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1)
2023(13471)
2022(11570)
2021(10834)
2020(9315)
2019(21746)
2018(21925)
2017(41533)
2016(23017)
2015(26728)
2014(27242)
2013(26546)
2012(24799)
2011(22289)
2010(22717)
2009(21064)
2008(21081)
2007(19145)
2006(16457)
2005(14663)
作者
(68266)
(57048)
(56471)
(54179)
(36378)
(27565)
(26182)
(22316)
(21630)
(20813)
(19763)
(19281)
(18611)
(18063)
(17720)
(17658)
(17497)
(16800)
(16682)
(16438)
(14393)
(14187)
(14030)
(13286)
(12843)
(12815)
(12781)
(12654)
(11698)
(11610)
学科
(93791)
经济(93691)
管理(60724)
(56146)
(45862)
企业(45862)
方法(44042)
数学(37339)
数学方法(36650)
(26580)
中国(23778)
地方(23687)
(22236)
(21421)
业经(20139)
理论(18848)
(17680)
农业(17667)
(16314)
贸易(16303)
(15692)
(15421)
(13544)
财务(13482)
财务管理(13434)
(13366)
银行(13329)
环境(13282)
(13002)
金融(12994)
机构
学院(329830)
大学(325713)
(121235)
管理(121058)
经济(118135)
研究(109351)
理学(103204)
理学院(101845)
管理学(99493)
管理学院(98840)
中国(82535)
科学(71908)
(70932)
(58551)
(57757)
(56909)
(56522)
研究所(51682)
中心(51603)
业大(50946)
(47756)
师范(47239)
农业(46041)
财经(45113)
(44633)
北京(44289)
(40332)
(39675)
技术(39034)
师范大学(37574)
基金
项目(215918)
科学(166707)
研究(157397)
基金(150831)
(132010)
国家(130857)
科学基金(110423)
社会(94797)
社会科(89433)
社会科学(89405)
(88877)
基金项目(79721)
教育(74293)
(73649)
自然(72537)
自然科(70693)
自然科学(70671)
自然科学基金(69344)
编号(66906)
资助(63622)
成果(55025)
重点(49142)
课题(47893)
(46988)
(45925)
(43912)
科研(41327)
创新(40892)
大学(39944)
计划(39866)
期刊
(139631)
经济(139631)
研究(92486)
中国(68930)
学报(54771)
(52503)
科学(48499)
(47187)
教育(43899)
管理(42516)
大学(40239)
学学(37493)
农业(35205)
技术(31454)
(26913)
金融(26913)
业经(24892)
财经(21516)
经济研究(21303)
(19842)
图书(19008)
问题(18585)
(18417)
统计(17850)
(17489)
资源(16593)
(16115)
技术经济(15627)
商业(15413)
科技(14704)
共检索到49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永博  沈敏  魏向东  梁峰  
"遗产资本化"(Heritagization)是遗产被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社会进程,是遗产旅游的核心,遗产旅游开发是遗产资本化的当代形式,遗产旅游开发的直接目标即向公众提供真实性的遗产体验。本文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案例,根据对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中旅游博客(Blog)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CA)和语义网络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SNA),挖掘旅游者对案例遗产旅游地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情况,进而提出一个由旅游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崔景  倪烨昭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变量路径效应与满意度的关系特征、居民满意度特征,最后分析3个维度满意度差异性的成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苏彦  徐坚  
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收集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媒体《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和《城市商报》在1995-2013年间有关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报道,通过描述性编码、解释性编码和主题提炼的定性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文本数据,并借助SPSS软件运用对应分析法研究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较为典型的城市历史街区,其旅游发展过程经历了探讨阶段、整治阶段、旅游开发初级阶段和旅游深度开发阶段;整治阶段主要是对历史街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确保历史街区内一定规模的原住民,提高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的推广贯穿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初级阶段和深度开发阶段;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文化挖掘则是历史街区旅游深度开发的核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洪未  李和平  
为进一步加强遗产资源的价值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受环境影响评价理念的启示,对我国开展遗产影响评价进行了思考。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遗产影响评价开展近况,阐述了我国开展遗产影响评价的应用逻辑。最后,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遗产影响评价的"缘由、内容、对象、时间、机构、程序"等六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我国全面开展遗产影响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舒涵  王长松  
运河遗产空间蕴含丰富景观资源,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感知形成基于景观的地方意象,其中,声音景观作为感知地方与空间的关键路径,对于遗产保护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了运河遗产空间内感知主体对于声音景观的感知、偏好和行为,研究发现:(1)从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和功能结构来看,位于不同街区位置的空间类型与声音景观的感知和偏好直接相关,越靠近运河河道,感知主体的积极情感相对越强烈,京杭运河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声音景观提供了相对积极的感知空间。(2)环境功能一定程度影响了感知主体对该地声音景观类型的心理预期,从而决定了对声音元素的情感偏好。在同一街区的不同地点,感知主体受环境与心理作用的影响,对不同声音景观元素的感知程度和偏好程度不同。(3)不同声音类型对感知主体情感偏好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在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中应重视对于声音景观的建设和维护,为运河遗产空间内历史街区的空间规划实践提供参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新杰   赵寰熹  
游览路线是游客体验环境并获得感知的核心空间要素,景观价值是环境与感知的“桥梁”,引入公众参与式制图方法,探索景观价值感知与游览路线的关系。结果表明:(1)游客的主要游览路线受自然要素的影响,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景点少而精的游览路线。(2)游客更加关注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3)不同的景观特征会影响游客对景观价值的感知。对经济价值的感知受到商业布局的影响,对学习价值的感知受到博物馆类景点的影响。(4)游客对部分景点的价值评分会提高游客对该景点所在路线的价值评分。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微观角度深入刻画游客的游览空间偏好、准确把握游客的价值感知,为人与环境的交互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英  高宏波  王刚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英  高宏波  王刚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苏彦  尹立杰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传统的旅游资源及其适宜性评价模型过度强调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已无法满足对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的需要。基于此,提出了适应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需要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指标突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开发的本质,包括旅游资源质量、社会和生态环境、配套设施和开发潜力四个方面。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中的和积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天蓉  叶胜发  邓金平  吴宁  童磊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本文以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剖析了其现状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基于GIS技术评估了其火灾风险;构建了集预防、救援、评估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消防安全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消防规划策略,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适应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亚琦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也愈加重视,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难点在于保护历史环境和适应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南京门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门西地区条件的分析,对应老年住区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居民的生活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老年住区模式进行探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江苏苏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已然成为苏州文化旅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探索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风貌特色与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相结合的路径,重视社区网络、旅游功能、人文习俗的保护与开发,解决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存在问题,推进古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长效保护,以期助推苏州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塑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江苏苏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已然成为苏州文化旅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探索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风貌特色与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相结合的路径,重视社区网络、旅游功能、人文习俗的保护与开发,解决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存在问题,推进古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长效保护,以期助推苏州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塑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罗曦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文章从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视觉方面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一般景观视觉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寒山寺景区为例,探讨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新的可行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