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7)
2023(13929)
2022(11525)
2021(10618)
2020(8501)
2019(19859)
2018(19910)
2017(38058)
2016(20833)
2015(23356)
2014(23643)
2013(23298)
2012(21290)
2011(19111)
2010(19071)
2009(17509)
2008(16890)
2007(15004)
2006(13334)
2005(11410)
作者
(60496)
(50297)
(49794)
(47792)
(32110)
(24128)
(22716)
(19752)
(19227)
(17892)
(17271)
(16818)
(15907)
(15758)
(15523)
(15227)
(14973)
(14824)
(14493)
(14100)
(12402)
(12236)
(12119)
(11511)
(11223)
(11143)
(11133)
(11004)
(10147)
(9981)
学科
(88086)
经济(87989)
(56443)
管理(55781)
(42024)
企业(42024)
方法(35883)
(34427)
数学(31059)
数学方法(30742)
中国(25885)
地方(23187)
农业(23075)
业经(22361)
(18421)
(18170)
(15525)
环境(13580)
(13545)
理论(13285)
(13249)
贸易(13241)
(12732)
(12668)
技术(12127)
(11862)
银行(11827)
(11597)
金融(11595)
(11272)
机构
大学(295081)
学院(294605)
管理(118294)
(114381)
经济(111606)
理学(102716)
理学院(101512)
管理学(99751)
研究(99592)
管理学院(99219)
中国(72924)
(64282)
科学(63150)
(51879)
(49649)
(49086)
业大(45967)
中心(45922)
研究所(44938)
(42951)
(41396)
师范(41063)
北京(40415)
财经(40301)
农业(39480)
(36694)
(36276)
(35785)
经济学(33660)
师范大学(33292)
基金
项目(207696)
科学(163444)
研究(152788)
基金(150237)
(130431)
国家(129285)
科学基金(111578)
社会(96637)
社会科(91241)
社会科学(91219)
基金项目(81116)
(80749)
自然(71983)
自然科(70288)
自然科学(70273)
自然科学基金(68969)
教育(68483)
(68017)
编号(63354)
资助(59918)
成果(50840)
重点(45833)
(45074)
(44864)
课题(43058)
(42365)
创新(39490)
国家社会(39410)
科研(39093)
教育部(38302)
期刊
(129970)
经济(129970)
研究(86725)
中国(56217)
(52146)
学报(46916)
科学(44632)
管理(40528)
大学(35843)
农业(35294)
(34907)
学学(33712)
教育(32504)
(25321)
金融(25321)
技术(24385)
业经(23785)
问题(18939)
经济研究(18799)
财经(18385)
图书(16505)
(15681)
(15594)
(14797)
科技(14704)
资源(14574)
理论(14503)
现代(14097)
技术经济(13570)
(13549)
共检索到42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指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规供给渠道不畅、规划的缺失、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是目前深圳非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对蔡屋围的综合整治和渔民村的全面改造两种改造模式的反思。从宏观看,现有改造多是从实施规划的角度考虑,而规划往往注重物质规划、轻社会因素,这种重物质景观的改造模式过于简单化;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城中村"村民出租房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渔民村的全面改造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蔡屋围的综合整治模式应是主体改造模式,不同改造模式可以同步推进;从社区的角度看,"城中村"属于一种类型的社区,"城中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晓颖  薛德升  闫小培  
非正规部门以其就业门槛低、方便灵活等特点成为城市边缘阶层就业和消费的主要部门,“城中村”既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聚居区,也是非正规部门相对集中的区域。文章通过对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城中村”———蔡屋围的案例研究,探讨了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化、半正规化和正规化的三种发展过程及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指出由于现阶段“城中村”特殊的经济社会体系和管理体制以及非正规部门在城市发展中承担着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就业和服务的特殊功能,城市政府应降低门槛,允许非正规部门以非正规化的形式存在,但应纳入管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非正规部门采取不同的政策,使之有序发展,最终步入正规化的轨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李贵才  
在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制度渐进式改革下,我国城市空间经历剧烈的转型和重构。城中村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背景下的产物,呈现特殊的"物质—经济—社会"空间形态。现有文献对城中村的形成、发展、本质与改造模式等进行大量的探索,并形成丰富的方法与结论。然而,以非正规性为切入点的城中村研究尚不多见。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城中村的非正规性为研究重点,通过透视城中村经济活动的非正规性、住房市场的非正规性和行政管理的非正规性,揭示城中村非正规性的特征与成因,并提出非正规性治理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静  闫小培  
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以深圳市为例,在梳理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机理与管治对策。研究发现,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发展是政策力、市场力和社区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非正规住房,各种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平  唐娟  
在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深圳市原特区外区域,城中村原本为农民的原村民、加上以相对低廉房租吸纳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其社区治理问题并非像一纸文件名义上的城市化那样简单。以原处经济特区范围之外的宝安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短缺、覆盖不全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区传统治理组织资源等多元主体,形成公共品供给的多中心复合治理模式,以有效推动城中村"人"和"物"的真正城市化。分析该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和根源,尝试为转型期中国特别是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公共品治理,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和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静  闫小培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中村"非正规住房逐渐成为城市居住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供给过程中的角色及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村集体、城中村村民、合作建房者和外来人口构成了"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供给过程中的主要利益主体,并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形成了以城中村村民为核心的关系网络。利益主体相互关联形成不同类型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刚  
本文以在深圳市福田区城中村进行的大量调研为依据,着重分析城中村的经济主体结构与经济活动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城中村经济运行机制,探讨当前城中村经济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指出与城中村改造同步推进的城中村经济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四保  
文章认为深圳的城中村问题是带有全国意义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 但是在深圳,问题表现得特别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文章分析了问题背景、描述了深圳的情况,重点研究问题的成因——庞大的外来人口、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给的关系。认为,只要存在外来人口的巨大需求,城中村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它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空间的低效率发展,一方面高效率解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乃至城市经济发展成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解决问题的压力也很大。但是依然有必要按照城市建设的一般要求综合治理城中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单纯的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因资产引致的社会分层,人为的把穷人和富人隔离开来,是一种伪"逆城市化"。从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界定出发,应站在新的高度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形成,以小城镇的逆城市化来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致力于解决好城中村改造中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社保问题、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差别居住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宇  蔡玉军  
在对比分析广州猎德村、深圳上合村两个高度城市化区域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模式、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不同政策背景下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途径,得出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关键问题在于保障村民的发展利益,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政府应更多的以管理者身份引导利益相关者将外部矛盾内部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艳  朱潇冰  瞿琦  周维  
深圳市城中村的城市更新已经从以拆除重建为主转向以综合整治为主。文章梳理了深圳市持续多年的城中村综合整治实践,发现以"底限式"的环境整治为主,存在整治深度有限、治理效率偏低、财政上难以持续等诸多问题。结合柠盟人才公寓案例在城中村综合整治方面的创新探索,从目标定位、运作模式和组织协调等方面提出对城中村综合整治进行整体统筹的建议,包括:基于对城中村的全面摸底调查,实施城中村分级治理;强化街道在城中村综合整治中的主导作用;引入市场力量参与综合整治并加强公众参与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