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6)
- 2023(15541)
- 2022(13220)
- 2021(12550)
- 2020(10354)
- 2019(24086)
- 2018(23969)
- 2017(45540)
- 2016(25000)
- 2015(28426)
- 2014(28426)
- 2013(27842)
- 2012(25854)
- 2011(23119)
- 2010(23022)
- 2009(21082)
- 2008(20577)
- 2007(17863)
- 2006(15673)
- 2005(13947)
- 学科
- 济(102634)
- 经济(102521)
- 管理(67592)
- 业(62412)
- 企(50160)
- 企业(50160)
- 方法(43850)
- 数学(37948)
- 数学方法(37502)
- 中国(31400)
- 农(28035)
- 业经(22455)
- 地方(22345)
- 财(22341)
- 学(22188)
- 贸(19619)
- 贸易(19606)
- 易(19025)
- 农业(18555)
- 制(18119)
- 理论(16413)
- 环境(16016)
- 和(15652)
- 银(14750)
- 银行(14707)
- 技术(14433)
- 融(14104)
- 金融(14101)
- 行(14049)
- 发(13770)
- 机构
- 大学(354827)
- 学院(349738)
- 济(141074)
- 经济(137993)
- 管理(135349)
- 研究(123403)
- 理学(116933)
- 理学院(115515)
- 管理学(113437)
- 管理学院(112824)
- 中国(92467)
- 京(79745)
- 科学(77201)
- 所(61883)
- 财(61655)
- 研究所(56674)
- 农(56536)
- 中心(55139)
- 业大(52301)
- 北京(51276)
- 财经(49897)
- 江(49719)
- 范(48830)
- 师范(48398)
- 经(45528)
- 院(45063)
- 农业(44387)
- 经济学(42879)
- 州(40677)
- 师范大学(39629)
- 基金
- 项目(240756)
- 科学(188941)
- 研究(175914)
- 基金(175002)
- 家(152831)
- 国家(151588)
- 科学基金(129670)
- 社会(111146)
- 社会科(105114)
- 社会科学(105088)
- 基金项目(93230)
- 省(90684)
- 自然(83833)
- 自然科(81896)
- 自然科学(81877)
- 自然科学基金(80373)
- 教育(79814)
- 划(77852)
- 资助(71697)
- 编号(71235)
- 成果(58313)
- 重点(53674)
- 部(53172)
- 发(51586)
- 课题(49261)
- 创(48943)
- 国家社会(45987)
- 创新(45781)
- 科研(45533)
- 教育部(45464)
- 期刊
- 济(154963)
- 经济(154963)
- 研究(106399)
- 中国(68005)
- 学报(57162)
- 科学(53013)
- 农(51878)
- 管理(49117)
- 财(45151)
- 大学(43407)
- 教育(40856)
- 学学(40241)
- 农业(36366)
- 技术(29614)
- 融(28429)
- 金融(28429)
- 经济研究(24778)
- 财经(24032)
- 业经(23700)
- 问题(21909)
- 图书(20713)
- 经(20673)
- 业(19451)
- 贸(16882)
- 资源(16856)
- 科技(16674)
- 版(16485)
- 理论(16471)
- 技术经济(16427)
- 现代(16119)
共检索到517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美辰 邓浩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位于城市边缘且相对稳定的大型公墓被不断蔓延的建成区所包围,不可避免地在“土地财政”和地产资本的压力下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进行迁移。文章以南京为例,梳理在城市形态快速演变周期内城市公墓迁移的现象和规律性特征并解析其背后的动因。在东方生死观念下,城市公墓曾经作为人为的固结线限定了城市的自由扩张,随后在城市发展的巨大压力下被瓦解,迁移后形成新的固结线并发挥作用。
关键词:
城市公墓 边缘带 固结线 形态演变 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厉伟 李银 但承龙 黄贤金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一般性表述,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粮食安全评价、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等几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下,南京市的土地持续利用状况总体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指标体系内部某些领域的评价则较以往有着很大的退步。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持续利用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吕宏军
近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87、1998、2000年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专题信息提取,结合GIS技术,获得研究区1987-1998,1998-2000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全面分析了南京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13年来,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以大量蚕食耕地而显著增加,年均增幅达到1.92%;耕地...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余茂军 汤茂林
《资本城市化》是哈维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资本转换的观点极具冲击力,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前沿观点,在学术界内外影响较大。资本转换理论在直觉上与逻辑上是精确、严密的,但至今只是抽象的理论假说,对该理论进行实证尝试者较少。本文在我国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以南京为例,运用三种独立方法并结合四个特别的数据集,分析南京城市化过程中资本转换现象,重新探讨资本城市化理论。结果表明:南京在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资本转换现象且规模较大,但相对欧美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蒋依依 李正国 张小飞 李卫锋 岳隽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江宁区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区总体土地利用效益适中且基本协调,但各乡镇间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显著。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将全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协调区、高效基本协调区、高效不协调区、中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中效不协调区与低效基本协调区等七大土地利用效益类型区,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的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周永博
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化对城市旅游规模差异产生深刻影响。运用区域规模差异的相关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对南京都市圈建设10年(2001—2010)的城市旅游规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都市圈城市旅游总体发展态势不均衡,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明显,但相对差异呈缩小态势;城市旅游规模首位度异常明显,城市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都市圈城市旅游的总体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区域旅游亟需深化合作,寻求协同发展。基于这一前提,从完善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借力行政区划调整、打造跨地区的特色旅游线路、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协作渠道、塑造区域一体化旅游形象等角度提出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旅游规模差异 南京都市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薇 张涵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关键词:
城市化 途径 南京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实践表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仍然是构成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分类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状态,不难发现中国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基于符合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引导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乡形态进一步合理化,最终通过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市结构布局,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詹美旭 葛幼松
从南京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过程分析入手,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城市用地效益的指标体系。以1995年各指标数据为基准,进行标准化后得到了1995~2004年各指标的具体变化数值,改变传统测定指标权重方法,采用改进的信息熵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数据加权的方式量化得到了1995~2004年城市用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结果表明:1995~2004年南京城市用地扩展规模偏大,扩张速度偏快,并出现了局部发展失衡,但总体上城市用地的综合效益不断改善。南京市已从注重经济增长进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阶段,其中土地的经济效益呈现阶段性提升的特征,社会、环境效益则持续改善,但工业用...
关键词:
空间扩张 用地效益 信息熵法 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连义 江南 窦鸿身
城市化地区湿地的退化和消失是全球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采用5期南京地区Landsat MSS和TM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土地利用及野外踏查资料,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南京湿地,分析1979年—2004年来南京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京湿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总量由397.91km2下降到363.66km2,共减少34.25km2。江洲湿地变化较小,到2004年在各类型湿地中所占比重最大。乡村内河流湿地是各湿地类型中变化最大的;城乡交错带内湖泊、河流湿地数量由于城市扩张,变化频繁;城市内湖泊湿地面积变化较小。各阶段中南京湿地都有不同数量转变为城市建设用...
关键词:
城市化 湿地 变化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禕 沈晓艳 龚海涵 黄贤金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市属开发项目在城市边缘区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江北地区开发主体的整合与统筹,提升了边缘区开发主体和项目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而推动了江北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演变 机制 管治 南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嵇欣
低端经济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低收益、低环境成本的特点,在范畴上包括非正规经济与地下经济的部分内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由于有庞大的低端需求,低端经济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但由于低端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要从扶持非正规经济、打击地下经济、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在政策、制度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
低端经济 非正规经济 地下经济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能源消费 城市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玲玲 曹杨 易琳 刘会玉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是城市旅游与景观生态共同的研究热点。研究以南京为例,利用Arc GIS技术,以累积耗费距离及旅游地景观演化模型为分析手段,探讨了研究区自1991年以来的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问题。结果表明:(1)1991~2003年,旅游景观比重减少而非旅游景观增加;2003~2014年,旅游景观比重增加而非旅游景观递减。景观演化表现为先后台化再旅游化的特征。(2)河湖水面、公园与绿地、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日趋规则化,林地、交通用地景观形状复杂度不断提升,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且多样性先上升后下降,表现出快速、高度城市化过程。(3)根据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荫莉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S型曲线数学方程式的研究表明,存在S型曲线核是中国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的重要特征,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样沿着S型曲线轨迹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S型曲线 S型曲线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