(12554)
- 研究所(12056)
- 北京(12034)
- 财经大学(11876)
- 中心(11872)
- 经济学院(11542)
- 江(11067)
- 贸(9608)
- 范(9586)
- 师范(9543)
- 院(9372)
- 州(9306)
- 融(9154)
- 基金
- 项目(39530)
- 研究(32166)
- 科学(30252)
- 基金(28278)
- 家(23286)
- 国家(23108)
- 社会(20268)
- 社会科(19309)
- 社会科学(19305)
- 科学基金(18642)
- 教育(14779)
- 基金项目(14510)
- 编号(14059)
- 省(13568)
- 成果(12927)
- 资助(12603)
- 划(12170)
- 部(10187)
- 自然(9889)
- 课题(9591)
- 自然科(9584)
- 自然科学(9579)
- 自然科学基金(9388)
- 性(9127)
- 发(8934)
- 教育部(8924)
- 社科(8726)
- 重点(8699)
- 项目编号(8682)
- 人文(8572)
共检索到130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高额顺差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之一。高额顺差给我国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国内货币的供应压力,国际上的贸易争端也逐年增多。本文研究表明,高额顺差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我国储蓄大于投资的结构性反映,并由出口导向政策推动,其过早出现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在改善引进外资质量的同时,必须从我国内部宏观经济失衡着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并优化国内投资,改变奖入限出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引入外资的战略,实行大进大出、进出平衡的外贸政策。
关键词:
国际收支顺差 宏观经济平衡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我国政府长期重视居民储蓄和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的居民储蓄和双顺差随着出口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入加速而增加,两者的双刃剑作用日益显现,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由量变到质变。在高额储蓄和双顺差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而需要剖析两者的利弊,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政策取向。本文首先分析高额储蓄和双顺差之益处,然后剖析两者之弊,最后提出经济发展新战略和国际经济政策新取向,化弊为利,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额储蓄 经常项目顺差 资本项目顺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术生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末已经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663.44万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如何形成的;是否真的过剩?高额外汇储备带来了哪些风险与难题;如何管理和利用好这些外汇储备。笔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额 外汇储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无论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一些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消费率相比,目前我国的消费率都明显偏低,且在近几年出现了加速下降的态势。本文分析认为,虽然造成当前我国消费率低的原因有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性因素,但当前我国消费率的下降有其客观规律性,与工业化发展阶段消费率趋于下降的一般变化规律相吻合。在规律性、制度性、体制性因素难以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提高我国消费率的办法仍有赖于投资的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消费率的提高则有赖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成熟以及体制性、制度性因素的逐步完善。
关键词:
低消费 消费率 经济增长 高储蓄 投资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投资率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认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为基础,并且符合一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规律,因此不应该压低投资,而应该利用高储蓄的有利条件继续扩大投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带动进口增加和就业增长,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投资率 储蓄率 宏观经济失衡 投资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作者就近年来我国城乡储蓄增长额超过城乡居民生活费收支节余现象提出问题,进而对我国城乡储蓄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并着重从储蓄转化为投资角度对我国近年来储蓄状况的效应给予评价,结论是:必须慎重对待在国民收入超分配下的社会储蓄,而不能表面地满足于它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鸿飞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保持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的顺差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采取适度有效措施,实现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双顺差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玲
碳关税的全面实施会通过净出口渠道和长期资本流入渠道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其中,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减少有限,不会改变其顺差格局;资本金融账户收支差额会大幅度变化,其顺差地位可能发生扭转。因此,碳关税实施有利于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节;但为了避免碳关税对资本金融账户的过度冲击,我们在当前应一方面积极引导FDI投资领域的转向,提升外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关键词:
碳关税 国际收支 加工贸易 FDI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考察我国的货币需求,需要注重考察宏观货币需求。同时要分析人口、区域消费构成、行业资金结构、政府的货币需求、金融运行效率、货币需求成本以及货币政策对货币需求的调节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必须有高储蓄率的支撑。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进程中有关国家储蓄率的时序数据和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发现储蓄率的提高是经济阶段演进的必然现象,是经济增长过程的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的高储蓄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高储蓄率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大好条件。
关键词:
高储蓄 储蓄率 经济增长 消费率 投资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骏
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是国际收支不平衡。不断增长的"双顺差"和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已造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不良影响,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科学、合理的路径,即改变"出口导向"战略,实施"进出平衡"的外贸政策;取消"敞口"引进外资政策,遏制"热钱"的流入;积极推进汇率改革,多策并举化解储备风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等。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不平衡 双顺差 解决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庄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 11月的最新统计,本文认为, 1994~ 1997年我国国际收支之所以连续 4年出现“双顺差” 主要有 3个原因: 1.国内储蓄持续高于投资; 2.外资流入持续高于我国资本输出,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且规模越来越大; 3.国内资金使用效率低、浪费大。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它既反映我国国际收支的良好状况,也说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 1.国内资金浪费与闲置问题严重; 2.利用外资并未真正有效地促进出口; 3.资本逃避数额日增,容易引发金融体系中的某些隐患。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顺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