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5)
2023(12868)
2022(10632)
2021(9465)
2020(7966)
2019(17906)
2018(17894)
2017(34150)
2016(18971)
2015(21256)
2014(21186)
2013(20630)
2012(18866)
2011(17008)
2010(17219)
2009(16215)
2008(15783)
2007(14242)
2006(12441)
2005(11162)
作者
(56450)
(47272)
(47115)
(44983)
(29710)
(22711)
(21609)
(18415)
(17747)
(16763)
(15946)
(15903)
(15003)
(14755)
(14680)
(14586)
(14585)
(13913)
(13716)
(13590)
(11790)
(11561)
(11505)
(10813)
(10589)
(10550)
(10426)
(10357)
(9529)
(9504)
学科
(79313)
经济(79247)
管理(48375)
(45477)
(34612)
企业(34612)
方法(32947)
数学(28982)
数学方法(28697)
(23917)
中国(23545)
(18831)
地方(17551)
业经(17243)
(17175)
农业(15873)
(14281)
贸易(14278)
(13783)
(13340)
环境(12354)
理论(11872)
(11281)
(11210)
(10753)
银行(10701)
(10303)
财务(10270)
财务管理(10241)
(10226)
机构
学院(270756)
大学(269156)
(106105)
经济(103614)
管理(98313)
研究(95039)
理学(84458)
理学院(83332)
管理学(81617)
管理学院(81110)
中国(69928)
科学(62274)
(58238)
(53140)
(49527)
(46579)
研究所(45395)
业大(44606)
中心(43702)
农业(42344)
(41965)
(37857)
财经(37579)
师范(37449)
北京(35821)
(34572)
(34013)
(33191)
经济学(32821)
师范大学(29998)
基金
项目(183307)
科学(142970)
基金(131302)
研究(130387)
(116214)
国家(115304)
科学基金(97454)
社会(81887)
社会科(77508)
社会科学(77482)
(72931)
基金项目(70033)
自然(63692)
自然科(62187)
自然科学(62171)
(61935)
自然科学基金(61023)
教育(59925)
编号(53828)
资助(52365)
成果(42905)
重点(42163)
(40698)
(39282)
课题(37500)
(37268)
科研(35535)
创新(34984)
计划(34776)
国家社会(33867)
期刊
(118032)
经济(118032)
研究(75193)
中国(53822)
(48731)
学报(47141)
科学(43121)
(35777)
大学(34133)
农业(33071)
管理(32601)
学学(32181)
教育(28453)
技术(22195)
(21205)
金融(21205)
业经(20875)
经济研究(18989)
财经(17912)
(17722)
问题(17406)
(15505)
资源(14582)
(14250)
图书(13985)
技术经济(12663)
商业(12609)
(12523)
现代(12412)
科技(12351)
共检索到39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蒋兴  李志刚  闫小培  周素红  
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因子、人口因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因子;应用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等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蒋兴  闫小培  李志刚  黄鹄  
论文以深圳为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数据、详查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数字地形模型、格网、缓冲区和空间叠加等GIS分析技术以及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结构及空间特征,定量阐释了深圳各类型土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出了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揭示了自然和人文影响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和方向,丰富和拓展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吕宏军  
近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87、1998、2000年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专题信息提取,结合GIS技术,获得研究区1987-1998,1998-2000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全面分析了南京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13年来,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以大量蚕食耕地而显著增加,年均增幅达到1.92%;耕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华  李贵才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主体以及土地利用利益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过于强调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在手段上过于强调指标的刚性控制,很难适应现阶段发展的需要。研究认为,在当前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形势下,土地利用的规模、权属、时序应当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转型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深圳的实际经验,从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边界、完善土地权属管理、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土地供应时序三个方面研究提出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转型的方向与措施建议,以期为土地利用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菁  谢晓玲  
利用2003—2007年海西的遥感和统计资料,根据海西的城市化发展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选取12个影响海西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构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因子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海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①在影响指标体系的相关性分析中,所选取的指标基本上都与海西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特别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及城市化水平等因子。②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进出口总额、非农业人口比重、总人口等因素成为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更的重要影响因素。③人口、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未来海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调整好城市发展中的各因素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蒋兴  闫小培  何邕健  李志刚  
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等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宏观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开发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交通线路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和骨架,在交通线路的带动下形成了西部、东部和中部等3条沿交通轴线的"带形"城镇空间密集区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其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较强的影响,沿线区域土地利用重新时空分布,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发现,深圳开放式交通线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肖磊  
以深圳市龙岗区为研究区,通过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Moran’s I指数来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用地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用地除园地保持增长外均逐渐减少,面积最大的林地是各类新增用地尤其是园地的主要土地来源;建设用地持续扩张,除林地外未利用土地是其主要来源,而在2000年后建设用地扩张大量侵占园地与耕地;各类用地均呈分散趋势;建设用地将成为主导用地类型,其余类型用地均显著减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在规划影响下工矿仓储用地与居住用地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园地在占有林地空间的同时被建设用地侵蚀,而短期呈现难以持续的增长势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雪微  王士君  宋飏  冯章献  
利用长春市1995、2005和2009年遥感影像图及相关统计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及SPSS统计分析方法,总结14年长春市交通演变规律以及三个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长春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关系。研究认为:11995—2009年交通对城市土地扩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生产要素的外迁以及建设用地的扩张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2沿交通干线建设用地与耕地扩张呈现明显的廊道效应,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的流失与交通线的距离关系越来越密切,距交通沿线距离越近,建设用地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反之建设用地所占比重逐渐减少;3长春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沿对外交通和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干线成为建设用地的主要扩展轴。交通要素成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交通干线不断延伸,造成建设用地盲目扩张,耕地逐渐流失。因此,长春市未来发展中应适当优化城市交通建设格局,稳定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速率,以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亮  张明斗  徐建刚  孙东琪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效率指数、信息熵及均衡度,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有序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快速城市化发展10年来,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整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测度得知,鲁中和鲁北的济南、潍坊等18个地市Malmquist指数大于1,属于有效增长型;青岛、威海、济宁等9个市Malmquist指数小于1,为无效增长型,此外,临沂市为强无效增长型。②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报酬测度得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青岛、淄博、东营、日照4个市实现了土地利用DEA有效,土地利用规模报酬不变;2012年样本的静态测算中青岛、淄博等11个市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潮洛濛  翟继武  韩倩倩  
以呼和浩特市绕城高速公路内为研究区域,利用1987年和1997年的TM,2006年的UTM遥感数据,对呼和浩特市城市扩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用地1987—2006年间逐年增加,而耕地是城市扩展的主要来源;其间部分牧草地、弃置地、水域主要转化为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呼和浩特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城市人口增加、开发区建设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秀兰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 ,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 ,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人口与土地利用动态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立了人口与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定量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阶段人口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与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 ,同时也可用于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 ,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睿璞  关江华  
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深圳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演变过程;土地利用系统压力指数总体变化平稳,而系统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性评价综合指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说明城市环境与土地利用健康状况紧密相关。指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用地政策应注重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璟  方伟华  史培军  卓莉  
以深圳市布吉河流域为例,系统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流域水文过程,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布吉河流域土地利用进行分类的结果表明1980—2005年期间该流域的耕地、林地及灌草地的比例由93.54%减少为34.79%,而城镇用地由1.65%增至54.25%;在对SWAT(Soil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在布吉河流域的应用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要素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条件的不同可导致流域水文过程发生极大的差异:以2005年的土地利用作为输入与以1980年的土地利用作为输入相比,流域蒸散发量、土壤水含量和地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兴榆  黄贤金  赵小风  陆汝成  刘欣  
研究目的:利用江苏省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江苏省近1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研究方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量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研究结果:(1)1997—2006年,江苏省各地市中扬州市的土地利用最为活跃,而连云港市的土地利用最不活跃。(2)全省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3)全省区域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4)DEA弱有效和DEA非有效区域应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水平。研究结论:DEA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并有效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华春  周汝佳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以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式、景观格局特征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其中耕地是盐城海岸带的优势类型,虽然近年来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是区域景观基质类型,均占总面积的78%以上;海岸带景观水平趋于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更加复杂化、分散化和多样化;研究区北部景观水平特征指数较中部、南部为高。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带来的利益差异是导致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