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8)
- 2023(10713)
- 2022(8485)
- 2021(7421)
- 2020(6004)
- 2019(13403)
- 2018(13367)
- 2017(25975)
- 2016(14623)
- 2015(16306)
- 2014(16577)
- 2013(15898)
- 2012(14710)
- 2011(13062)
- 2010(13512)
- 2009(12539)
- 2008(12587)
- 2007(11286)
- 2006(10393)
- 2005(9824)
- 学科
- 济(62886)
- 经济(62788)
- 管理(46603)
- 业(40892)
- 企(32732)
- 企业(32732)
- 中国(22310)
- 方法(22082)
- 数学(18869)
- 数学方法(18688)
- 农(17919)
- 财(17852)
- 制(16924)
- 业经(15215)
- 地方(14490)
- 体(12663)
- 学(12311)
- 农业(11992)
- 环境(11899)
- 银(10506)
- 银行(10480)
- 务(10383)
- 财务(10355)
- 财务管理(10330)
- 体制(10250)
- 融(10217)
- 金融(10214)
- 行(9993)
- 企业财务(9812)
- 发(9618)
- 机构
- 大学(212929)
- 学院(211509)
- 济(89683)
- 经济(87737)
- 管理(76910)
- 研究(75880)
- 理学(65570)
- 理学院(64778)
- 管理学(63688)
- 管理学院(63301)
- 中国(56274)
- 京(45470)
- 财(45218)
- 科学(44286)
- 所(37775)
- 财经(35099)
- 研究所(33935)
- 农(33568)
- 江(33397)
- 中心(33388)
- 经(31802)
- 经济学(29415)
- 业大(28871)
- 范(28497)
- 师范(28228)
- 北京(28133)
- 院(27760)
- 经济学院(26504)
- 农业(25988)
- 财经大学(25904)
- 基金
- 项目(139308)
- 科学(111430)
- 基金(103173)
- 研究(102573)
- 家(89874)
- 国家(89174)
- 科学基金(76741)
- 社会(69137)
- 社会科(65452)
- 社会科学(65433)
- 基金项目(54221)
- 省(53187)
- 自然(47352)
- 教育(46983)
- 自然科(46243)
- 自然科学(46229)
- 自然科学基金(45399)
- 划(45202)
- 资助(40323)
- 编号(39956)
- 成果(33972)
- 重点(32089)
- 部(31503)
- 制(31178)
- 发(30425)
- 国家社会(29778)
- 课题(28950)
- 创(28417)
- 教育部(27408)
- 创新(26784)
共检索到32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 ,快速城市化进程并未带来就业的高速增长 ,出现了快速城市化与低就业增长的悖论现象。这是因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战略片面追求以工业化为中心 ,提高了城市化的成本 ,使中国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就业增长 ;服务业发展滞后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误。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可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 ,加快城市化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 ,重视非正规就业的作用 ,实现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低就业增长 城市化 悖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孟晓晨
论文首先介绍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蔓延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因和后果,然后论述美国针对城市蔓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城市理性增长。最后根据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理性城市空间,结合中国过去二十几年快速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探讨美国城市理性增长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欣
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78~2013年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劳动型技术替代、土地型技术替代、人均资本存量、农村人力资本情况、政府涉农支出、一产比重等渠道来实现的。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协整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民产出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推进是其运行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满足了城市化的需要,城市化通过刺激投资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劳动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兴杰 陈通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经济学中的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论证了城市化正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这一作用渠道,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李贵才
在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制度渐进式改革下,我国城市空间经历剧烈的转型和重构。城中村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背景下的产物,呈现特殊的"物质—经济—社会"空间形态。现有文献对城中村的形成、发展、本质与改造模式等进行大量的探索,并形成丰富的方法与结论。然而,以非正规性为切入点的城中村研究尚不多见。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城中村的非正规性为研究重点,通过透视城中村经济活动的非正规性、住房市场的非正规性和行政管理的非正规性,揭示城中村非正规性的特征与成因,并提出非正规性治理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素红 吴智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的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行政单元之间的边界区,正逐渐形成新的增长极,产生新的增长模式。将跨行政边界的土地开发和利用等新增长模式划分为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市场与政府互动等类型,并选择相应的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动力机制下的参与主体、开发特征和效果等。认为市场与政府互动,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促进边界区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快速城市化 行政边界 城市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令华 江群 黄泽先
就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关于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从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各国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正相关;从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中国城镇就业与城镇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从对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分析表明,城市就业吸纳能力与城市规模正相关。促进非农就业的增长应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策略来进行,主要包括:积极发展城镇产业依托;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从制度层面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供给激励。
关键词:
城市化 非农就业 相关性 产业依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奎 方创琳 马海涛
城市化与就业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充分认识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指导中国城市化与就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中国城市人口与就业统计口径变更的基础上,选用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尺度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间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绝对增长均表现为大城市主导,相对增长则表现出向中心城市周边扩散的趋势;②莫兰指数揭示出中国2000-2010年间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空间分布呈现出极化趋势,且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类似;③通过对地理加权模型回归系数划分得到各区域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关系类型,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城市化滞后区域主要有青海、甘肃中东部及四川盆地中部,重庆、新疆以及部分省会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化超前。据此提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开明
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众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济增长通过产业、就业结构转换及产业聚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反过来,城市化也通过多种机制推动经济增长,关注点的差异形成不同理论模型。两者相互作用的内在基础是聚集经济,具体表现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及城市化经济三个层次,来源于多方面的效应,并存在于产业、地理和时间维度。深入认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解决中国城市化问题显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机制 模型 聚集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首先,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次,基于福建省9个地市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福建省主要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贸易发展与FDI引入、优化产业结构等作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叔文 兰忠成 胡嫄嫄
城市化过程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显著相关。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既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明显低于农村人口,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一事实做出四个推论,对我国人口数量及城乡结构变化的可能情景进行了分析。约束我国人口增长的因素可简化为生育政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二部分,前者可视为外部约束,后者可视为内部约束(即家庭主动节育)。参照城市化过程、人口增长变化与我国具有共同趋势的17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用类比方法估算出1972-2012年期间我国约束人口增长的城市化效应和计划...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口增长 约束机制 人口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