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2)
- 2023(15046)
- 2022(12200)
- 2021(10801)
- 2020(9060)
- 2019(20600)
- 2018(20301)
- 2017(38844)
- 2016(21307)
- 2015(24026)
- 2014(24528)
- 2013(24416)
- 2012(23105)
- 2011(21007)
- 2010(21424)
- 2009(19743)
- 2008(19728)
- 2007(17943)
- 2006(15991)
- 2005(14897)
- 学科
- 济(105580)
- 经济(105489)
- 管理(55799)
- 业(52907)
- 企(39142)
- 企业(39142)
- 方法(36337)
- 中国(32636)
- 数学(31591)
- 数学方法(31326)
- 地方(30922)
- 农(29070)
- 业经(23318)
- 农业(19814)
- 学(19536)
- 财(19075)
- 贸(16986)
- 贸易(16975)
- 制(16965)
- 地方经济(16731)
- 易(16272)
- 发(16217)
- 环境(15854)
- 银(15815)
- 银行(15781)
- 融(15748)
- 金融(15746)
- 行(15263)
- 产业(14944)
- 和(14291)
- 机构
- 学院(312843)
- 大学(311510)
- 济(132242)
- 经济(129267)
- 研究(115782)
- 管理(114553)
- 理学(96706)
- 理学院(95396)
- 管理学(93791)
- 管理学院(93167)
- 中国(86998)
- 科学(71477)
- 京(70565)
- 所(59954)
- 财(58364)
- 农(56193)
- 研究所(54234)
- 中心(52467)
- 江(50042)
- 业大(46795)
- 财经(45552)
- 北京(45210)
- 范(44447)
- 师范(44031)
- 农业(43893)
- 院(41884)
- 经(41127)
- 经济学(41016)
- 州(39876)
- 经济学院(37026)
- 基金
- 项目(204097)
- 科学(160347)
- 研究(149478)
- 基金(145386)
- 家(126790)
- 国家(125720)
- 科学基金(106787)
- 社会(95460)
- 社会科(90547)
- 社会科学(90522)
- 省(81288)
- 基金项目(77049)
- 划(68697)
- 自然(66753)
- 教育(66714)
- 自然科(65161)
- 自然科学(65145)
- 自然科学基金(63923)
- 编号(60748)
- 资助(58262)
- 发(50846)
- 成果(49516)
- 重点(46922)
- 部(43803)
- 课题(43587)
- 创(41974)
- 发展(41113)
- 展(40476)
- 创新(39477)
- 国家社会(39434)
- 期刊
- 济(155916)
- 经济(155916)
- 研究(96303)
- 中国(68583)
- 农(52705)
- 学报(48592)
- 科学(45902)
- 财(43486)
- 管理(41754)
- 大学(36305)
- 农业(35517)
- 教育(34604)
- 学学(33899)
- 融(31038)
- 金融(31038)
- 技术(27751)
- 业经(26610)
- 经济研究(24505)
- 问题(22604)
- 财经(22198)
- 经(19318)
- 业(19152)
- 技术经济(16154)
- 贸(15876)
- 资源(15547)
- 商业(15411)
- 图书(15205)
- 现代(15203)
- 科技(14694)
- 版(14678)
共检索到486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欣帅 黄伟 夏侯遐迩 袁竞峰 李启明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人口流动、产业集聚、公共资源配置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城市集聚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协调度和区域协调度模型,对2003-2012年南京市各区域及各区县城市集聚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各区域、各区县城市集聚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趋势与南京市基本相同;各区县的城市集聚和房地产业协调度调整过程和协调发展状况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
城市集聚 房地产业 协调度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波 杨亚西
评判房地产业发展是否健康,主要应看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是否协调。文章基于协同论理论,首先建立了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评价模型,然后定量考察了样本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最后得出结论:我国一半样本省市的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不协调。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区域发展 协调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峰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应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二者协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仇兵奎 张惠
利用变异系数法、改进的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武汉市2002—2013年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协调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 2002—2013年12年间武汉市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发展状况均呈不断增长态势,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由2002年的0.083 7发展到2013年的0.865 9,房地产发展综合指数由0.306 4上升到0.682 8;2研究期内,武汉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耦合协调度指数逐年递增,共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与初步协调5个阶段,到2013年底也仅处于初步协调阶段。因此,需要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合理确定城市定位以及城市的主导产业,引导房地产有序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地产 耦合协调度 武汉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杰 黄小平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两者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本文提出应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解土地财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设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等途径去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房地产业 协调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林南艳
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综合角度出发,结合福建省具体发展情况,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对指标赋熵权,测算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通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一直处于失调阶段;2014年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地区差异大。各市区应因地制宜,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房地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丽芳 林珊 郑有国
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制度因素是当前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三大背景。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数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均有大幅增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业将有很大发展空间;一些小城市由于经济规模小,则发展空间有限;养老、养生、旅游地产等服务产品;以及经纪业务、物业管理、房地产金融等地产服务业均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地产业 前景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邓良
中国房地产业在物质条件、城镇功能和城镇形象以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也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刚性需求。但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市场垄断行为严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房价持续走高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实行土地和住房的双轨制管理,实行出让金年租制,完善房地产税制度,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创新,实现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房地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高立 王雪琪 李发志 邹伟
在界定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2004—2015年的人口、土地数据测算出各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虽然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协调度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协调度增长速度最慢,区域间协调度差距也最大;(3)不管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都能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促进效果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4)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外,房地产经济其余相关变量对东、中、西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同,对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二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张二勋如何看待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房地产业内外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我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牛市”可望;有人则认为,我国的房地产业目前正跌入低谷,短期内难以“解套”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志颖
区域房地产市场不仅关乎城市转型发展大局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质量,同时也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该行业的发展受到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并且与其存在相关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如何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并以重庆六个中心城市为实证案例,从市场现状准确判断、发展潜力合理预估、开发建设规模控制和配套设施建设时序等维度进行分析,以期通过价格和市场管理的体制机制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追寻"人的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菲 袁汝华
房地产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而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必然会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因此定量化研究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1996—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我国房地产业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城镇化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动力。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房地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面积以及商品房价格分别提高7.72%、5.28%、3.49%,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地产业 协整分析 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基纯 陈忠暖
在阐释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远未达到良性共振状态,二者耦合协调度平均值处于勉强接受区间,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大部分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滞后或房地产滞后;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大致符合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愈 李世蓉 郑亮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深,尤其是房地产业。首先建立了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模型,然后通过房地产行业的横截面数据作出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划分了样区最后得出结论: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能够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但如果将房地产业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唯一途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泡沫。
关键词:
城市化 房地产业 因子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城镇化 区域发展不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