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9)
- 2023(7907)
- 2022(6142)
- 2021(5523)
- 2020(4382)
- 2019(10015)
- 2018(9888)
- 2017(19506)
- 2016(10691)
- 2015(12229)
- 2014(12505)
- 2013(12177)
- 2012(11342)
- 2011(9991)
- 2010(10285)
- 2009(9603)
- 2008(9745)
- 2007(9063)
- 2006(8386)
- 2005(7855)
- 学科
- 济(47715)
- 经济(47656)
- 管理(27248)
- 业(25676)
- 企(19387)
- 企业(19387)
- 方法(17716)
- 中国(17373)
- 数学(15290)
- 数学方法(15106)
- 银(14553)
- 制(14552)
- 银行(14542)
- 行(13625)
- 农(13431)
- 贸(13431)
- 贸易(13422)
- 易(13145)
- 财(11633)
- 出(11271)
- 地方(11271)
- 业经(10403)
- 融(9362)
- 金融(9362)
- 度(8998)
- 制度(8992)
- 农业(8935)
- 学(8538)
- 口(8065)
- 出口(8062)
- 机构
- 大学(156146)
- 学院(153928)
- 济(65982)
- 经济(64395)
- 管理(55142)
- 研究(54425)
- 中国(46618)
- 理学(46145)
- 理学院(45569)
- 管理学(44662)
- 管理学院(44391)
- 京(34389)
- 科学(32272)
- 财(32204)
- 所(27301)
- 农(26404)
- 中心(25680)
- 财经(25167)
- 江(24981)
- 研究所(24406)
- 经(22919)
- 经济学(22184)
- 北京(21557)
- 范(21034)
- 业大(21002)
- 师范(20835)
- 农业(20739)
- 州(20197)
- 经济学院(20075)
- 院(19617)
- 基金
- 项目(98030)
- 科学(77536)
- 基金(72436)
- 研究(70677)
- 家(63013)
- 国家(62503)
- 科学基金(53728)
- 社会(47554)
- 社会科(45149)
- 社会科学(45138)
- 基金项目(37709)
- 省(36594)
- 自然(33344)
- 自然科(32636)
- 自然科学(32631)
- 教育(32136)
- 自然科学基金(32016)
- 划(30978)
- 资助(29806)
- 编号(27627)
- 成果(22848)
- 重点(21920)
- 部(21903)
- 发(21327)
- 国家社会(20650)
- 课题(19461)
- 创(19066)
- 教育部(19043)
- 大学(18235)
- 科研(18178)
共检索到250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励雅 朱晓宁
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关键思路。针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及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特征,以出行链为分析单元,构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首先,依据已有研究基础,确定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三类因素,提出描述诸影响因素与出行方式之间关系的若干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辨识与修正,最终得到了个人与家庭属性、土地利用、出行链等各类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对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芸芳 陈丽华
城市交通有早高峰与晚高峰之分,我国城市晚高峰有区别于早高峰的不同特征。因为晚高峰不需要像早高峰一样考虑直接迟到成本,只需要考虑相对晚到成本,如身体上的疲劳,晚间休息活动时间的减少等因素;并且在大城市,会分流一部分人群在回家前参加晚间活动。本文对晚高峰的这些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运筹学最优化方法建立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的基于地铁多方式经济出行模型并进行求解,对城市地铁出行经济模式和地铁站联合运营自行车及私家车停车场定价给出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运筹学 城市地铁 晚高峰 经济出行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汪芸芳 陈丽华
世界各大型城市中,交通拥堵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病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大中城市由于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倡导利用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的通勤方式可避免这类问题,同时地铁有经济性及准时性的优势。通过地铁私家车换乘、地铁自行车换乘等方式避免部分城市及郊区地铁线路覆盖不足的问题,达到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对此假设建立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及研究,对辅助交通设施定价给出了参考意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峰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停车收费现状的调查,指出影响停车收费价格制定的因素,通过对驾车出行人群支付停车费用的意愿分析,证明了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制定合理停车收费标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停车收费 交通行为 意愿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清 陶小马 杨鹏
本文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基本行为特征出发,将居民出行总成本分为出行货币成本、出行时间厌恶成本、出行时间机会成本三部分,采用经济学局部均衡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按照出行成本最小化原则设定目标函数,并引入城市空间规模、收入水平、交通政策、交通状况等外生变量,分析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内生决定与外生影响机制及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市空间规模扩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仅通过增加道路资源供给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的交通政策,都将促使居民选择以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主要指私人小汽车)为主的出行方式组合,并提高居民出行的碳排放水平;公交票价优惠、缩短居民公交出行时间等"公交优先"的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英 谢太峰
城市公交是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以及减少污染的最有效的出行方式。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城市公交、建设资源节约型北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节约 现状 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维军 罗玉
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发展"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居民广泛参与和行动。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否会影响其出行方式,促进其低碳出行呢?基于620位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探讨了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其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出行方式没有积极影响;(2)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主要受性别(X1)、年龄(X3)、家庭平均月收入(X5)、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居住地与目的地的距离(X10)因素影响,其中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影响最大...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气候变化 风险 认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丹凤 隽志才 高晶鑫
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全面考察个体属性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进而研究选择特定出行方式人群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居民使用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学属性包含性别、从事的行业是否是服务业、月收入和网龄;每天上网时间高于两个小时的人群一般都更倾向于采用健康型和环保型的出行方式;每天上网时间处于中等水平(2~6小时)的高收入人群相比其他人群更倾向于选择机动类出行方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芳 王定红 连海涛 李高梅
为改进现有游憩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提高游憩出行方式预测精度,对河北省武安市主城区6个公园绿地内游憩者出行方式选择的意愿开展调查。利用卡方检验对出行方式选择与影响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变量,随后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各变量对城市居民游憩出行方式选择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出行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出行目的地、出行者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出行耗时、出行目的及出行频率等对游憩行为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海涛 赵霞 罗赤
揭阳市区存在大量的传统潮汕水乡村落,面临快速城市化的巨大挑战。从历史—空间和社会—空间角度分析传统风貌聚落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对维系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意义,提出划定潮汕水乡风貌保护区、创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型空间以及塑造水网、绿道网和传统风貌建筑网"三网"合一的公共空间网络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关键词:
揭阳 潮汕水乡 祠堂 新型空间 特色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率10多个百分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城市规模应根据其发展需要与可能,鼓励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风,稳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城市化 战略选择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海清 谷树忠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应成为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出发点。从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和就业吸纳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筛选出了若干发展潜力大、就业吸纳能力强的行业;并指出这些行业在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重点扶持。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城市化 就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慎勇扬,叶艳妹
文章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以开发商的角度,建立房地产开发过程的获利模型,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不同开发方式对开发商收益的影响,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用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临界点,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对临界点的影响及其与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方式及城市边界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建设用地开发方式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琳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撤县设区这一区划调整在过去一段时间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通过采集1995—2006年间所有的撤县设区样本,将撤县设区区分为主动适应型与被动调整型两大类,就能够较好地展现过去一段时间撤县设区现象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主动适应型的撤县设区较好地顺应了市场机制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更有可能与城市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而被动调整的撤县设区则由于通常并没有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会与城市化的发展背道而驰。
关键词:
撤县设区 主动适应 被动调整 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汤爽爽
本文概述了法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光荣30年"期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法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政策、乡村土地政策、乡村发展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方面。并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试图给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中国以借鉴。
关键词:
乡村政策 城市化进程 法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