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
- 2023(1617)
- 2022(1409)
- 2021(1348)
- 2020(1203)
- 2019(2584)
- 2018(2552)
- 2017(4641)
- 2016(2724)
- 2015(2980)
- 2014(3094)
- 2013(3133)
- 2012(2945)
- 2011(2538)
- 2010(2464)
- 2009(2380)
- 2008(2345)
- 2007(2040)
- 2006(1895)
- 2005(1613)
- 学科
- 济(9762)
- 经济(9758)
- 方法(4604)
- 地方(4179)
- 文化(3900)
- 理论(3860)
- 业经(3621)
- 管理(3292)
- 农(3248)
- 业(3158)
- 经济理论(3023)
- 企(2859)
- 企业(2859)
- 农业(2676)
- 产业(2403)
- 学(2387)
- 和(2289)
- 中国(2194)
- 教育(1942)
- 市场(1929)
- 旅(1843)
- 文化产业(1828)
- 文化市场(1828)
- 游(1758)
- 旅游(1733)
- 数学(1731)
- 数学方法(1691)
- 农业经济(1689)
- 环境(1572)
- 事业(1358)
- 机构
- 学院(38337)
- 大学(35229)
- 研究(12822)
- 管理(12454)
- 理学(10178)
- 游(10033)
- 旅(10031)
- 科学(10005)
- 理学院(9949)
- 旅游(9899)
- 管理学(9638)
- 管理学院(9541)
- 州(9399)
- 范(9025)
- 中国(8956)
- 师范(8954)
- 济(8220)
- 经济(7881)
- 京(7811)
- 江(7237)
- 师范大学(7227)
- 所(6382)
- 研究所(5937)
- 中心(5875)
- 农(5636)
- 北京(5067)
- 省(5060)
- 院(4804)
- 业大(4781)
- 财(4514)
共检索到56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高田
忻州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忻州不仅具有名山、温泉、草甸、冰洞等自然景观,而且有很多价值可观、特色突出的关隘寺庙、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绚丽多姿、古今兼备、文化底蕴浓厚的资源优势。以五台山为龙头,包括芦芽山、雁门关在内的"两山一关"和作为文化旅游城市重要集散地的四大温泉度假村,构成了以名山、雄关、奇泉为主的特色旅游。
关键词:
山、水、关" 旅游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剑侠
漫谈巫山文化旅游作者:蔡剑侠单位: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634700)文章指出,巫山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龙骨坡“巫山猿人”以及“巫山神女”,还有孔明碑、陆游洞、悬棺实物、商周文化遗址、明清古建筑群等等,其博大精深不但为全国自然景观旅游胜地所少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红罡 袁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城市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城市文化生产的速度逐渐加快,规模日渐扩大。在文化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其性质也从开始的教育、保存等功能向以旅游为主的商业功能发展。在城市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文化生产的旅游开展初显成效,但旅游功能仍严重不足。通过访谈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并借助城市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广州文化生产的现状和广州文化生产的目的、特点及其缺乏旅游功能的原因,并根据国外现代城市文化生产已有的成功经验,从政府、规划部门与文化生产的管理者三个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文化生产 旅游功能 文化旅游 广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脉贤
徽州文化价值与旅游张脉贤中共安徽黄山市委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文物局携手合作,安排在1994年联合推出"'94中国文物古迹游",并将其作为中国旅游业1993-1997的系列促销战略的一环,这对中国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无疑是一个大大的推力。对于安徽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敏 蔡琳
乡村旅游平台是传播特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全区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文旅产业发展更进一步。本文选取四川凉山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凉山州彝族文化旅游和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现状,从硬件网络层、数据信息层、服务系统层、应用层及用户层五个层面,构建出一个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整体技术架构。以游客和管理者为主体,设计出智能乡村旅游服务模块和管理模块,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文化传播、商业、智能互动及个性化推荐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顺利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耀星
九日山是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历经晋兴、唐著、宋盛、明微、清衰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几尽湮没。重新开发九日山历史旅游文化 ,应把握重点修复文化载体原则、深入发掘文化内涵原则、适当拓展空间原则、循序渐进开发原则。开发访古探幽 ,海上丝路、揽胜休闲等旅游产品 ,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处处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发展观光与参与相结合的旅游活动。
关键词:
九日山 湮没文化 旅游再开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孙晓静 卢玉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常被视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常识,不少开发者也因此对文化旅游地开发付诸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地都能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为游客追逐的热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研究发现,大众游客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他们希望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包装与充分展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认为,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误解 反思 武夷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峰 吴颖
实景剧《太行山》,作为山西省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牌项目,将本土浓厚红色文化宝藏与红色戏剧传播手段相结合,自公演以来,引来八方游客争相观赏。该项目在山西省转型建设的紧要关头,强力开掘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厚资源来提升本省的文化软实力,满足了红色文化发展与时俱进以及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需求,并且为山西省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红色戏剧 实景剧《太行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峰 吴颖
实景剧《太行山》,作为山西省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牌项目,将本土浓厚红色文化宝藏与红色戏剧传播手段相结合,自公演以来,引来八方游客争相观赏。该项目在山西省转型建设的紧要关头,强力开掘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厚资源来提升本省的文化软实力,满足了红色文化发展与时俱进以及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需求,并且为山西省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红色戏剧 实景剧《太行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征 何梦瑶 张烛婷 王文辉
随着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管理机构越来越注重在营销内容和形式上凸显自身的独特个性。本研究以当下热门的旅游营销方式——叙事广告——为场景,通过三项实验,探索了“山水”旅游目的地类型(山地vs.水体)如何与广告叙事者性别(男vs.女)进行匹配来增强广告的说服效果,并检验了叙事者/目的地一致性对这一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游客思维模式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山地(水体)型目的地与男性(女性)叙事者匹配导致更好的说服效果;叙事者/目的地一致性在这一影响中充当中介作用;当游客的整体(分析)型思维启动时,目的地叙事者性别匹配对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效应会出现(消失)。本研究是“山水”旅游目的地情境下目的地叙事者性别匹配对叙事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的初步探索,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山水”及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春菊
衡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换,使城市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是当前发展衡水市旅游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应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衡水 历史文化资源 旅游 转换与开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玲蓉
杭州旅游人流一方面是冲着西湖来的 ,另一方面也是冲着杭州的文化景观来的。山水与人文是旅游业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六和塔、保塔、雷峰塔、灵隐寺、开竺寺、净慈寺等佛教文化景观乃是构成杭州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利用杭州丰富的佛教文化积淀 ,保护和开发一些佛教文化景观 ,无疑是新世纪杭州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势必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促进杭州旅游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
历史遗存 佛教文化 开发 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郁龙余
什么是旅游文化?要给旅游文化界定概念,首先应该搞清楚旅游与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各家关于旅游的定义互有差异。虽然它们都有成立的理由,但又都是不全面的:不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将旅游仅仅看成近代的产物,就是囿于商业的观点。因而,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出旅游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先标 张畅
近来,"文化旅游"概念含义的辨析界定引起学业两界关注。然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足,导致对其概念含义的界说仍不精准和全面,进而影响文化旅游经济或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乃至制约文化和旅游大发展。该文在进一步梳评已有界说之基础上,对接"文化"和"旅游",并将"文化结构"与"旅游要素"叠加,综合界说了广义和狭义层面文化旅游概念之含义,指出应从公共性和商业性文化旅游经济角度,统分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商业性政策,促进两者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