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2)
2023(2869)
2022(2190)
2021(2346)
2020(1799)
2019(4133)
2018(4269)
2017(5945)
2016(4585)
2015(5234)
2014(5423)
2013(4422)
2012(4132)
2011(3917)
2010(4203)
2009(3347)
2008(3099)
2007(2959)
2006(2714)
2005(2500)
作者
(10110)
(8401)
(8332)
(8003)
(5290)
(3970)
(3965)
(3477)
(3324)
(3099)
(2861)
(2856)
(2840)
(2727)
(2710)
(2640)
(2634)
(2609)
(2515)
(2346)
(2307)
(2304)
(2150)
(1972)
(1956)
(1930)
(1885)
(1768)
(1755)
(1733)
学科
教育(18527)
中国(9571)
管理(6200)
理论(6040)
教学(5660)
(5616)
经济(5608)
(4766)
(4125)
(3557)
发展(3371)
(3337)
企业(3337)
(3249)
(3219)
思想(3182)
改革(3163)
高等(3069)
技术(3068)
政治(3064)
研究(3000)
思想政治(2925)
政治教育(2925)
治教(2925)
德育(2904)
教育改革(2804)
学校(2682)
学法(2618)
教学法(2618)
学理(2330)
机构
大学(55014)
学院(50102)
教育(26799)
研究(22013)
(18969)
师范(18893)
师范大学(15795)
(13989)
科学(13158)
职业(11843)
管理(11579)
技术(11266)
(10910)
教育学(10224)
(10056)
理学(10030)
研究所(10014)
北京(9822)
理学院(9715)
(9478)
经济(9465)
管理学(9286)
管理学院(9162)
中国(9101)
中心(8504)
职业技术(8065)
(7932)
教育学院(7508)
(7127)
技术学院(7005)
基金
项目(30646)
研究(29676)
科学(26194)
教育(23688)
基金(18533)
(15573)
社会(15469)
国家(15271)
编号(15106)
成果(14846)
课题(14588)
(14271)
社会科(14221)
社会科学(14218)
(13730)
(12635)
科学基金(12363)
规划(10513)
(9209)
重点(9046)
基金项目(9027)
(8749)
项目编号(8731)
(8382)
年度(8263)
教育部(8237)
研究成果(8186)
(7975)
(7409)
(7388)
期刊
教育(45888)
研究(25956)
中国(22340)
职业(12114)
(11224)
经济(11224)
技术(9669)
技术教育(8247)
职业技术(8247)
职业技术教育(8247)
学报(6991)
大学(6612)
科学(6094)
(5492)
(5053)
论坛(5053)
高等(4988)
成人(4729)
成人教育(4729)
高等教育(4441)
学学(4388)
职教(4166)
(4148)
管理(4002)
农业(3973)
(3697)
发展(3638)
(3638)
比较(3367)
教研(2840)
共检索到88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卫平  
<正>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较严重的教育焦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中职教育的存在,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引起的。近年来,出现了“取消中考分流,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在普通高中毕业后,再进行分流”的声音。这些观点看似能解决焦虑,其实不然。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角度来说,中职教育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大会以及会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强调建立“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要实现“技能型社会”,基础在于中职学校。所以,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中职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崔光营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曾经使用过工农业总产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来描述经济总体规模,后来因为它们有重复计算的因素或统计不科学,也考虑到与国际接轨的因素而改用GDP这个统计指标。GDP与鸡的屁,音同词不同。它们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凤祥  
“入世”了,人们都说是“狼来了”。其实,这是我们自己主动“引狼入室”的,而且是为了“与狼共舞”,并使我们自己也能成为“狼”。有的外来者赶紧声明,“我们不是狼”。不管进来的是狼,还是狐狸,反正来者都不是“吃素的”。但我们“引狼入室”,也绝对不是要自当“狼食”。因此,对于中国“入世”到底怎么看?“入世” 以后到底怎么办?大家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归纳起来可以叫做两个“一、四、四” 的思路性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志刚  
提起古代百姓看病,很多人认为,皇帝及各级官员能享受公费医疗,至于广大穷苦百姓如何看病?皇帝老儿才不会操心呢。近来翻开历史,才觉得此话有待商榷,个别皇帝对"穷人看病"的重视程度,确实能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魏书》载,北魏显文帝曾发布诏令:"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可宣告天下,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视,所需药物任医量免费给之。"北魏以前,州郡县大多在政府大院门口有个门脸,里面有医生坐堂问诊,这就是地方政府的机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在2018年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这个核心,做好各项工作",首提"新农科"概念。何谓"新农科",从今年6月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不难看出,其"新"在于做到四个面向、实现三个目标、做出两大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上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些都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非常迫切的改革需求。建设新时代新农科,是高等农林教育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次战略行动。要探索实践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金专""金课"和"高地"新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解决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美丽地球村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正是因为肩负如此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新时代的新农科,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卉明  
甲公司以国有土地租赁方式取得一块约7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厂房建设,而在建设过程中甲公司将其中两亩土地出租给乙公司,由乙公司自行建设厂房并使用。这种像甲公司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能否空地出租?而这种情况下,乙公司又能否就自行建设的厂房取得产权登记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供给主体,政府希望高等职业院校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助推实体产业发展、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交流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以服务社会多元化生源为己任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基于这些利益诉求而制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将有利于挖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潜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弯道超车;有利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思路,构建产教融合的高端平台;有利于描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促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应避免"短期效应""马太效应""羊群效应""超限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虽然一季度开局良好,但经济平稳运行态势还需进一步巩固。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应该怎么看?中央采取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在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因素干扰下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领会中央决策部署的总体思路,坚定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建奇  
去杠杆问题不仅是当前金融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国杠杆率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研究表明,虽然中国的全社会杠杆率并不是全球最高,但非政府部门杠杆率却位居世界前列,这是政府、学术界等部门如此关注杠杆率问题的根源。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通过政府加杠杆帮助个人、企业去杠杆是非政府部门去杠杆的主要做法。结合政府杠杆率空间的测算表明,中国政府杠杆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中国政府仍然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非政府部门的去杠杆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得到缓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建奇  
去杠杆问题不仅是当前金融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国杠杆率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研究表明,虽然中国的全社会杠杆率并不是全球最高,但非政府部门杠杆率却位居世界前列,这是政府、学术界等部门如此关注杠杆率问题的根源。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通过政府加杠杆帮助个人、企业去杠杆是非政府部门去杠杆的主要做法。结合政府杠杆率空间的测算表明,中国政府杠杆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中国政府仍然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非政府部门的去杠杆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得到缓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编者  
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出台,标志着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制度改革与管理完善的新时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了进一步的细化措施。其中,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建设占用耕地、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管考核等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随之出台,既结合了我国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的基本政策。我国农业贸易体量巨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都是全球最大买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保障了国内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包括农产品贸易在内的开放大门,只会越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国华  李芙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双正  
本文在认真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4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对几种不同类型粮食流通体制形式进行全面比较和客观评价,深入阐述4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详细论证了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大背景下,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时代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框架下通盘考虑,瞄准"新两步走"战略目标及部署安排,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线,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三个激活"做文章,坚持短期、中期、长期施策"三管齐下",推动粮食流通形成"四大一化"新格局(即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大产业和信息化),加快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和治理现代化,实现由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贸易强国转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