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8)
- 2023(3393)
- 2022(3073)
- 2021(3017)
- 2020(2718)
- 2019(5242)
- 2018(5223)
- 2017(8770)
- 2016(5926)
- 2015(6868)
- 2014(6944)
- 2013(6604)
- 2012(6535)
- 2011(5893)
- 2010(6094)
- 2009(5702)
- 2008(5897)
- 2007(5501)
- 2006(4911)
- 2005(4452)
- 学科
- 济(15495)
- 经济(15471)
- 管理(11860)
- 业(10600)
- 学(8699)
- 企(8517)
- 企业(8517)
- 方法(7652)
- 理论(6404)
- 数学(6347)
- 教学(6110)
- 数学方法(6101)
- 教育(5379)
- 中国(5300)
- 农(5064)
- 学法(4009)
- 教学法(4009)
- 财(3920)
- 制(3478)
- 学理(3474)
- 学理论(3474)
- 虫(3294)
- 及其(3243)
- 业经(3076)
- 害(3020)
- 研究(3019)
- 和(3001)
- 农业(2994)
- 贸(2829)
- 贸易(2825)
- 机构
- 大学(85809)
- 学院(84951)
- 研究(35186)
- 科学(28144)
- 农(26525)
- 中国(23639)
- 所(21830)
- 济(21767)
- 管理(21603)
- 农业(21136)
- 经济(20931)
- 业大(20685)
- 京(20547)
- 研究所(20225)
- 理学(17837)
- 理学院(17468)
- 管理学(16515)
- 管理学院(16395)
- 技术(15465)
- 江(15386)
- 省(14898)
- 中心(14875)
- 农业大学(13871)
- 室(13375)
- 院(13375)
- 北京(13098)
- 范(12718)
- 师范(12438)
- 州(12043)
- 实验(12042)
- 基金
- 项目(57462)
- 科学(40188)
- 基金(36565)
- 家(36052)
- 国家(35706)
- 研究(35290)
- 科学基金(26953)
- 省(24994)
- 划(21118)
- 自然(20403)
- 自然科(19945)
- 自然科学(19931)
- 自然科学基金(19541)
- 教育(18958)
- 基金项目(18530)
- 资助(17124)
- 社会(16867)
- 社会科(15669)
- 社会科学(15664)
- 编号(14458)
- 科技(14245)
- 重点(14170)
- 计划(13892)
- 成果(13134)
- 课题(12351)
- 科研(11733)
- 发(11440)
- 创(11289)
- 专项(11146)
- 部(10994)
共检索到137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燕 黄北英 熊惠龙 宋玉双
A long procedure is needed to quarantine pinewood nematodes because only the dispersal third-stage larvae could be isolated and it cannot be identified directly before being cultured to adult nematodes. To shorten the proced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culture durations on the dev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旻嘉 叶建仁 涂煜昇 杜方平
【目的】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能在有效降解松材线虫病疫木的同时,还能够抑制松材线虫在疫木内生活移动的木腐真菌,为研发松材线虫病疫木高效环保除治新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从腐朽松木样本中初筛出19个木腐真菌。在不同种类木腐真菌平板上接入2 000条松材线虫共培养,从中筛选出能抑制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菌株。通过测定受木腐菌侵染的黑松试样的失重率,判定木腐真菌对松木的腐解能力。选择能有效抑制松材线虫繁殖且降解松木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液体摇瓶培养菌丝接种田间疫木,处理4个月后均匀钻孔取样,分析整段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变化。5—6月,收集天牛蛹室周围木样(0.5~1 cm),分析蛹室周围木样内松材线虫数量,同期在钢丝网罩中定期捕捉羽化的天牛,分析羽化天牛携带线虫的数量。【结果】室内筛选出7株能抑制松材线虫繁殖且降解木材能力强的木腐真菌,其中在菌株J5-2的平板上培养8天后,每皿仅分离出(18±10)条线虫,在硫磺菌和糙皮侧耳的平板上则完全分离不到松材线虫。在供试菌株中,硫磺菌对松木的降解能力最强,侵染黑松木材4个月后,试样失重率达到22.82%,其次是菌株S4,造成木块重质损失了21.68%。田间试验表明,7种木腐真菌接种4个月后,均能使疫木内松材线虫种群数量减少,其中菌株J5-2、硫磺菌、S4可使蛹室线虫数量减少65%以上,天牛携带线虫数量低于每头200条。菌株J5-2除害效果最佳,使疫木蛹室线虫数量减少72%,每只天牛携带松材线虫仅(15±4)条,最高携带量仅为60条。经鉴定菌株J5-2为Ceriporia sp.。【结论】菌株J5-2、硫磺菌和糙皮侧耳等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明显,硫磺菌和菌株S4降解木材的能力强,菌株J5-2、硫磺菌、S4在田间处理疫木的效果最好,可使疫木中线虫数量减低65%以上。利用木腐真菌就地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是一种高效环保新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嬿 舒朝然 李海燕 郭志红
根据松材线虫病死木的化学成分中酸性物质增加 ,pH值明显下降的规律 (尤纪雪等 ,1 994 ) ,本研究探讨了利用指示剂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Burher)Nickle病、健木钻木屑的乙醇提取液中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快速检疫检验的可行性。通过对我国江苏、安徽、浙江、广东 4个疫区的 5种松树的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指示剂 1号进行快速检疫检验 ,其准确率黑松 96%;马尾松 89%;赤松 1 0 0 %;火炬松92 %。除湿地松 (江苏 )外 ,均已达到检疫检验所要求的准确程度。本方法可操作性强 ,颜色反应直观 ,准确率高 ,简便快速 ,整个操...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快速检疫 颜色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茅裕婷 马涛 蓝来娇 温秀军
松材线虫病对森林生态健康有显著影响,可以导致松林大面积死亡,有效预防松材线虫病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伊氏线虫菌是一种松材线虫的内寄生真菌,具有作为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天敌的潜力。近几年,对于这种鲜为人知的真菌的研究增多。本文从该菌的发现、形态学、培养、侵染机制、分子层面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该菌。伊氏线虫菌共有6个菌株,能产生月形孢子和杆状孢子2种类型的孢子,月形孢子能黏附到松材线虫体表并寄生于体内将其杀死。伊氏线虫菌能在松树和松树分泌的树脂中存活,通过产生宿主松树的香味而引诱松材线虫。培养条件对伊氏线虫菌生长、产孢、孢子侵染活力的影响较大,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等增强其对环境的抗性。伊氏线虫菌基因组已被完整测序,还克隆出1个对松材线虫具有强毒力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同时在菌株细胞内发现内生细菌的存在,可以通过分子方法检测该菌。在温室和野外采用树干注射、树冠喷洒和伤口接种等不同方法施用含有该真菌的生防菌,均显示其能降低松材线虫对松树的侵染。目前对于该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对于林间防治应用也有研究,但还是较少。关于该菌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几方面开展:1)分子层面弄清其侵染机制;2)商品化生物制剂; 3)野外防治方案; 4)松褐天牛与伊氏线虫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伊氏线虫菌 松材线虫 生物防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宪时 郭全友 许钟
对养殖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10℃贮藏过程中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种群消长研究表明,初始样品挥发性盐基氮为(8.08±0.29)mg/(100g),菌落总数(CFU/g)的对数值为4.79±0.60;细菌种群复杂,种类繁多,分离到570株菌,其中80.5%为革兰氏阴性菌,13.6%为革兰氏阳性菌,优势菌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36.5%)、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14.2%)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15.3%),同时检出了一定比例的不动杆菌和其他细菌。冷藏过程中肠杆菌科细菌、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立群 巨云为 赵博光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线虫携带的细菌共同引起的。本文对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的不同发病阶段 ,树体内非接种枝上的线虫、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非接种枝上 ,在病树出现少量黄色针叶时 ,能有细菌检出 ;较多黄色和褐色针叶时 ,线虫才开始出现 ,细菌开始增多 ;至发病后期 ,病树基本枯死时 ,线虫和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对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细菌种类鉴定表明 ,发病中期 ,细菌种类比较单一 ,随着病情的发展 ,细菌不但数量迅速增加 ,而且种类也增多 ,但优势菌群为荧光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泛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杆菌
关键词:
黑松 松材线虫 病程 假单胞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顺 刘国坤 张绍升
分别比较了菌草+麸皮培养基、麦粒培养基、谷壳+麸皮+虾壳粉培养基、营养珍珠岩培养基和菌草+麸皮+虾壳粉培养基培养食线虫真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的产孢能力.培养14 d后,淡紫拟青霉在菌草+麸皮培养基上的产孢量达86.80亿个.g-1,明显优于供试的其他培养基.菌草+麸皮培养基具有疏松、通气、比表面积大、菌丝生长迅速、产孢量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菌草 淡紫拟青霉 食线虫真菌 固体发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凡勇 骆有庆 吕全 梁军 郝俊 张星耀
44 isolates of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xylem of the Pinus thunbergii samples(healthy stem,weak stem and withered stem)infected by the pine wilt disease caused by pine 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from infected trees at Zhoushan and Pinghu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nd these isol...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黑松 内栖真菌区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测试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马尾松木块和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除裂褶菌菌株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5452、6600,粗皮侧耳菌株6221,虎掌菌菌株6320,茯苓菌株6284,灵芝菌株6501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茯苓菌株6284对马尾松木块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田间接种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处理松材线虫病...
关键词:
木腐菌 松材线虫病 伐桩 分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芷芊 曹婷 范刚 李晓 任婧楠 张璐璐
为筛选具有特定生物转化功能的菌株,从柑橘果园取得土样,以生长曲线及转化瓦伦西亚橘烯生成圆柚酮的产量为指标,进行菌株的初筛和复筛。利用SPME-GC-MS技术,对菌株转化瓦伦西亚橘烯生成的产物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通过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DNA测序对所筛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所筛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属,将其命名为Burkholderia sp. PZQ14。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以圆柚酮转化量为指标,进行培养基成分单因素试验,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培养基成分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圆柚酮转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38 g/L,蛋白胨25 g/L,FeSO_4 0.60 g/L。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圆柚酮转化量为328.69±17.88 mg/L,转化率为35.73%±1.24%,相比LB培养基,圆柚酮转化量提高了251 mg/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波 吴学谦 魏海龙 付立忠 吴庆其
以采自野外的4对外生菌根菌和1对木腐菌的子实体及其各自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运用RAPD分子标记来分析组织分离菌株与子实体间的亲缘关系,通过PCR产物克隆测序比较二者的ITS碱基序列差异,最终对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其纯培养菌种作出判定。RAPD分析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的子实体及其组织分离菌株分别在0.949、0.953以及0.969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而正红菇、香杯伞的子实体及其分离菌株仅在0.04和0.08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ITS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子实体与其各自组织分离菌株的ITS片段在长度和碱基序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兴鹏 张杨 王瑞珍 董雷鸣
【目的】比较伊氏杀线虫真菌Esteya vermicola(EV菌)在碳、氮营养源培养下的代谢差异,并找到重要代谢物或信号分子。【方法】选取培养真菌的碳培养基[主要为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PDB)]和培养细菌的氮培养基(主要为酵母粉),将EV菌在2种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7 d,收获菌丝体并提取代谢产物。采用非靶标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在阴、阳离子模式下对代谢物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分析差异显著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共得到498种代谢物,阴、阳离子模式分别有176和362种,其中2种模式共同含有40种。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共有444种,占总数的89.2%,其中阴、阳离子模式分别有162和310种,有28种为2种模式共有。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使碳、氮培养条件下的代谢物聚为不同的簇并显著分离。氮培养条件下,磷酸胍基乙酸酯和对甲酚硫酸盐是大量产生且特有的代谢物;重要代谢物尿囊素、光色素、吲哚和海藻糖产量显著上调。通路分析将显著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富集到氨基酸和糖类代谢相关的代谢通路。【结论】EV菌在碳培养和氮培养条件下呈现明显的代谢差异,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糖类和氨基酸代谢。重要代谢物可为EV菌的高效培养和应用提供基础。图3表2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钢 王玉嬿 马洪周 李海燕 杨文博
以松材线虫的粉碎虫体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 ,通过免疫印迹考察抗血清的特异性。利用固相松材线虫抗原和游离线虫抗原同线虫抗体相竞争 ,建立竞争型ELISA法用于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 10mg的木屑中 0 1μg微量的线虫蛋白 ,约 7条线虫的存在。利用该方法对 2 0个不同地区、树种及类型的松材样品进行检测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检出率为 10 0 % ,但拟松材线虫也呈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以松材线虫抗原蛋白为指标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为松材线虫的快速检疫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线虫鉴定 免疫印迹 ELIS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尖尾伞滑刃线虫可在松树木段上生长繁殖达8个月以上,在白云杉、花旗松和西方铁杉木段树皮上不能很好繁殖,基本不进入木材中。在供试的29种真菌中,加拿大盘革菌、松壳囊孢和克拉夫特杰夫干酪菌非常适合两种线虫的生长繁殖,而枝状枝孢等11种真菌是不适宜食源。松材线虫和尖尾伞滑刃线虫在真菌上的生长情况和真菌的原寄主及分类地位没有明显联系。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尖尾伞滑刃线虫 真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苟大平 王曦茁 汪来发 田国忠 朱天辉 郭民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快速、简便地直接从病木中提取松材线虫DNA的方法。【方法】运用Chelex-100结合异硫氰酸胍蛋白变性缓冲液建立新的高效快速提取微量木块中线虫DNA的方法,并通过普通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建立了提取线虫DNA的新方法 Chelex-100法,并对影响提取效率的Chelex-100浓度、冻融时间和煮沸时间进行了优化。Chelex-100法最适Chelex-100终浓度为1.5%(W/V),最适冻融时间为5 min,最适煮沸时间为8 min。与传统的CTAB法和蛋白酶K法比较,Chelex-100法提取的DNA得率高,相同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