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6)
2023(12012)
2022(9484)
2021(8532)
2020(6751)
2019(14962)
2018(14831)
2017(27722)
2016(15038)
2015(16576)
2014(16264)
2013(15815)
2012(14335)
2011(12828)
2010(12629)
2009(11654)
2008(11132)
2007(9893)
2006(8945)
2005(7619)
作者
(44604)
(37482)
(37290)
(35438)
(23609)
(18309)
(16733)
(14580)
(14537)
(13157)
(12834)
(12601)
(12158)
(11501)
(11480)
(11438)
(11339)
(10890)
(10883)
(10569)
(9414)
(9084)
(9034)
(8656)
(8545)
(8380)
(8355)
(8119)
(7626)
(7513)
学科
(61537)
经济(61465)
(41462)
管理(39975)
(32282)
(27480)
企业(27480)
农业(21737)
方法(21524)
数学(19006)
数学方法(18873)
中国(18578)
业经(18026)
地方(17467)
(14569)
环境(14053)
(12670)
(12041)
(11852)
(10755)
贸易(10751)
(10380)
发展(9715)
(9707)
(9643)
农业经济(8733)
技术(8626)
(8584)
产业(8555)
银行(8545)
机构
学院(211673)
大学(208134)
(83415)
经济(81610)
管理(78939)
研究(72492)
理学(68901)
理学院(68057)
管理学(66774)
管理学院(66410)
中国(54395)
(49130)
科学(47456)
(43925)
业大(38196)
农业(37729)
(36435)
(35817)
中心(34644)
研究所(33547)
(32698)
(29203)
师范(28828)
财经(28780)
北京(26564)
(26213)
(26084)
(25831)
(25780)
经济学(25465)
基金
项目(151974)
科学(118697)
基金(109873)
研究(107301)
(98000)
国家(97079)
科学基金(82519)
社会(70810)
社会科(66725)
社会科学(66703)
(61202)
基金项目(59951)
自然(53291)
自然科(51980)
自然科学(51960)
自然科学基金(51022)
(50547)
教育(46892)
编号(42887)
资助(41728)
(34321)
重点(34137)
成果(32758)
(31817)
(31457)
国家社会(29853)
创新(29387)
课题(29338)
科研(29160)
计划(28450)
期刊
(96887)
经济(96887)
研究(55917)
(50900)
中国(43187)
学报(40038)
科学(35544)
农业(33670)
大学(30266)
学学(29000)
(26394)
管理(24446)
业经(20724)
(19382)
金融(19382)
教育(17614)
(15010)
技术(14961)
经济研究(14131)
问题(13811)
(13534)
财经(13218)
资源(12888)
业大(12019)
(11287)
科技(10952)
农业大学(10554)
农村(10386)
(10386)
农业经济(9901)
共检索到307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又铭  郭炎  李志刚  李文姝  林赛南  
快速城镇化下,我国乡村人、地剧变形成留村、外出、回流三大村民群体及村庄物质、社会、经济环境的地域分异。立足人-地情感关系和主观乡村性的已有成果,以湖南岳阳市为例,探究乡村环境感知对乡村依恋的影响及群体差异。研究表明:(1)乡村依恋水平总体高于环境感知,留村村民乡村环境感知水平最高,外出村民乡村依恋程度最高。(2)乡村环境感知对乡村依恋有独立、显著的正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影响最强。就群体而言,留村与回流村民的依恋均受3个维度环境感知的显著影响,但前者多于后者;外出村民依恋的感知因素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应着眼于不同群体和环境的不同层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宁宁  郭炎  李志刚  许红梅  
乡村生产要素(人—地—资本)协同转型,即劳动力转移、农地流转、资本循环协同演进,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要素协同转型的理论框架,探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湖南岳阳市为例,揭示了要素转型发展水平,探究了要素协同的时空演化;从内生和外源两个维度,探讨了协同水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基于要素转型会由"失配"转向"协同"的理论假说,实证发现:劳动力转移水平远高于农地流转和资本循环,三者空间分异显著;要素协同程度不高但在增强,空间集聚明显;坡度、耕地资源禀赋、距县城的距离、政府农业农村投入分别是关键的内生与外源解释因素,除距县城距离仅有正向影响外,其余因素正、负向影响并存。政策举措应因地制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宁宁  郭炎  李志刚  许红梅  
乡村生产要素(人—地—资本)协同转型,即劳动力转移、农地流转、资本循环协同演进,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要素协同转型的理论框架,探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湖南岳阳市为例,揭示了要素转型发展水平,探究了要素协同的时空演化;从内生和外源两个维度,探讨了协同水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基于要素转型会由"失配"转向"协同"的理论假说,实证发现:劳动力转移水平远高于农地流转和资本循环,三者空间分异显著;要素协同程度不高但在增强,空间集聚明显;坡度、耕地资源禀赋、距县城的距离、政府农业农村投入分别是关键的内生与外源解释因素,除距县城距离仅有正向影响外,其余因素正、负向影响并存。政策举措应因地制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春程  罗小龙  
改革开放初期,小城镇引领的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然而由于1990年代以来乡村工业的衰落,小城镇发展的繁荣景象也不复存在,尤其在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一直不太理想。随着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作为连接城乡纽带的小城镇,理应被赋予乡村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值得关注。论文以岳阳市为例,分析了中部小城镇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进而对其在乡村城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部地区小城镇“边缘化”趋势明显,已难以引导乡村地区自下而上城镇化。中部地区在审慎选择建设中心镇的同时,为乡村地区提供日常公共服务是小城镇的主要建设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晖云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趋势已基本明晰,国家不断鼓励、放活经营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土地流转价格是影响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流转体系健全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文章以岳阳市长湖镇为例,分析了当前实际流转价格出现偏差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湖平   李雅婷   郑鹏   古睿  
基于湖南省岳阳市407个样本的微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离散Probit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整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资本结构的差异性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农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均对农户宅基地整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作用强度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干部数量、家庭收入来源、邻里关系、家庭党员数量、家庭总人口、距耕地距离等;(2)不同资本类型农户对宅基地整治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满意度,资本合理型农户的满意度更高;(3)在不同资本类型农户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中,资本合理型农户更倾向于宅基地整治带来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提高,资本缺乏型农户更倾向于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提高。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刘祚祥  孙良媛  黄权国  
利用修正的S-W模型论证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与其风险及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农业保险,分别考察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利率、风险及贷款人收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岳阳市辖内六县市的调查案例和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降低了农村信贷配给,降低了信贷机构风险并增加了信贷机构收益,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朋  胡宜挺  
探究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2004—2017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在详细梳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模型、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7年新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从0.341上升到0.610,乡村经济发展综合得分从0.343上升到0.516,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疆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优于南疆地区,且南北疆的差距呈拉大趋势。总体来说,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北疆地区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南疆地区。新疆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地集约化利用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系统规划,坚持两大战略协调驱动,积极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由南开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李竞能教授主持的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哲学社会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人口城市化模式与发展道路》阶段性成果研讨会于1988年6月14日—18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召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及湖南省等人口研究所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供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宾伟华  
本文运用经济金融相关系数法和民间资金供需模型,对岳阳民间融资规模从广义口径和狭义口径分别进行了测算,揭示了岳阳民间融资发展时序特点,通过测算发现:岳阳民间融资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但自2010年开始,岳阳民间融资加速发展,2012年达到峰值。而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都非常关注的狭义民间融资规模,约占广义民间融资规模的2/5左右。民间融资的过快发展将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一定负面效应,后段需要重点关注和防范的是民间融资领域的相关风险,加强民间融资领域的规范和管理,使其平稳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似乎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对立的"另一片天地":乡村建设美丽了,村民留下了,又何须城镇化呢?然而,细细琢磨,却也不难悟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也是一个乡村贴近城镇的"类化"而不"同质"的过程。怎样才算"美丽乡村"?简单地说,至少得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或其他特色产业——贫穷的乡村不可能保持真正的美丽;二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脏乱的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红丹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的经济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同样也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它所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转型与发展,所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转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内容。根据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动力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满足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悦斐  杨新海  
以苏南乡村地区城镇化历程为切入点,发现苏南乡村地区经历了以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区建设和新农村社区建设为代表的三大城镇化阶段,经济腾飞的同时部分村庄逐渐没落,陷入"被动式"城镇化困境,因此提出"主动式"城镇化概念并赋予其内涵,即"自主、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微撤并、引低碳、溯本源、固主体和新制度"五位一体的"主动式"城镇化策略,最后以无锡市锡北镇斗山地区为例,通过实践实现苏南"主动式"城镇化复兴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