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7)
- 2023(10386)
- 2022(8517)
- 2021(7951)
- 2020(6638)
- 2019(14746)
- 2018(14502)
- 2017(27799)
- 2016(14888)
- 2015(16880)
- 2014(17026)
- 2013(16947)
- 2012(15764)
- 2011(13867)
- 2010(14663)
- 2009(14132)
- 2008(14759)
- 2007(13727)
- 2006(12589)
- 2005(11615)
- 学科
- 业(82738)
- 济(70037)
- 经济(69932)
- 企(65581)
- 企业(65581)
- 管理(55343)
- 农(49030)
- 农业(32679)
- 业经(30401)
- 方法(26938)
- 财(23237)
- 贸(22845)
- 贸易(22833)
- 易(22225)
- 数学(18430)
- 数学方法(18160)
- 务(17307)
- 财务(17284)
- 财务管理(17255)
- 中国(17001)
- 制(16831)
- 企业财务(16186)
- 技术(15762)
- 策(15232)
- 体(13260)
- 理论(12896)
- 地方(12635)
- 划(12430)
- 农业经济(12383)
- 和(11947)
- 机构
- 学院(228973)
- 大学(219655)
- 济(102382)
- 经济(100529)
- 管理(91930)
- 理学(78063)
- 理学院(77418)
- 管理学(76386)
- 管理学院(75994)
- 研究(71426)
- 中国(60714)
- 农(51964)
- 财(46684)
- 京(45134)
- 科学(39587)
- 农业(39094)
- 江(37464)
- 业大(36006)
- 财经(36000)
- 所(35934)
- 中心(33947)
- 经(32319)
- 研究所(31471)
- 州(29416)
- 经济学(29344)
- 北京(28063)
- 经济管理(27648)
- 经济学院(26656)
- 范(26527)
- 师范(26344)
- 基金
- 项目(138083)
- 科学(109833)
- 研究(106881)
- 基金(100457)
- 家(84718)
- 国家(83723)
- 科学基金(73329)
- 社会(70516)
- 社会科(66436)
- 社会科学(66417)
- 省(56133)
- 基金项目(53115)
- 教育(46391)
- 编号(44977)
- 自然(44394)
- 划(43598)
- 自然科(43417)
- 自然科学(43409)
- 自然科学基金(42677)
- 资助(40061)
- 成果(35801)
- 业(34725)
- 创(31475)
- 发(31173)
- 部(30987)
- 农(29806)
- 重点(29718)
- 课题(29243)
- 制(28876)
- 国家社会(28731)
- 期刊
- 济(130277)
- 经济(130277)
- 研究(67751)
- 农(58109)
- 中国(48120)
- 农业(39304)
- 财(39068)
- 管理(36254)
- 学报(30731)
- 科学(30680)
- 业经(28916)
- 融(25741)
- 金融(25741)
- 大学(25593)
- 学学(24550)
- 技术(20724)
- 业(19599)
- 教育(18758)
- 问题(18758)
- 财经(17997)
- 经济研究(17926)
- 贸(17631)
- 经(15683)
- 国际(15261)
- 世界(15132)
- 农业经济(14973)
- 农村(14888)
- 村(14888)
- 技术经济(14011)
- 版(13047)
共检索到365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的基本政策。我国农业贸易体量巨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都是全球最大买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保障了国内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包括农产品贸易在内的开放大门,只会越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农村市场取向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持了80年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自8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滞缓状态上。进入1992年之后,在国民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状况并末出现明显的改观,反而又凸显出种种于农业和农民不利的新情况和问题,其中包括农业贸易条件继续恶化,收购农产品“打白条”,农业资金外流,开发区圈占耕地,以及农民负担加重等等,再度引起海内外舆论对中国农村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正>2024年1月16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京会见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陈青南,就加强中越农业农村合作进行深入交流。马有祥回顾了中越双方近年来在农业合作机制建设、经贸投资促进、渔业资源养护等领域取得的进展,介绍了中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打造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马有祥表示,中方愿与越方一道,用好中越农业合作联合委员会、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等多双边机制平台,继续加强政策交流、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提高两国农业发展韧性和现代化发展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宝颖
2021年7月27日,广德福大使应邀会见了来访的莫桑比克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班泽先生。班泽副部长此次率团来罗马参加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预备会,并专程拜会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双方就开展农业双边合作以及两国在联合国粮农系统框架下开展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诚挚友好的会谈。广德福大使首先转达了唐仁健部长对莫桑比克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的问候,并高度评价了两国多年来在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针对莫桑比克希望开拓腰果、剑麻、
关键词:
农村发展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供给形式、农村经济结构、农村体制机制、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农村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可以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宝瑞
一、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村卫生问题,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维系着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加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得如何,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的保护和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在2018年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这个核心,做好各项工作",首提"新农科"概念。何谓"新农科",从今年6月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不难看出,其"新"在于做到四个面向、实现三个目标、做出两大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上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些都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非常迫切的改革需求。建设新时代新农科,是高等农林教育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次战略行动。要探索实践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金专""金课"和"高地"新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解决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美丽地球村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正是因为肩负如此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新时代的新农科,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关键词:
高等农林教育 农林类 北大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晓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年年春耕夏种时节,年年农民喊缺水。农业的命脉到底怎么了?2004年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湖北省宜昌市农调队和枝江市农调队联合先后对枝江市水库管理处、农村、农民、市防汛抗旱办公室进行了专题走访。 由于去年秋旱连冬旱,接着今年又是春早,枝江市堰塘蓄水几近干涸,耕地墒情不足。据宜昌市气象台统计,今年元至4月初,枝江市平均降水仅89mm,比正常年份偏少近3成。枝江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23.41万亩。早稻母秧已播面积3850亩,无水播种1.2万亩,溪沟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桂兰 孙凯 宋祖德
农业保护政策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导致世界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整体角度来看,农业政策通过以政策优势取代比较优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扭曲效应对贸易摩擦产生影响,这些效应又因摩擦的当事国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特殊效应。发达国家间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竞相保护博弈效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边境政策的刚性对抗效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则导致择定扭曲效应。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容博 曹历娟 朱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充足稳定的农产品进口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GTAP模型对2018—2019年间中美贸易争端以及2020年中美签署并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和粮食安全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争端期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高水平进口关税虽然大幅减少了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但由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其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总体影响相对有限。不同农产品品种上贸易转移的弥补作用存在差异,肉类、稻米和小麦弥补作用偏弱。(2)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则有利于增加自美农产品的进口,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农产品如南美的油籽、东盟的玉米等谷物等进口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对我国平衡长期且良性的贸易伙伴关系,维护今后的农产品进口稳定性和我国粮食安全形成相应压力。(3)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农产品如油籽的进口上,有限的贸易伙伴选择和单一的“钟摆式”替代效应会给我国以农产品作为中美经贸摩擦谈判筹码的选项带来一定的制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娟丽 马永喜 辛雅儒 Levan Elbakidze
关税措施会对农业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待科学而系统的评估。构建农产品贸易、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系统模型,并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例,设置不同关税情景,模拟分析关税措施对我国农作物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多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征美国大豆进口关税将会减少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促使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将被挤占,玉米种植面积略微增加。关税措施对国内农产品种植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不同农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加征关税使得大豆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明显增加,小麦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相应增加,而玉米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轻微下降。因而,要关注关税变化对农业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管理政策,基于作物用能特征和贸易条件分类制定适应性节能减排策略,缓解关税措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
关键词:
农业能源使用 碳排放 关税 系统模拟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娟丽 马永喜 辛雅儒 Levan Elbakidze
关税措施会对农业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待科学而系统的评估。构建农产品贸易、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系统模型,并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例,设置不同关税情景,模拟分析关税措施对我国农作物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多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征美国大豆进口关税将会减少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促使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将被挤占,玉米种植面积略微增加。关税措施对国内农产品种植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不同农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加征关税使得大豆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明显增加,小麦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相应增加,而玉米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轻微下降。因而,要关注关税变化对农业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管理政策,基于作物用能特征和贸易条件分类制定适应性节能减排策略,缓解关税措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
关键词:
农业能源使用 碳排放 关税 系统模拟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4月19日,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率团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张桃林表示,中国政府重视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汲取传统农业精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农耕文化不能丢,而且不断发扬光大。中国是GIAHS事业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在政策法规、保护实践、科学研究、监督评价、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耕文明 张桃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小荣
粮食购销全面放开,把农业推向市场以后,各种利益再分配中的矛盾,或早或迟地要发生,势必给农业发展的某些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乃至付出高昂的代价。面对农业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应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扶持和发展一批上规模的农业规模经营户,特别是种粮大户。通过一批上规模高效益的规模经营户的示范典型,再带出千千万万的新型农业企业家,是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林秀,女,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1986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研究生院,获得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英国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农业经济与管理系,获得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82—2000年,张林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和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至今,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现为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除此之外,她还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结束过去;开创未来——第七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后访经贸部佟志广副部长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访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
土地管理应跟上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访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
与企业改革同行——访原国家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
让农民靠土地分享更多发展成果——访中央党校经济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贸易摩擦视角下我国农业产业安全深层次困境与破解思路
企业转制;银行贷款怎么办?──对绍兴县农村信用社落实转制企业贷款情况的调查
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农业部部长刘江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