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3)
- 2023(16969)
- 2022(14186)
- 2021(13189)
- 2020(10777)
- 2019(24467)
- 2018(24445)
- 2017(46829)
- 2016(25626)
- 2015(28413)
- 2014(28302)
- 2013(27696)
- 2012(25059)
- 2011(22459)
- 2010(22507)
- 2009(20717)
- 2008(20051)
- 2007(17453)
- 2006(15273)
- 2005(13554)
- 学科
- 济(98932)
- 经济(98810)
- 管理(71909)
- 业(68179)
- 企(55422)
- 企业(55422)
- 方法(42913)
- 数学(36106)
- 数学方法(35659)
- 中国(29878)
- 农(26989)
- 财(25096)
- 学(23672)
- 业经(23641)
- 地方(20787)
- 制(19242)
- 理论(19083)
- 农业(17998)
- 贸(17483)
- 贸易(17474)
- 易(16900)
- 和(15913)
- 银(15697)
- 银行(15655)
- 务(15476)
- 财务(15397)
- 财务管理(15368)
- 环境(15098)
- 技术(15045)
- 行(14932)
- 机构
- 大学(357740)
- 学院(355509)
- 管理(138842)
- 济(136523)
- 经济(133203)
- 理学(120161)
- 研究(119369)
- 理学院(118764)
- 管理学(116550)
- 管理学院(115893)
- 中国(87050)
- 京(76760)
- 科学(75669)
- 财(63645)
- 所(59473)
- 农(56603)
- 研究所(54334)
- 中心(53596)
- 业大(53193)
- 江(51819)
- 财经(51061)
- 范(49250)
- 师范(48792)
- 北京(48092)
- 经(46467)
- 农业(44380)
- 院(43916)
- 州(42784)
- 经济学(41315)
- 师范大学(39454)
- 基金
- 项目(246472)
- 科学(193543)
- 研究(180355)
- 基金(178067)
- 家(155440)
- 国家(154150)
- 科学基金(132352)
- 社会(113459)
- 社会科(107343)
- 社会科学(107314)
- 省(95908)
- 基金项目(94422)
- 自然(85782)
- 自然科(83796)
- 自然科学(83776)
- 教育(82529)
- 自然科学基金(82242)
- 划(81042)
- 编号(74320)
- 资助(72068)
- 成果(60753)
- 重点(55131)
- 部(53261)
- 发(52432)
- 课题(50946)
- 创(50756)
- 创新(47324)
- 科研(46958)
- 国家社会(46575)
- 项目编号(45956)
- 期刊
- 济(150100)
- 经济(150100)
- 研究(104501)
- 中国(66792)
- 学报(58276)
- 科学(52563)
- 农(51705)
- 管理(49685)
- 财(47754)
- 大学(43784)
- 教育(42803)
- 学学(40826)
- 农业(35767)
- 技术(29552)
- 融(29097)
- 金融(29097)
- 业经(25070)
- 财经(24592)
- 经济研究(24424)
- 图书(23940)
- 经(21053)
- 问题(20752)
- 业(18076)
- 科技(16958)
- 理论(16883)
- 版(16854)
- 书馆(16738)
- 图书馆(16738)
- 现代(16270)
- 技术经济(15712)
共检索到516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兆敏 张健明 魏宗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以往仅以政府投入单方面目标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进行评价的方式已不能全面评价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状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基于人口学视角,根据相关理论及学者的研究,建立了评价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三层框架体系,分别从有效供给、有效分配、有效利用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框架,希望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化 有效性 上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河
2006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中央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一些人认为近期的政策不好把握,如何理解?如何处理?从理论和政策目的上讲,城镇化的过程是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的过程,但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城镇和农村住宅大建设的双热局面,浪费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大尺度的历史扫描概略居民点演变的脉络,认为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人口向城镇迁移是主方向,新农村建设不是把现在的农村居民属地化,必须将农村居住人口降下来。针对不同状态的村庄设计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综合全国的经验整理出在中部地区有效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 战略与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涤湘 邓雅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问题 土地财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芬 王慧敏 张行南
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相应地,洪涝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了。在这种大环境下,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洪减灾对策来降低洪涝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笔者认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防洪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高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占地面积、铺设楼顶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做好防洪规划、加强防洪评价,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普及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
关键词:
城市化 洪涝灾害风险 防洪减灾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广大流动人口的工作及住宿经常变换,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信息难以跟踪掌握,也难以有效管理。这样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也无法为流动人口提供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因此,需要对流动人口的现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涛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且有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等问题。农村里青壮年很少,剩余的都是"老残妇幼"的问题,客观上都导致了"农民荒"现象的发生。农民荒问题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际地位和外交自主,同时也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及促进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契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伟 李广志
工业用地在城市化新增建设用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原因,西安工业用地存在布局混乱、产出效益低等问题,随着土地价格市场化,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利用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实地调研资料和统计资料,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缓冲区分析和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圈层分析、扇区分析和环交通线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工业空间圈层和扇区特征明显,工业用地呈郊区化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集聚"与"扩散"同在,前期以"扩散"为主,后期以"集聚"为主导,同时表现出对铁路依赖的减少和对城市快速路的青睐。最后,从加快工业集聚和促进工业郊区化的角度提出了优化西安工业用地布局的策略。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工业用地 时空演变 西安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咏嘉 于涛 罗小龙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为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重置倾向。文章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公共空间重置对城市空间、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城市碎片化系统地进行理论研究,并在与国外相近案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使我国城市更为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公共空间 重置 城市碎片化 转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亮 张明斗 徐建刚 孙东琪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效率指数、信息熵及均衡度,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有序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快速城市化发展10年来,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整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测度得知,鲁中和鲁北的济南、潍坊等18个地市Malmquist指数大于1,属于有效增长型;青岛、威海、济宁等9个市Malmquist指数小于1,为无效增长型,此外,临沂市为强无效增长型。②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报酬测度得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青岛、淄博、东营、日照4个市实现了土地利用DEA有效,土地利用规模报酬不变;2012年样本的静态测算中青岛、淄博等11个市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佩颖 刘平养 徐露怡
长期以来,江南地区的农田、水系、河网在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哺育了光辉灿烂的水乡文明。但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田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却完全丧失了。通过对传统江南水乡农田生态服务变迁及驱动因素的分析,发现快速城市化不但导致农田面积的大幅度缩小、质量退化和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大幅增加,还使农村被边缘化,从而根本上改变了江南农村人与自然、人与水、人与土地协调发展的关系。本文提出,应结合江南地区城市群的对生态安全和生态服务的强烈需求,推动江南地区小规模农业向服务农业转变,并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扶持各种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行为的延续和发展,重建江南水乡农田水系的生态服务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晓斌 周寅康 张鸿辉 殷少美 许彦曦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储备作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已在许多城市开展。从主要城市目前土地储备计划制定过程来看,普遍存在资金导向和项目需求问题,使其缺乏与城市发展规划间的协调,易导致区域整体利益下降。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储备与供应计划,改资金导向型为功能导向型,改项目需求型为规划引导型,通过土地储备制度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资产化、土地资产的资本化,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是土地储备计划研究的基本目的。论文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入手,利用GIS技术,进行了土地储备潜力分析与评价,并据此确定土地储备数量与时序,就如何合理制定土地储备计划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扩展 土地储备 指标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韩曜
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快服务创新,以适应人口城市化的转变。上海市虹口区"菜场书屋"项目是公共图书馆在推动社会管理方式转型、维护社区稳定、促进城市融入等方面作出的一种积极尝试。但是,其也遭遇了经费、管理、内容和方式上的困难与瓶颈。只有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项目化管理,优化内容,关注未成年人,加强数字化建设,"菜场书屋"项目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菜场书屋 公共文化服务 人口城市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蒋兴 李志刚 闫小培 周素红
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因子、人口因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因子;应用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等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土地利用变化 人文因素 深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蒋兴 闫小培 何邕健 李志刚
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等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宏观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开发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交通线路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和骨架,在交通线路的带动下形成了西部、东部和中部等3条沿交通轴线的"带形"城镇空间密集区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其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较强的影响,沿线区域土地利用重新时空分布,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发现,深圳开放式交通线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瑶 李书恒
基于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敏感性分析,结合西安市长安区从1991-2009年的GDP、人口、耕地和水田4个因素的变化获得长安区近20年来的生态安全指数、评价因素和安全指数变化趋势和生态安全敏感系数,结果表明长安区生态安全指数从1991年的0.69逐年上升至2009年的4.59,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生态安全指数对各因素敏感性最大的在1991-1997年是人口,系数为1.61;1998-2001年是GDP,系数为0.44;2002-2009年是耕地,系数为0.2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