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1)
- 2023(2171)
- 2022(1770)
- 2021(1541)
- 2020(1303)
- 2019(2899)
- 2018(2926)
- 2017(5858)
- 2016(3295)
- 2015(3668)
- 2014(3518)
- 2013(3650)
- 2012(3331)
- 2011(3084)
- 2010(3166)
- 2009(3248)
- 2008(3321)
- 2007(3233)
- 2006(2897)
- 2005(2776)
- 学科
- 济(15175)
- 经济(15159)
- 业(11646)
- 管理(10675)
- 企(9305)
- 企业(9305)
- 方法(6788)
- 中国(5331)
- 数学(5217)
- 数学方法(5174)
- 劳(5017)
- 劳动(4999)
- 农(4774)
- 财(4301)
- 理论(4074)
- 学(3836)
- 业经(3532)
- 教育(3483)
- 农业(3475)
- 动(3129)
- 务(3071)
- 财务(3062)
- 财务管理(3059)
- 企业财务(2923)
- 制(2891)
- 贸(2802)
- 贸易(2801)
- 易(2736)
- 法(2682)
- 和(2668)
- 机构
- 大学(54915)
- 学院(53145)
- 济(22253)
- 经济(21877)
- 管理(18370)
- 研究(16012)
- 理学(15458)
- 理学院(15278)
- 管理学(15041)
- 管理学院(14927)
- 中国(12012)
- 财(11719)
- 京(11291)
- 财经(9527)
- 范(8922)
- 师范(8889)
- 科学(8806)
- 经(8553)
- 江(8362)
- 所(8060)
- 经济学(7713)
- 师范大学(7214)
- 北京(7178)
- 研究所(7081)
- 财经大学(6950)
- 经济学院(6897)
- 州(6721)
- 中心(6681)
- 系(5667)
- 农(5647)
共检索到8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得出新的结论 ,而不能抛弃其基本原理。其次 ,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 ,搞清楚这些概念的不同含义 ,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所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三种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对这种观点提出的批评,表明这种观点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不相容的。
关键词:
价值论 剩余价值 分配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山
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内容包括:价值是劳动在一定经济关系下的表现,是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形式的演化及其与价值实体的分离;生产力、价格等因素的变动使商品价值与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在量上分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分离;三位一体公式的社会根源,等等;劳动价值论特点和优点在于其理论与逻辑上的统一性:它严格区分了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运用;区分了劳动的具体形态与抽象内容;区分了价值实体与价值形式;它从发展变化中把握价值范畴,明确勾划出了价值从最基本交换关系中的原始形态,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价格、垄断价格、以及派生出的土地价格、虚拟资本价格等范畴的逻辑过程及...
关键词:
价值论 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 逻辑统一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光伟
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交流、融合以相应的科学价值理论为中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在于科学化、体系化和现代化,具有两类总体假设(经验假设和概念假设)作为基础。从这些科学前提出发,运用基本抽象劳动范畴作为理论分析的核心工具,沿分工和交易进路,通过模型建构,可以]绎复杂(性)劳动与简单(性)劳动协同创造价值的全部可能的逻辑形式。从马克思既有方法论的内在涵义看,科学劳动价值论应该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理论奠基。
关键词:
科学劳动价值论 劳动过程 分工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根据这100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劳动和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个命题应深化认识。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形态就是商品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对生产劳动和价值决定的理论给予新的发展。
关键词:
生产劳动 价值 智慧资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 ;其次 ,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 ,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 ;第三 ,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关键词:
劳动形态论 劳动价值论 社会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炳豫
文章主要讨论了在生产活动中担任"领头羊"角色的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创新。首先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商品生产的诸多新变化,其中包括劳动资料、产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后续探究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的创新理解。最后,文章解释了为何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归来之道并论述了人工智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共享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骏民 李宝伟
劳动价值论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效用价值论是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决定过程是一个寻找社会关系调节中心的社会过程,而效用价值的决定过程实际是对物的有用性的评价,从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如果物质财富是经济过程的目的,那么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马克思本人的现点就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财富是土地、劳动、资本物共同创造的。如果经济的目的不是物质的,而是价值的,那么迄今为止所有的价值理论都要重新考虑。
关键词:
价值 财富 经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白连志
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人们对商品价值的认识,也将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进入主要依赖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的新纪元。一种新型的知识价值论作为劳动价值论跨时代的理论飞跃已经初见端倪。一、对知识价值论的不同观点目前,经济理论界对什么是知识价值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定余 潘志强
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就业、政府政策、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出现了“知识价值论”、“科学创造价值”、“技术创新价值”等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 ,指出知识价值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桁林
本文认为,对一个劳动的分工体系而言,脑力劳动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在不断扩大。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决定了价值内涵和体现价值的劳动方式相应变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的劳动,它集中体现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上,一方面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另方面也相应提高了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社会中,传统产业和传统生产方式将被取代。作者指出,我国目前在适当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应强化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使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启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