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3)
2023(12548)
2022(10358)
2021(9496)
2020(7954)
2019(18738)
2018(18901)
2017(36869)
2016(20416)
2015(23399)
2014(23933)
2013(23503)
2012(21532)
2011(19272)
2010(19889)
2009(18509)
2008(18501)
2007(16976)
2006(14863)
2005(13538)
作者
(60372)
(50462)
(50160)
(48191)
(32086)
(24161)
(23089)
(19728)
(19028)
(18232)
(17125)
(17016)
(16213)
(15974)
(15865)
(15624)
(15419)
(14905)
(14652)
(14531)
(12564)
(12513)
(12481)
(11501)
(11421)
(11385)
(11357)
(11131)
(10271)
(10058)
学科
(91981)
经济(91906)
管理(54760)
(52495)
方法(41637)
(40876)
企业(40876)
数学(37193)
数学方法(36560)
中国(25431)
(25242)
地方(21563)
(20136)
业经(18753)
(17784)
农业(17085)
(15862)
贸易(15853)
(15628)
(15317)
理论(14803)
(12727)
银行(12694)
(12605)
(12189)
金融(12186)
环境(12108)
(12006)
(11905)
财务(11848)
机构
学院(296482)
大学(294897)
(120075)
经济(117279)
管理(110553)
研究(99138)
理学(94682)
理学院(93524)
管理学(91440)
管理学院(90892)
中国(74845)
(63556)
科学(62210)
(54577)
(51224)
(50407)
(46655)
中心(46380)
研究所(46284)
业大(44157)
财经(43191)
北京(39979)
(39959)
农业(39564)
师范(39563)
(38966)
(37627)
经济学(37495)
(35597)
经济学院(34039)
基金
项目(192758)
科学(150295)
研究(139542)
基金(137731)
(120157)
国家(119226)
科学基金(101721)
社会(87001)
社会科(82394)
社会科学(82368)
(76270)
基金项目(72388)
自然(65855)
教育(65583)
自然科(64350)
自然科学(64337)
(64022)
自然科学基金(63131)
编号(58137)
资助(57699)
成果(47352)
重点(43797)
(42347)
(41871)
课题(40745)
(39078)
科研(36772)
创新(36620)
国家社会(35871)
大学(35782)
期刊
(134448)
经济(134448)
研究(87359)
中国(58470)
学报(45982)
(45860)
(43666)
科学(42255)
管理(39594)
大学(34582)
教育(33922)
学学(32390)
农业(30507)
技术(28439)
(25722)
金融(25722)
业经(22415)
经济研究(21979)
财经(21106)
问题(19616)
(18228)
统计(16886)
(16870)
技术经济(15682)
(15112)
图书(15006)
(14565)
商业(14331)
(14146)
决策(13813)
共检索到442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素红  吴智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的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行政单元之间的边界区,正逐渐形成新的增长极,产生新的增长模式。将跨行政边界的土地开发和利用等新增长模式划分为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市场与政府互动等类型,并选择相应的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动力机制下的参与主体、开发特征和效果等。认为市场与政府互动,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促进边界区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边缘地区是城市化深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域分工现象。"核心地区"较低的公共服务成本,导致"边缘地区"出现普遍性的要素流失。"边缘地区"走出持续衰败的出路,就是发掘"边缘地区"的独特效用,通过与"核心地区"实现高水平分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边缘地区是城市化深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域分工现象。"核心地区"较低的公共服务成本,导致"边缘地区"出现普遍性的要素流失。"边缘地区"走出持续衰败的出路,就是发掘"边缘地区"的独特效用,通过与"核心地区"实现高水平分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研究目的: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剖析目前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的5种土地开发模式,分析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案例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模式的多元化是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传统的土地使用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研究结论:尽快统一对集体用地流转的管理思路,加强流转环节的税费管理,防止政府土地收益的进一步流失,强化政府的统筹作用,充分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市用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瑞英  阎小培  曹小曙  
转型社区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是由行政村转为城市社区的社区类型,具有典型的转型期特征。这类社区作为"社会经济的塌陷带",对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结构和城市社区治理具有极大影响。因此,研究转型社区的特征及其治理,对城市社区的健康发展和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深圳市爱联社区为例,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社区的基本特征、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善治"的途径选择。研究认为:转型社区的管理中必须引入治理理念,确立以合作、协商、共同愿景等理念为特征的社区治理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孟晓晨  
论文首先介绍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蔓延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因和后果,然后论述美国针对城市蔓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城市理性增长。最后根据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理性城市空间,结合中国过去二十几年快速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探讨美国城市理性增长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李彦军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存在着较强的制约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经济增长水平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应理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 ,快速城市化进程并未带来就业的高速增长 ,出现了快速城市化与低就业增长的悖论现象。这是因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战略片面追求以工业化为中心 ,提高了城市化的成本 ,使中国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就业增长 ;服务业发展滞后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误。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可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 ,加快城市化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 ,重视非正规就业的作用 ,实现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薛国琴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如何选择城市化模式的争论较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劳动力往大城市转移;另一种观点则建议通过城镇化来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快速引进外资,促使工业化水平大幅度上升,工业化发展在我国具有后发优势。同时,我国的城市化与外资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表明,组团式的大城市模式,是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发挥我国后发优势的一种适宜的城市化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贤军  赵运林  
伴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如何加强城市群周边地区的建设与管理,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带动更大区域的同步发展已成为重要命题。借鉴国内外跨区域协调管理的实践,从管理体制、规划管理模式、政策法制等方面对绿心地区行政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创新性地提出"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跨行政边界绿心生态地区空间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韦仕川  刘勇  
城市增长边界(UGB)是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空间扩张管理等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旨在诠释UGB的内涵、特征以及效能的基础上,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并对中国设定UGB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设立城市发展边界(UGB)对于中国的城市空间扩张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UGB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中国,需要从正确定位、划定方法、整合管理及弹性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伟波  向明  范红忠  
德国的城市化采用了以大城市为核心、建立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的模式。在城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中小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主体。德国的这种城市化模式保证了低房价,减少了居民上下班通勤时间和成本,完善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保持和发展了各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了多样化的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