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0)
- 2023(10655)
- 2022(8390)
- 2021(7777)
- 2020(6005)
- 2019(13709)
- 2018(13722)
- 2017(25922)
- 2016(14156)
- 2015(15678)
- 2014(15599)
- 2013(15532)
- 2012(14138)
- 2011(12667)
- 2010(13119)
- 2009(12211)
- 2008(11659)
- 2007(10440)
- 2006(9628)
- 2005(8631)
- 学科
- 济(62567)
- 经济(62510)
- 农(46742)
- 业(43162)
- 农业(31277)
- 管理(31066)
- 地方(21698)
- 中国(20961)
- 业经(18872)
- 企(18252)
- 企业(18252)
- 方法(16648)
- 数学(14524)
- 数学方法(14395)
- 发(13725)
- 环境(12754)
- 制(11989)
- 学(11704)
- 农业经济(10855)
- 发展(10794)
- 展(10781)
- 贸(10383)
- 贸易(10376)
- 易(9996)
- 财(9322)
- 村(9311)
- 农村(9285)
- 服务(9266)
- 土地(9055)
- 地方经济(8872)
- 机构
- 学院(199739)
- 大学(191748)
- 济(81971)
- 经济(80068)
- 管理(73963)
- 研究(72829)
- 理学(63502)
- 理学院(62690)
- 管理学(61566)
- 管理学院(61218)
- 农(54810)
- 中国(54734)
- 科学(46545)
- 农业(41652)
- 京(41631)
- 所(37165)
- 业大(37091)
- 江(36569)
- 中心(34704)
- 研究所(33923)
- 财(32402)
- 范(29175)
- 师范(28912)
- 省(26670)
- 州(26062)
- 院(25871)
- 农业大学(25702)
- 财经(25303)
- 北京(24765)
- 科学院(24075)
- 基金
- 项目(139486)
- 科学(109810)
- 研究(105086)
- 基金(98599)
- 家(86447)
- 国家(85621)
- 科学基金(72832)
- 社会(67989)
- 社会科(63878)
- 社会科学(63860)
- 省(58450)
- 基金项目(53799)
- 划(46432)
- 教育(44844)
- 编号(44751)
- 自然(44683)
- 自然科(43433)
- 自然科学(43426)
- 自然科学基金(42569)
- 资助(36572)
- 成果(34686)
- 发(34118)
- 重点(31703)
- 农(31555)
- 课题(30452)
- 部(29468)
- 创(28715)
- 国家社会(28086)
- 发展(27960)
- 展(27542)
- 期刊
- 济(103497)
- 经济(103497)
- 农(58738)
- 研究(55873)
- 中国(44565)
- 农业(39961)
- 学报(32167)
- 科学(30585)
- 大学(24837)
- 业经(24046)
- 学学(23496)
- 管理(21663)
- 财(20925)
- 融(20267)
- 金融(20267)
- 教育(19605)
- 业(19113)
- 问题(16588)
- 技术(16098)
- 农业经济(14135)
- 农村(14071)
- 村(14071)
- 资源(13859)
- 经济研究(12854)
- 版(11817)
- 图书(11669)
- 世界(11222)
- 财经(11129)
- 经济问题(11050)
- 现代(10144)
共检索到306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佩颖 刘平养 徐露怡
长期以来,江南地区的农田、水系、河网在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哺育了光辉灿烂的水乡文明。但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田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却完全丧失了。通过对传统江南水乡农田生态服务变迁及驱动因素的分析,发现快速城市化不但导致农田面积的大幅度缩小、质量退化和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大幅增加,还使农村被边缘化,从而根本上改变了江南农村人与自然、人与水、人与土地协调发展的关系。本文提出,应结合江南地区城市群的对生态安全和生态服务的强烈需求,推动江南地区小规模农业向服务农业转变,并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扶持各种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行为的延续和发展,重建江南水乡农田水系的生态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希哲,侯杨方
本文以《澄江范氏家谱》为基本研究资料,结合其它的史料,对明清时期600年间江南范氏家族的出生、死亡、增长波动等人口现象,以及影响它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了范氏家族的人口发展规律。研究表明,中国明清时期自然生育率状态下江南地区家庭生育子女数在5~6之间,除少数特殊年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人口变动主要受外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以清初与太平天国战争影响为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亚利 李贵才 刘青 龚华
从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建设用地扩张三方面梳理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地区工业化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更为复杂,城乡空间相互作用已超越传统城乡关系理论能解释的范围。另外,受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影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联系方向更为广阔和多元,生产要素在乡村地区不断发生重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向复杂、分化多元的方向变迁。同时,各地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水平差异也使得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变迁具有区域差异。因此,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探索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规律,提炼不同城市化水平及模式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乡村聚落 空间结构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家涛
为巩固统治,清王朝根据江南地区河网密布的现实交通环境设立了水驿。水驿多临河而建,借助驿路勾连,呈现出"三段一环"的分布格局,且与其所具有的建设交通网络、传递文报、递送公务人员与外使朝贡、调防军队、运输饷银、发展地区经济等六大功能紧密相连。从江南水驿的设置入手,梳理江南地区水驿驿路,并探析水驿分布格局,进而解读江南水驿的功能,可以再现清王朝在江南区域驿传机构的原貌。
关键词:
江南地区 水驿 驿传机构 清代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建勤
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好游成风。文人专心于游事,固然是其习性所使,但事实上也与他们的人生遭际不无关联。而文人们的寻幽探胜、流连风景活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文人 旅游 江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家涛
为巩固统治,清王朝根据江南地区河网密布的现实交通环境设立了水驿。水驿多临河而建,借助驿路勾连,呈现出"三段一环"的分布格局,且与其所具有的建设交通网络、传递文报、递送公务人员与外使朝贡、调防军队、运输饷银、发展地区经济等六大功能紧密相连。从江南水驿的设置入手,梳理江南地区水驿驿路,并探析水驿分布格局,进而解读江南水驿的功能,可以再现清王朝在江南区域驿传机构的原貌。
关键词:
江南地区 水驿 驿传机构 清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兆敏 张健明 魏宗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以往仅以政府投入单方面目标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进行评价的方式已不能全面评价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状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基于人口学视角,根据相关理论及学者的研究,建立了评价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三层框架体系,分别从有效供给、有效分配、有效利用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框架,希望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化 有效性 上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建国 张锦鹏
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利用已达到了"地尽其利","不遗余力"。但因人地矛盾加剧和农业技术进步,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裕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多"转为他业",并表现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和利用,表明宋代劳动力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趋向于优化发展。通过宋代农村劳动力利用中所发生的这些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唐宋大变革时代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和发展,但也不能因宋代农村劳动力有向其它产业流动的趋势而过高估计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涛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且有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等问题。农村里青壮年很少,剩余的都是"老残妇幼"的问题,客观上都导致了"农民荒"现象的发生。农民荒问题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际地位和外交自主,同时也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及促进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契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岩 李彭元
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以“接收”为名掠夺江南地区文献,重要文献被运到日本,而被日军视为所谓“违禁”书籍被销毁,部分文献“归还”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接收文献被“分让”给日伪机构。被掠去日本的江南文献,只有少部分战后归还中国。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 文献掠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江南是唐代最重要的麻布生产中心。据《新唐书·地理志》相关资料可知,唐天宝间江南地区每户实有麻田12亩;又据《通典·食货典》等资料推算得知,天宝十四载(755)江南地区课户与不课户的比例分别约占当时总户数的60%和40%,进而可计算出唐天宝间江南地区年产麻布凡27 626 745.6端。唐代江南地区对麻布的需求紧迫而多样,一是可输纳赋税,二是充着衣料,三是成为日常用品(如布囊、麻袋等)的材料,四是充当货币职能等。江南地区麻布的产量及社会需求,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关键词:
唐天宝间 江南地区 麻布产量 社会需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江南是唐代最重要的麻布生产中心。据《新唐书·地理志》相关资料可知,唐天宝间江南地区每户实有麻田12亩;又据《通典·食货典》等资料推算得知,天宝十四载(755)江南地区课户与不课户的比例分别约占当时总户数的60%和40%,进而可计算出唐天宝间江南地区年产麻布凡27 626 745.6端。唐代江南地区对麻布的需求紧迫而多样,一是可输纳赋税,二是充着衣料,三是成为日常用品(如布囊、麻袋等)的材料,四是充当货币职能等。江南地区麻布的产量及社会需求,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
唐天宝间 江南地区 麻布产量 社会需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涤湘 邓雅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问题 土地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河
2006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中央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一些人认为近期的政策不好把握,如何理解?如何处理?从理论和政策目的上讲,城镇化的过程是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的过程,但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城镇和农村住宅大建设的双热局面,浪费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大尺度的历史扫描概略居民点演变的脉络,认为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人口向城镇迁移是主方向,新农村建设不是把现在的农村居民属地化,必须将农村居住人口降下来。针对不同状态的村庄设计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综合全国的经验整理出在中部地区有效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 战略与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