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0)
- 2023(8726)
- 2022(7880)
- 2021(7519)
- 2020(6298)
- 2019(14758)
- 2018(14848)
- 2017(28734)
- 2016(15806)
- 2015(17889)
- 2014(17943)
- 2013(17802)
- 2012(16151)
- 2011(14463)
- 2010(14132)
- 2009(12688)
- 2008(12126)
- 2007(10284)
- 2006(8831)
- 2005(7449)
- 学科
- 济(59537)
- 经济(59472)
- 管理(44333)
- 业(41845)
- 企(35418)
- 企业(35418)
- 方法(30217)
- 数学(26187)
- 数学方法(25885)
- 农(15397)
- 学(14597)
- 中国(14415)
- 财(14080)
- 业经(13246)
- 地方(12256)
- 理论(10877)
- 和(10380)
- 农业(10358)
- 贸(10273)
- 贸易(10269)
- 易(9960)
- 技术(9878)
- 环境(9783)
- 务(9404)
- 财务(9346)
- 财务管理(9332)
- 教育(9260)
- 制(9115)
- 企业财务(8849)
- 划(8540)
- 机构
- 大学(221786)
- 学院(219948)
- 管理(90757)
- 济(80514)
- 理学(79724)
- 理学院(78859)
- 经济(78612)
- 管理学(77413)
- 管理学院(77035)
- 研究(71689)
- 中国(50630)
- 科学(48020)
- 京(47489)
- 农(37141)
- 业大(36440)
- 所(36140)
- 财(35044)
- 研究所(33526)
- 中心(32030)
- 江(30212)
- 北京(29812)
- 农业(29414)
- 范(29106)
- 财经(29078)
- 师范(28815)
- 经(26503)
- 院(26422)
- 州(25248)
- 技术(24132)
- 师范大学(23382)
- 基金
- 项目(159829)
- 科学(124264)
- 研究(115030)
- 基金(114838)
- 家(100783)
- 国家(99963)
- 科学基金(85368)
- 社会(69531)
- 社会科(65768)
- 社会科学(65750)
- 省(63073)
- 基金项目(62220)
- 自然(57729)
- 自然科(56340)
- 自然科学(56328)
- 自然科学基金(55290)
- 划(53293)
- 教育(52396)
- 资助(47451)
- 编号(47337)
- 成果(37759)
- 重点(35382)
- 部(34401)
- 发(33462)
- 创(33207)
- 课题(32204)
- 科研(30960)
- 创新(30886)
- 计划(29671)
- 大学(29508)
共检索到302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玉霞 王慧敏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2011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测定方法为标准方法,对其中的沸水浴加热氧化条件进行了改进,即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同时对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方法相比,恒温烘箱100℃加热氧化30 min和175℃加热氧化10 min这2种方法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而且高效、快捷、更为实用。
关键词:
有机原料 有机质 快速测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国华 李丽 陈洁 胡飞飞
结合新疆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首次在本科生的教学实验环节中引入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颗粒度以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分析实验的综合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的思想意识,同时学会和掌握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简易比重计法表征土壤颗粒、用乙酸铵缓冲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方法和原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军 张增强 贾程 张学政
【目的】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为提高污泥堆肥质量及正确评价污泥堆肥的肥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城市污泥和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1调理剂为小麦秸秆糠(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耕鸣 梁运献 罗小红 李梅 邓秀汕
用 H2 S O4 K2 Cr2 O7 氧化有机碳, 在120℃以上, Cl- 对尿素氧化起催化作用,造成明显的正干扰。沸水浴重铬酸钾法氧化有机碳,在100℃左右,尿素碳不被氧化, Cl- 可定量扣除, 有机碳氧化率为82% 左右, 校正后回收率达1017% , 测定值变异系数 C V≤28% 。此法适合有机无机肥料中有机碳的测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伟 张兴义 叶喜文 隋跃宇 程守全
本文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经空间移位后农田黑土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60 g/kg时,土壤表层温度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各处理土壤温度相差最高可达6.8℃;10cm深处的土壤温度在夜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各处理之间土壤温度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气温高时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关键词:
有机质 含水量 温度 农田黑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军亮 蒋建军 周生路 徐军 蔡海良 张春耀
目的应用高光谱技术阐释土壤有机质光谱规律及对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土壤肥力测定和评价提供指导。方法利用ASD FieldSpec Pro地物光谱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本进行光谱测量。通过对获取的土壤样品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导数、对数和标准化比值变换,运用统计单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511 nm波长为诊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采用450~750 nm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均值对507~516 nm敏感范围反射率均值进行标准化比值处理后获得的有机质诊断指数(OII)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精度较高,它们存在着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有机质诊断指数(OII)...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娇 张玉龙 张玉玲 金烁 韩琳
用测定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方法,探讨有机质含量与活性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积累-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施入保护地土壤的90d内,有机碳矿化率沟灌为42.94%~47.19%,滴灌为48.51%~53.54%,渗灌为42.04%~45.77%,其大小顺序为滴灌>沟灌>渗灌;而同一灌溉处理有机肥有机碳矿化率为:2g·kg-1土>4g·kg-1土>6g·kg-1土>8g·kg-1土。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也因灌溉方式及有机肥用量而异,滴灌与渗灌处理的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沟灌则与滴灌、渗灌有较大差异;就有机肥用量而言,某一时间的活性有机质...
关键词:
渗灌 滴灌 沟灌 有机肥 活性有机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杨俐苹 王红娟
【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特征,利用高光谱技术对有机质(OM)含量进行定量化反演为土壤信息化管理和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方法】利用ASD2500高光谱仪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风干土壤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区域范围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形状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点,并针对东北地区以黑土为主的土样光谱反射率不同变换形式与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土的光谱曲线与其它土壤类型的光谱曲线在形状上有很大差异,即在600~900nm附近,以黑龙江土样为代表的东北黑土表现为直缓上升,而河南和山东的潮土则表现为曲陡上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关键词:
光谱 有机质 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文 赵小敏 郭熙 叶英聪 孙小香 匡丽花
【目的】探讨组合模型在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地红壤光谱的全波段(400~2 450 nm)研究范围,选择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SVMR)3种单一高光谱估测模型,分别获得预测结果,并重构预测结果数据,以绝对误差和最小为目标,计算固定权重与不固定权重两种组合模型的权重值,并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法建立组合模型,探讨不同赋权方法与是否重构数据条件下的最优组合模型。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预测偏差比(RPD)和决定系数(R2)评价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结果】单一预测模型中的SVMR估测精度最高,验证决定系数(R2)为0.64,均方根误差为9.76 g·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为1.67;在组合模型数据不重构的条件下,不定权组合模型要优于定权组合模型;在组合模型数据重构的条件下,定权组合模型要略优于不定权组合模型,估测精度相差不大;最优模型是数据重构定权组合模型,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均方根误差为7.91 g·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为2.06;组合模型验证精度优于单一模型,说明利用RBF组合模型估算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结论】对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估测而言,单一模型具有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组合模型能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种预测样本信息,从而能有效减少应用单一模型时所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估测精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娟娟 田永超 朱艳 姚霞 曹卫星
【目的】构建适合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的高光谱参数及定量反演模型。【方法】系统分析中国中、东部地区5种不同类型土壤风干样本有机质含量与350~2500nm波段范围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利用特征光谱参数和BP神经网络建立土壤有机质的定量估测模型。【结果】光谱一阶导数构成的两波段光谱参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原始光谱,尤其采用Norris平滑滤波后导数光谱效果更好。光谱参数构成形式以差值指数最好,其次为比值和归一化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程度最高的光谱参数是由可见光区554nm和近红外区1398nm两个波段的一阶导数组合而成的差值指数DI(D554,D1398),两者呈显著指数曲线关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壑 陈瀚阅 邢世和 张黎明 董新宇
为了探究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卫星影像光谱间的关系,确定土壤有机质的光谱特征,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利用Hyperion高光谱卫星影像和福建省三明市80个土壤调查样点分析数据,对土壤有机质与光谱指数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提取特征光谱指数的基础上,分别基于敏感波段和特征指数建立线性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Hyperion高光谱782.95813.48 nm波段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反射率的一阶导数所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其R2为0.777,RMSE为5.31,验证模型有机质实测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丽华 谢德体
【目的】在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SOM含量反演精度的影响。【方法】利用来自园地、旱地、水田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含量及高光谱数据,构建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反演模型精度并不相同: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精度最高(总相关系数为0.838,标定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和0.776);旱地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居中,总相关系数为0.781;园地土壤标定集和验证集中土壤有机质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其精度最低(总相关系数为0.700)。混合来自园地和旱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样本建立的紫色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精度(总相关系数为0.528)低于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结论】与土壤类型相比,有机质含量的反演精度对土地利用方式更为敏感。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化刚 王丹阳 马斯琦 潘剑君 李兆富
【目的】探究土壤有机质和盐分的光谱响应,分析不同盐分含量对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的影响,建立快速、有效的盐渍土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粉质壤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盐分含量将土壤样本分为非盐(SA)、轻度(SB)、中度(SC)和重度(SD)4组,分别进行室内高光谱测量;其次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究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光谱响应程度;进而对原始光谱(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进行一阶微分(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reflectance,FD)、连续统去除(continuous statistical removal,CR)、对数(logarithmic,Log)和多元散射校正(multipication scatter correction,MSC)4种变换;最后分别基于盐渍土的4组样本结合4种变换光谱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SVR)3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在400—900 nm范围内光谱响应程度显著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二者的敏感波段存在重叠;通过划分不同盐渍度分组建模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预测精度,且随着盐分含量增加,模型的预测精度下降,FD处理更能突出光谱特征差异,提高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对比3种模型结果,利用FD处理结合SVR建立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最高,最优结果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为0.86、0.82,均方根误差RMSE为2.71、2.96 g·kg~(-1),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42。【结论】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在可见光波段附近(400—900 nm)的敏感波段存在重叠,通过划分不同盐渍度能够有效提高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
关键词:
盐渍土 有机质 光谱响应 高光谱预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章海亮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和不同建模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方法】分别采集江西不同地区的土样240个,采集土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6个主成分(PC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得到的6个潜在变量(LVs),分别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偏最小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变量,共建立6个模型,分别为主成分回归(PCR)、PLSR、BPNN-PCs、BPNN-LVs、LS-SVM-PCs和LS-SVM-LVs,并对这些建模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的结果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最佳模型。【结果】在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时,L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