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6)
2023(10116)
2022(9057)
2021(8608)
2020(7225)
2019(17006)
2018(17030)
2017(32942)
2016(17938)
2015(20196)
2014(20016)
2013(19552)
2012(17745)
2011(15779)
2010(15595)
2009(13935)
2008(13503)
2007(11640)
2006(9876)
2005(8393)
作者
(51128)
(42166)
(41704)
(39774)
(26895)
(20305)
(19138)
(16887)
(16052)
(14992)
(14652)
(14111)
(13202)
(13147)
(13004)
(12779)
(12774)
(12557)
(12063)
(11850)
(10419)
(10227)
(10112)
(9569)
(9460)
(9423)
(9264)
(9241)
(8446)
(8404)
学科
(68849)
经济(68776)
管理(50653)
(47197)
(39763)
企业(39763)
方法(36232)
数学(31503)
数学方法(30964)
(17048)
(16653)
中国(16321)
(16096)
业经(15213)
地方(13167)
理论(12389)
农业(11668)
(11514)
(11451)
贸易(11445)
(11175)
技术(11147)
财务(11108)
(11101)
财务管理(11086)
环境(10662)
企业财务(10432)
(10413)
(9595)
教育(9313)
机构
大学(248290)
学院(246136)
管理(102677)
(91808)
理学(90006)
经济(89652)
理学院(89039)
管理学(87188)
管理学院(86769)
研究(78066)
中国(57227)
(53510)
科学(51420)
(40535)
业大(39042)
(38781)
(38773)
中心(35962)
研究所(35796)
(33864)
北京(33735)
财经(33528)
(32156)
师范(31885)
农业(30531)
(30519)
(28789)
(28257)
技术(26557)
经济学(26409)
基金
项目(176915)
科学(138344)
研究(128216)
基金(127937)
(111475)
国家(110583)
科学基金(95464)
社会(78272)
社会科(74200)
社会科学(74179)
(68888)
基金项目(68493)
自然(64074)
自然科(62592)
自然科学(62581)
自然科学基金(61395)
教育(58594)
(58133)
资助(53637)
编号(53223)
成果(42210)
重点(38837)
(38335)
(36435)
(36413)
课题(35492)
科研(34271)
创新(33896)
项目编号(33230)
大学(33022)
期刊
(94090)
经济(94090)
研究(67842)
中国(42674)
学报(40086)
科学(36489)
管理(35988)
(33695)
大学(29908)
(29706)
学学(27984)
教育(27473)
农业(24363)
技术(22580)
(16287)
金融(16287)
图书(16278)
业经(15459)
财经(14955)
经济研究(14556)
理论(13159)
科技(12618)
(12521)
技术经济(12444)
实践(12426)
(12426)
情报(12363)
(12361)
问题(12007)
统计(11567)
共检索到34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建文  鞠洪波  赵峰  岳燕杰  张利梅  
利用高分辨率快鸟数据对退耕地进行监测,依据规划图,在GIS系统中,进行逐个图班的退耕地块检查,获取退耕地块的面积,地块类型,未造林面积等数据。识别退耕地的新造幼龄林,用NDVI的植被增强方法对退耕地进行增强,以提高幼龄林的识别率。最后用基于ISODATA判定规则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对退耕地进行分类,得到试验区各地类的面积及所占百分比。分类结果表明,地垄的边界,树冠,树坑等地物信息均能提取出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对于造林目标选择、传递、演进提供解释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可能的偏差及来源。通过建立双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人工林质量降低主要来自于工程实施中的激励不相容。通过地方政府禀赋价值与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提出林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科技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质量标准的模糊使工资契约出现了激励不相容,弱化了地方政府造林质量努力的动机。对建立活立木市场、推行生态购买等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强  
退耕还林工程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工程造林质量问题一直引起关注,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89.23万公顷,生态林比例仅占63.37%。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监督机制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从工程任务的设计、执行、苗木采购、组织安排、检察验收、粮款兑现等一系列环节中,能否贯彻执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果花  
退耕还林是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在实施退耕还林中,指令性的管理方法难以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和利益,行政干预的方式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参与式方法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激励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尝试,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晓娟  罗招娣  周晓兰  
承包户与退耕户之间合同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均、退耕还林户所还生态林的后续利用和补偿等问题是退耕还林过程中及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西省安福县退耕还林实施情况为个案,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静璇  周洪文  
为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补偿标准,文章以黔江区耕地产出为依据,运用最小数据方法,利用单位面积退耕还林水源涵养量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模拟出水源涵养供给曲线。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补偿可以激励农户自愿退耕,随补偿价格的提高,退耕比例以及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均可显著提高。政策规定的补偿水平下仅能使2.50%的退耕土地得到的补偿不低于其机会成本,相应的退耕还林地提供的水源涵养量仅为4.087 3×106 m3。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郑宇梅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照平  杨珺  王世伟  
根据河南省气候、植被、土地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的自然类型区,从各个自然类型区中选择12个典型县市对其实施的退耕还林进行有效性分析。通过将输入输出指标数据代入模型后,分析求解得出非有效的决策单元,再运用包络分析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对非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调整,由此得出的数据对河南甚至全国类似地区的投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利益分配的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中期阶段的补贴方式与努力分配的关系。将退耕还林工程视为一个合作生产过程,推演并证明了不同主体对于补贴方式选择的偏好,明确了工程中期阶段的最优补贴方式以及影响最优努力的条件。提出了建立活立木市场、推行生态购买、加强生态环境宣传等公共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邢祖礼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大量寻租者的介入使政府的计划落空。根据寻租的逻辑,寻租者夸大退耕还林的亩数,可以获得被夸大部分的政府补贴资金,因此,当地官员有积极性过度扩张退耕还林工程,以便侵占一部分国家财政补贴资金。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退耕还林为例,揭示了寻租者只注重退耕还林项目而不注重其生产性绩效的寻租逻辑,在归纳出几种主要的寻租形式后,又估算出内江市的租金规模和寻租比例。这一研究及其含义对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警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军  毛学峰  
农户决策行为和反应机制无疑是考察项目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理论假说:贫瘠土地退出种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发结果。并根据三省退耕还林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对退耕还林农户选择权认识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还存在一定隐患,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操作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危丽  杨先斌  刘燕  
在对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Holmstrom和Milgrom(1991)提出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构建了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将土地资源禀赋因子引入该模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据此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最优激励合约作出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激励合约时,中央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地方政府的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量、退耕还林实施绩效的变异性等因素确定地方政府的可变收益分配率,并让地方政府的收益与退耕还林的实施绩效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提高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陈光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