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
- 2023(276)
- 2022(231)
- 2021(208)
- 2020(113)
- 2019(355)
- 2018(319)
- 2017(560)
- 2016(307)
- 2015(339)
- 2014(325)
- 2013(331)
- 2012(326)
- 2011(279)
- 2010(281)
- 2009(249)
- 2008(198)
- 2007(199)
- 2006(165)
- 2005(178)
- 学科
- 济(1479)
- 经济(1479)
- 出(997)
- 贸(938)
- 贸易(938)
- 易(926)
- 中国(783)
- 业(761)
- 管理(760)
- 出口(720)
- 出口贸易(720)
- 口(720)
- 地方(574)
- 企(543)
- 企业(543)
- 财(458)
- 方法(440)
- 数学(403)
- 数学方法(401)
- 农(395)
- 技术(355)
- 业经(325)
- 财政(284)
- 政(269)
- 城市(266)
- 地方经济(264)
- 农业(263)
- 发(258)
- 融(237)
- 金融(237)
- 机构
- 学院(4129)
- 大学(3973)
- 济(1999)
- 经济(1956)
- 研究(1526)
- 管理(1424)
- 理学(1186)
- 理学院(1174)
- 管理学(1159)
- 管理学院(1154)
- 中国(1021)
- 财(870)
- 京(821)
- 科学(809)
- 经济学(706)
- 江(705)
- 中心(692)
- 所(692)
- 经济学院(661)
- 财经(659)
- 州(649)
- 范(647)
- 师范(642)
- 研究所(621)
- 经(605)
- 院(605)
- 贸(558)
- 师范大学(537)
- 北京(484)
- 财经大学(481)
共检索到6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莉莎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下文简称城职院)于2006年5月在柳州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2007年10月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柳州市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整体并入。城职院是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建设和管理,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公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作为新建高职院校,城职院在成立之初,就把"快速整合、跨越发展、创建特色"作为学院建设的主旋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城职院在把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松竹 牛继昌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柳微存在着相似性,即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创新后劲不足、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等,柳微与上汽、通用的合作之路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放眼全国,放眼全球,必须以开放的姿态与国际上大的伙伴进行合作,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等问题。
关键词:
汽车工业 WTO 发展出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守伦 吴明 王忠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构架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搭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平台,构筑与区域社会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高地,才能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康
在分析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形式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扬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就如何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对扬州旅游发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旅游 资源 发展 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洪成 齐辉 马尧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困境、制度困境、课程困境和情境困境,进而提出应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积极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回归,积极重塑体育教师合作文化,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海洛
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应用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追求办学特色,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普遍战略。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周口师范学院根植于河南周口这块历史文化积蕴丰饶的沃土,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适应地方经济社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延明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快速到来,除独立学院外,我国720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中就有34.44%是新建本科院校。尽管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迅猛,成为中国高校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主体力量,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本文对问题与困境进行了揭示,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给予了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对策性思考。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困境 战略战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移风
研究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面临7个困境,应从社会、学校和个人方面入手,促进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 就业导向 教师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今
资源整合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具有聚焦、聚强、聚变、聚效功能。在高职院校相对投入不足,整体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状况的情况下,加强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资源整合应坚持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兴校,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增值、整体功能发挥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整合应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资源整合必须采取更新观念,做好自我诊断、创新整合方法,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资源整合 内涵发展 战略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如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斌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包括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组织场域预留的机会空间、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自主变革和社区学院领导者自身的努力。反观我国当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由于受体制中多元权力中心的固有观念和行为惯性、政府行政管控和诱导性的推进策略以及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变革的制约,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遭遇困局。借鉴美国社区学院转型的成功经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应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将外部压力内源化;理性定位发展方向,追求特色发展;兼顾自主变革与行政引导,实现协同转型;催生变革意识,提升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英 张华伟
太行革命根据地是抗战时期我党在太行山脉开辟的重要根据地,太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金融工作对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服务生产、优秀的干部队伍、重视制度和机构建设五个方面总结了太行革命根据地金融工作取得胜利的经验,有助于当前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形成和坚定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志斌 张新红
1990年代以来,整合与协同成为城市相互关系的主流。兰州和西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相距最近的省会城市,相对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日益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其整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及城市空间拓展的相向延伸,为其整合发展提供了必要动力;而建立跨区协调机构、建设高效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区域城镇体系,是其实现整合发展的有效途经。
关键词:
城市整合 协调发展 兰州 西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程遥 刘婧
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城市群的经济重心仅仅是满足了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形成城市群的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才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这与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弱质性导致其扩散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密切相关。未来郑州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追求提升经济总量进而提高首位度,而需要选择在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等有限领域形成有高度的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群 产业整合 中原城市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校企合作 互惠共融 有效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探索建立适应新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坚持特色谋发展 追求卓越谱新篇——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改革发展的经验与成绩专题开篇语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创建高职国家示范院校 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构想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探索
5W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发展研究——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为例
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人行柳州市中支、柳州市总商会共促金融与非公有经济双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的实践——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为例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与地方产业发展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